3G后台里的新轮回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3G后台里的新轮回0( 2008年9月23日,Google Android手机正式发布 )

2009年将是最忙碌的时候

“这次招标时间上的紧迫感是前所未有的。”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市场与战略规划部总监常刚对本刊记者感叹说。作为2G时代最主要的电信设备供应商,爱立信同时参与了中国3G中WCDMA和TD-SCDMA两个标准的招标,“运营商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执行能力要求更高了,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新的挑战”。尚未开通3G网络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希望能尽快提供3G服务,而已经完成了TD一期网络建设的中国移动也计划在2009年将TD网络覆盖扩大到238个城市,运营商之间的竞赛压力自然也传导到了设备商身上。“实际上3G网络建设比2G网络复杂得多,它的频率更高,建网初期室内覆盖问题较大,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2G网络。”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中国首席技术官司徒卫告诉本刊记者,“时间上的紧迫性、运营商的重视程度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料2009年将是最忙碌的时候。”

这种忙碌正是它们期待已久的。高通大中华区总裁孟朴告诉本刊记者,“经过这么多年等待,大家终于能够按部就班地忙起来了”。设备商的兴奋并不只是因为中国3G经历了近10年的等待,更重要的是在2009年,当全球各大运营商纷纷捂紧腰包的时候,中国紧锣密鼓的3G建设给电信业带来了久违的订单和希望。按照诺基亚西门子等厂商预测,2009年全球电信业投资规模将缩水5%到10%,于是中国3G以2800亿元的投资规模成为各家设备商的必争之地。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这个行业里不绝于耳的似乎尽是坏消息。诺基亚西门子持续裁员,阿尔卡特朗讯全球裁员1000人,就连全球最大的设备制造商爱立信1月也宣布全球裁员5000人。伴随着裁员的则是盈利低于预期甚至连续亏损,阿尔卡特朗讯已经连续8个季度亏损,摩托罗拉2008年第四季度的亏损额则高达35.8亿美元。到2009年1月,加拿大老牌设备商北电网络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同时申请破产保护,使电信业危机达到了高潮,尽管北电网络2008年第三季度亏损额高达34亿美元,公司股票也从一年前的19美元彻底沦为仙股,但这家百年老店的倒下仍然带给整个行业不小的震撼,“一个时代结束了”。

过去的好时光与新生代崛起

应该把电信业的困境完全归结于金融危机吗?金融海啸的确已经给实体经济带来重创,没有哪个行业的哪家厂商能够独善其身,但电信业的风水流转却不是从2008年才开始的,疲态早在2006年就已经显露端倪。那一年里诺基亚和西门子合并,阿尔卡特和朗讯合并,北电和摩托罗拉则日渐衰落。诺基亚西门子随后将合并解释为“对行业和宏观经济的波动和调适提前做好了准备”,按照司徒卫的说法:“在18个月整合之后,诺基亚西门子实现了合并与发展并进。我们在实现成本协同目标后将继续降低成本,同时通过更多在软件和服务方面的销售提升利润率。”

高技术、高利润、高研发投入,曾经是以北电为代表的老牌设备商屹立业界多年的法宝,但现在这种模式正面临改变。“中兴、华为等后起新秀已经给传统设备厂商们带来了竞争压力。”常刚评论说。过去几年里中国企业已经以更低的成本、持续的研发投入切走了更多市场份额。随着北美和欧洲市场增长放缓,亚太、中东和非洲被公认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而华为、中兴在其中拿走了大量原本可能流向老牌厂商的订单。“尽管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等厂商仍然占据优势,但在相对低价的新兴市场上,它们发现蛋糕越来越多被华为、中兴切走,对于北电这样排名靠后的公司来说就更难受了。”行业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中国)总裁王煜全告诉本刊记者。根据Dell'Oro发布的全球设备商排行榜,截止2008年第三季度,华为和中兴通讯全球市场份额分别名列第4和第7,华为份额同比增长一倍直逼第3名阿尔卡特朗讯,而在CDMA市场,从2006年开始中兴已连续两年全球出货量位居行业第1。

经历过互联网和3G两次泡沫,运营商在大规模投资上出手越来越谨慎。在孟朴看来,设备制造领域的重新排座次其实很容易理解,“每一个行业进入平稳运行期时,所能容纳的企业数量也会有所减少,那么设备商之间的合并应对,甚至有些企业退出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那些对技术和市场缺乏准确判断的企业难免出局。“北电的衰落原因之一是放弃了WCDMA而押注WiMAX,但后来3G的快速发展证明它错失了机会。另一方面,北电传统优势的CDMA2000主要集中于北美市场,其整体规模并不像原先估计的那么大。”常刚分析称,“因此对设备商来说还是要选择主流发展路径,并且在其中占据稳固的地位。”摩托罗拉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它一半以上业务收入来自手机部门,在移动网络设备上缺乏一个完整的产品架构,“如何平衡B2B和B2C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这种困惑爱立信和诺基亚也曾遇到过,分开经营是解决方案之一,毕竟它们之间的平衡需要很多智慧”。对于同时经营网络设备和手机的华为和中兴来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而未来是否拆分还很难预料。

