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商人杨波

作者:李翊

​黄花梨商人杨波0( 杨波 )

<p "="">元亨利

作为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公司老板,杨波常有惊人之举。2004年,他曾花钱雇海南当地农民种植黄花梨,3年下来,已种植20多万棵黄花梨树。2005年,最大的樟木雕刻《清明上河图》在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公司正式开刀,按照业内人士估计,19名民间艺人需要雕刻至少5万小时才能完成。2007年1月23日,杨波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举措:在红木大观楼摆出金条,请来木材鉴定专家坐镇,声称从即日起要用“金子换木头”。按木料的横截面面积的大小,把海南黄花梨木料分为3个等级,分别对应粗细不等3个规格的金条。木料多长,相应兑换的金条就多长。金条长度不足的,可将金条拼接起来兑换。对于一些不好测量的成品家具及不规则的木料,还可按重量换算成等值的金条。比如,1块40厘米宽、5厘米厚、2厘米长的木板,1公斤能换40克黄金。如果按照每克黄金170元计算的话,1公斤木料相当于换6800元。

杨波说,这个价钱并不算贵。“只要有我就买,不买就没有了呀。全世界只在中国海南地区才生长得出这种密度大,质地坚硬,含油量极高,纹理千变万化,心材极其耐腐蚀的优质树种。在明代,中国的古家具发展最鼎盛的时期,花梨木因其独特材质而被大量选用,导致近乎毁灭性的砍伐。由于海南黄花梨木越来越少,原料交易价格近几年一路飙升。以前有利可赚卖出去的家具,现在同样的价格连材料费都不够。我估计现有的黄花梨原料最多能支撑个两三年。”

按照杨波母亲的说法,家里4个孩子中,杨波最聪明。高中毕业后,杨波就开始做生意,在进入家具行业前,他主要做灯具。喜欢上红木家具,源于一个朋友欠了他的钱没法还,就给了他一个红木仿古宫廷屏风抵债,杨波由此对红木家具有了浓厚的兴趣。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波的好友带他去越南看家具材料,杨波发现材料好,价钱也便宜,便打算做家具,最初的定位就是做红木材料的宫廷“京”字产品。“元亨利”是杨波请朋友为公司取的名字,语出《易经》。

杨波说,老家有很多家具生产作坊,但几乎家家都在做假,“那时做家具基本上3个月起步。速度上偷工减料,材料上偷工减料,所说的黄花梨没有一件是黄花梨,所说的紫檀没有一件是紫檀,所说的红木也是这样。但是这么多年,没有一家做起来的,这个给我感触很深”。

​黄花梨商人杨波1( 黄花梨家具制作如同玉器加工,需要精雕细刻 )

2000年,通过做外贸的前辈介绍,杨波在北京第一次见到海南黄花梨做成的古典家具,爱不释手,他开始进军海南收料。杨波第一次发现最大的黄花梨材料宽度有32厘米,厚度5厘米,长度三米零几,“看到以后浑身汗毛都起来了,还有这么好的东西,价钱便宜到1万块钱,而且这么好的材料还放在一个角落里”。杨波马上给北京的前辈打电话,对方回信说那不可能。晚上,杨波和带他去的朋友在农民家里一起喝酒,朋友的几句话把杨波给感动了,“他说这1万块钱您给我也发不了财,但是我要骗了你的话,可能就失去你这一个朋友”。杨波觉得,既然这样的话,1万块钱也就无所谓了,就拿回来了。行家一看,大惊失色。

买到好材料需要机缘,更需要一副好眼力。市场上有很多不规范的商家以越南黄替代海南黄,而两者的价格相差10倍以上。由于中南半岛北部与我国海南岛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处于同一纬度,有些越南黄花梨在颜色、纹理和木质上类似海南黄花梨,做成家具后更难以辨别。

然而,杨波对辨别木材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越南根料的黑色中夹杂着浅显的红色,非黑色部分的反差更大一些,海南花梨则黑色纯净;越南花梨是酸香味,海南黄则为淡淡的辛香,而且时间越长,海南黄越香,而越南黄则发臭;抛光后,纹理相差则更为明显,海南纹理变化多端,如烟如雾,越南花梨相对规则。”除此,就是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了。正因此,外出收料杨波从来不假以人手。

杨波说,也有差点走眼的时候。2004年,曾经打过交道的一个广州的朋友介绍说有几十片板子,市价1200块1斤,朋友愿意以800块钱1斤的价钱出让。杨波坐飞机赶到广州已经是17点,到放材料的地方就是19点多了。“到那里一看非常激动,35块大概直径有十七八厘米的老板,2米长,都是大料,太漂亮了。一看海南的特征全都有,我们就回酒店庆祝去了。”第二天早晨,过秤过程中,杨波对其中一两片板产生了怀疑。“看来看去,像越南黄。我就说这两片料就不要了。客户说不要就算了,中午12点还有别的厂家等着看货呢。我当时就想,怎么会这么巧呢?”