中国3G市场并不是电信业洗牌的决定因素,但对于本土作战的华为、中兴来说,中国3G却是促使他们更快跻身一流供应商的最大推动力。在中国电信CDMA招标中,华为、中兴份额已经超过摩托罗拉和阿尔卡特朗讯,在中国移动总额300亿元的TD二期招标中,以大唐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以70%总份额牢牢占据了市场前3名。在孟朴看来,过去几年里华为、中兴已经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上取得了很好的积累,“它们已经是全球主流供应商了,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经验将帮助它们在中国获得成功”。但王煜全认为,中国厂商的持续盈利能力还有待考验,“估计中国3G设备总投资中有1/3投向国产设备,但不排除由于前期压价太厉害,影响到企业后期的利润空间”。他强调说,“严格来说,中兴、华为的主要竞争力仍然是低成本优势,要培养长期核心竞争力任务仍然艰巨”。

来自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表面看,电信设备商们的地位依然稳固,它们既没有像手机厂商那样遭遇苹果、Google强大的挑战,也没有遇到和运营商争夺产业链控制权的内容提供商。但设备商在这个行业的话语权正日渐削弱,甚至就连无往不利的下一代技术研发也不再是制胜法宝了。WiMAX的失宠只是一个例子,在运营商策略转向保守的今天,应该随之收缩战线,还是坚持按既定路线前进?设备制造商们正徘徊于两难之间。

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从近几年的运营商统计看,未来5年内语音业务增长不超过10%,而数据业务则有八成的增长空间,就连一度维持增长的中国固定电话市场也已经连续两年出现用户数量下滑,3G网络的普及更加剧了这种趋势。“首先3G技术以及更高速度的下一步演进方案LTE在带宽上提供了可能性,其次终端产业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都使得移动互联网规模迅速增大,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全新的局面。”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中国首席技术官司徒卫告诉本刊记者。到2013年,全球将有65亿手机用户和超过25亿宽带用户,而宽带用户的80%将来自移动宽带用户。还在依靠扩容网络发展新用户?传统电信业的商业模式已经不适合新的时代,现在的运营商正在绞尽脑汁挖掘用户需求,“无处不在的网络”以及其上实现的各种应用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手机、PC和TV三个屏幕之间的融合和渗透”。“对设备厂商来说,新趋势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快速而灵活的提供新业务的能力,其次是帮助客户以高效而经济的形式来实现业务。”常刚举例说,爱立信已经和联想、LG、东芝合作推动内嵌式上网卡以加速移动宽带网络的普及,这种电信与IT厂商之间的跨界过去并不多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设备商的机会是更多而不是更少了。”

上网卡是设备商们的新机会之一,仅在欧洲,2008年无线上网卡用户就从年初的800万猛增至2100万,成为3G市场最亮眼的井喷产品。通过联合异军突起的上网本企业,3G赢得了更多合作伙伴,设备商们甚至开始尝试直接把上网卡内嵌到笔记本电脑里。另一方面,对3G手机的需求也成为芯片业一片萧条中的亮点。高通大中华区总裁孟朴告诉本刊记者,尽管业界预计2009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会有所下降,但3G手机的需求却保持上升,“我们已经为Google手机、黑莓、索爱W1等最新型号的3G手机提供芯片,估计这些机型2009年下半年就能在中国市场看到”。高通希望在2009年吸引更多中国厂商加入3G手机阵营,“到2008年12月,中国CDMA手机市场上国内企业已经占据了46%的市场份额,3G时代将提供更多机会”。

运营商们正在担心自己将沦为管道工,就像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眼下扮演的角色一样,它们只提供基础设施,其他公司则通过互联网提供搜索、媒体或在线商店等服务获得大部分利润,比如苹果的在线商店。对于设备商来说,现阶段更多的机会来自帮助运营商削减成本,为它们提供咨询、优化网络和挖掘增值服务,而不是搭建新的网络。常刚告诉本刊记者:“当全球经济大环境进入下行周期时,运营商也更趋向保守,如何在困境中更好地满足运营商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将决定设备商的未来。”■(文 / 黄燕) 通信阿尔卡特朗讯电信爱立信3G手机行业运营商华为3g华为手机中国移动华为终端轮回后台产品后台电信3g后台技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