思来想去,杨波决定赌一把,“这些板子是一批货,一块是真的,所有的都是真的。一块是假的,所有的都是假的”。于是,他花2万元买了一块板,拿到附近认识的工厂找了个抛光机。结果越南黄的纹理、味道全暴露了。而当时越南黄的市价才15块钱1斤。“板子我带回北京后把没抛光的那面给专家看,都说很难看出来。那次险些让我损失将近60万元。”

拆房专业户

杨波有个外号,“拆房专业户”。他说,其实拆房就跟赌玉一样,也要碰运气。

刚去海南买料时,杨波并没有意识到房子是不是黄花梨的。后来他注意到,深山老林里的海南黎族女孩在出嫁前外面都盖阁楼,柱子是黄花梨的。有一次,偶然发现一对门是黄花梨的,再看门框又是黄花梨,它上面的横梁还是黄花梨,这么一点点往上推,那是杨波拆的第一套房子,但是这套房子是比较顺的一套,几乎跑了两三次谈好以后这个东西就拿到手了,杨波说,激动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门板是5厘米厚,一个门是两片,一个门板当时出了三个嫁接案,两个独板的,一个是两个拼起来的。后来被元亨利的客户买了,已经增值近10倍。

杨波吩咐底下的人赶紧找房子,最多的一个房子里6根梁全是黄花梨,有的一个房子可能就两个柱子,有些隔板是黄花梨的。不顺的房子有一个杨波跑了两年。“从开始发现这个房子,他们家是弟兄三个,一开始跟老大谈,老二不在家,又老三不在家。然后是价格上,那个房子是2000年发现的,6根梁要了19万元,开价19万元,我想再便宜点拿下来,就说给你17万元算了,他说再商量。商量过程中,回来的路上,我跟他说18万元,他还是说再商量。等半年我又去了,我好不容易发现这个房子,找的过程中,他们价钱又提高了,说要36万元,半年时间给我涨了1倍。因为我们在收的过程中,你越收它的价值就越高,36万元的价钱当时觉得也便宜,也应该要,我给他拿2万块钱的定金,他说我们拆房要看日子,黎族那边很迷信,老房子拆房肯定要好好地选好日子以后才能拆,一选日子又半年,钱在那里放着,因为他们打电话通信也不是很方便,我还通过人找他们。后来又去了,再去了他们哥几个说不拆了,就通过中间人说好话,这个东西什么时候拆什么时候给我,2万块钱我也不要,他说不行,你把2万块钱拿走吧,把2万块钱退给我。在这个过程中,他就想多卖钱了,当然后来这个东西还是卖到我手里了,100多万元拿回来。”

杨波说,2002年时,50多万元就能拆一处房子,现在得好几百万元,而且还面临无房可拆。拆房的风险相对赌玉而言要小,“赌输了的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最初估计拆完房能收300斤,实际拆完了可能只有200斤。还有一种是有的房柱靠墙,里头那侧有没有被虫蛀看不出来,等拆下来发现木头蛀得很厉害。很多房子就一根梁等着拆房,其实也挺累的。说拆房专业户也就拆了十几套房子,因为确实很难”。

元亨利所制作的仿古家具,原料除海南产黄花梨,还包括精选进口泰国、越南黄花梨和印度紫檀、酸枝等珍贵木材。按照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德祥的说法,黄花梨是明代家具的首选用材。明代是江南人入主,他们对灰墙黛瓦的江南熟悉和怀念,那里气候潮湿,房子通常很大,通透性强,所以江南人的家具也为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而设计,要求经常可以搬动,造型简单、轻便。普通人家经常使用的家具用材通常是竹子,竹子用旧了的颜色就是黄花梨的暗橙黄色。习惯了这种颜色的江南人成为统治者后,普通竹子和榉木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产于海南的黄花梨,则很合适——黄花梨经烫蜡后恰恰是令人喜爱的暗橙黄色,显得光润又高档,还有暗暗花纹和淡淡清香。“一个时代对一种颜色有一种倾向,汉代人倡黑,明代人倡黄,清代人倡白。明代倡黄,黄花梨恰恰适应了当时整个时代的审美取向。产地还近,不像紫檀、红木还要到菲律宾、缅甸进口。材料加工性能好,不论开多大的榫,都不裂,不变形,因此成为明代家具首选。”

上世纪70年代,海南黄花梨的珍贵还无人知晓,甚至拿来烧火做饭,而有的药材公司则以一二毛钱1公斤的价格收购回去,以当做红花油等药材的原料。直到现在,还有不少收藏家叹息称,多少黄花梨就做成了红花油,低价出售了。广东老板做海南黄花梨生意暴富就是从当年的各种药材公司收购开始,黄花梨一直以一种药材身份,论斤出售。

2000年,杨波在北京居然租了个80平方米的展位,亲自销售元亨利的仿古家具。“一开始赚不到钱,当时没有中式家具的需求,销售额还不够交每年4万元的场租。”负债经营了六七个月,家里人一致反对杨波再做下去。“当时就没想过能不能赚钱,就是喜欢。”生意的好转出现在2003年,而2004年的复古潮更是让元亨利生意火暴。“北边几个房地产商做的都是中式房产,中式装修,需要中式家具。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一些人有能力,有欲望购买造型优美并集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的红木家具。”

元亨利的厂房在北京通州的宋庄,虽然在市内拥有十几家专卖店,但是厂房规模并不大,仍是手工作坊的形式,手工制作比率达到60%。杨波认为,好料一定要有好工,制作工艺对于高端家具产品尤其重要。由于材料珍贵,上等的黄花梨家具的生产制造如同玉器雕琢一样需要精雕细刻,一件上等海南黄花梨家具往往需要数月才能完成。“元亨利的客户群相对固定,玩黄花梨明清家具的人既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又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像这种高端家具,就应该作坊式手工生产。元亨利的工匠来自全国各地,因为每个地方的风格不同,河北受宫廷影响,匠人善刻龙凤,要论平面花鸟和人物,则是浙江东阳人厉害,而立体雕刻,以福建人为擅长。”

2005年,元亨利制作的一套明式黄花梨四件套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也就是这一年,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破例免费为元亨利提供展位,邀请其参展。杨波说,展出的第二天,一套海南黄花梨家具就以1200万元的高价卖出。

2007年4月,在温州举行的“国际奢侈品展览会”上,一套海南黄花梨家具成为奢侈品的“领军人物”。当时,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有限公司带去了总价值1.6亿元的海南黄花梨家具,现场展出的一套黄花梨家具价值6800万元,价格相当于展会上一辆劳斯莱斯、一辆兰博基尼、一辆法拉利轿车和两架私人飞机价格的总和。开展第一天,一组880万元的海南黄花梨顶箱柜即被几个温州人买走。

与从事黄花梨买卖、在家里花上5000元安装雷达警报器的海南人王敏真不同,杨波并没有那么强的防范意识。他说,我做的是正当生意,讲究诚信,没必要天天防着藏着。如果不出去收料,他每天中午都会到老厂房,在帮忙守仓库的父母那里吃饭。他并不崇尚名牌,但是“出于元亨利品牌形象的考虑”,他会讲究穿着。“皮鞋是路易威登的,6000多元,衣服和裤子4000多元,这副眼镜1万元左右吧。”他并不太记得各种东西的品牌,说起价钱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

难觅海南黄花梨

海南黄花梨,又称“降香黄檀”,全世界只有在中国海南地区才生长得出这种密度大(0.82~0.94克/立方厘米)、质地坚硬、含油量高(23%~33%)、纹理变化万千、心材极其耐腐蚀的优质树种。黄花梨心材生长缓慢,一般到15年左右才开始结心材,一棵碗口粗的树可用材仅有擀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数百年光阴。这些心材散发的香气有降压清心的功效,是一味中药,在《本草纲目》中叫“降香”。正因如此,在崇尚黄花梨家具的明清时期,树木就已被砍伐过度。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红木家具界的权威人士就在《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断言:黄花梨在我国已经绝迹。1963年,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物资交流会上,海南某单位带去几立方米作为药材用的“降香木”。展会后,这批“药材”落到了当时全国四大红木家具厂之一的上海雕刻艺术四厂。当年秋天,北京中式家具厂人员到该厂交流、参观时发现,这批“降香木”就是已被认为绝迹的黄花梨木,但这些珍贵的黄花梨木并没有在家具制作时派上正经用场,而是被用做家具辅料。这如同把金子掺到黄铜里。于是,他们将样品带回北京,并几经专家仔细甄别,最终认定它的确是久已绝迹的黄花梨木。他们把这一情况及时汇报给当时的国务院国家木材局。随后,国家木材局发出调令,从海南调拨黄花梨木。大约在1964年3、4月,当时的北京中式家具厂派两人到海南岛执行国家木材局调令,时值20岁出头的李永芳就是其中之一。在海南4个来月的时间里,他们共收集了几十立方米的黄花梨木,装了整整一车皮。按当时的收购价格每公斤1元钱,运到北京也才合每立方米1000元。

目前,根据国家红木标准中的规定,紫檀、黄花梨木都属于红木的范畴,紫檀质地最为坚固,多为紫黑色,犹如浓墨不见纹理,不及黄花梨华美,但静穆沉着、尊贵大气。最初紫檀木价值在黄花梨木之上,但随着黄花梨木古时过度采伐及生长成材期缓慢,导致目前市场上真正的海南黄花梨木数量剧减,而价值则飙升,现在已经在紫檀木之上了。■ 杨波商人黄花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