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H.264和全高清时代的信号源问题
作者:黄燕蓝光播放机
1月4日,好莱坞第一大制片商华纳兄弟宣布从今年5月起全面转向索尼领导的蓝光DVD,成为继迪斯尼、福克斯、索尼之后蓝光阵营第四位的内容大亨。按照华纳的说法,东芝开发的HD-DVD光盘30G的容量只放得下正片,而50G的蓝光能把幕后花絮都做成高清版。据说原本力挺HD-DVD的派拉蒙也在考虑回归蓝光,同样跃跃欲试的还有新线(New Line)、HBO、BBC Video。措手不及的东芝取消了CES发布会,索尼CEO霍华德·斯金格则高调亮相,反复感谢各大制片商。CES主办方CEA总裁加里·夏培洛干脆断言,“下一代DVD之争将在2008年结束”,丝毫不给HD-DVD一干参展商留面子。
眼下看来索尼大有可能完胜东芝,可问题是,整个高清消费市场早已旧貌换新颜,谁还在苦等蓝光呢?按照调查机构iSuppli的统计,过去一年里蓝光和HD-DVD播放机总共卖出了220万台,还不到全球高清电视销量的零头。华纳主席兼CEO巴瑞·梅耶也承认:“如果格式之争继续下去,我们可能会错失下一代DVD的有利时机。”2007年全球卖出了2亿台电视机,其中高清电视的销售量达到3500万台,Display search乐观估计,到2010年75%的平板电视将达到高清标准。分辨率升级正在重演摩尔定律,1280×720P还没来得及各领风骚,主流厂商就集体转向了全高清(Full HD),美国市场去年卖出的全高清电视是2006年的3倍。1920×1080P、120Hz刷新率已经成为40英寸以上市场的标准配置,分辨率的提升又推动了屏幕尺寸的攀升,2007年夏普和三星不约而同地开建第10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切割尺寸提高到了65英寸,此时距离主攻40英寸以上的8代线投产不过一年。所有人都坚信,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带来新一轮换机热潮,至少高清转播确保消费者有得可看。
那些买了高清电视的人都在看什么?这才是比蓝光能否一统天下更有趣的问题。用大电视接PS3?现在只有发烧友才会这么干。电视台的高清频道更不能指望,即使在有线电视网高度发达的美国也只有20%频道播放高清内容,其中达到1080P级别的寥寥无几。比起按月付费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选择权匮乏,特别是那些已经被网络视频宠坏了的用户们,他们转身投奔互联网,发现大部分片源已经从DVD升级到了高清格式,当然文件大小也从几百兆变成了以G计算。这得归功于H.264编码技术的普及速度,目前它的流行程度甚至超过了微软主导的VC-1,就连Adobe都在flash中采用H.264提高清晰度。普通电影用H.264压缩后只有一张DVD的一半,而画质完全不受影响。即使是1280×720P的高清电影,采用H.264编码也能压缩到5G以下,这是目前互联网上最主流的高清片源。再加上HDMI接口的普及和P2P下载的持续流行,直接推动了电脑外接电视成为欣赏高清的第一选择。
即使是顶级的全高清片源在PC上也不存在播放障碍。一个1080P的预告片比DVD还大,这类电影通常是从蓝光和HD-DVD光盘中提取而来,再怎么压缩也有20G到30G,码率超过30M每秒,解码过程对硬件简直就是一种摧残。BBC高清纪录片“深蓝”一度以峰值90%的CPU占用率成为试机杀手,直到双核处理器和高清显卡普及之前,绝大多数电脑都无法满足解码1080P的苛刻条件。现在ATI和NVIDIA等主流显卡制造商纷纷支持高清解码加速,新一代DirectX 10显卡大大减轻了高清片源对CPU的疯狂压榨,而CPU不断攀升的频率、1G内存和各种解码软件的流行,都让高清级电脑的门槛直线下降,甚至就连笔记本电脑都能轻松应对1080P。
当硬盘容量以T为单位,存储空间不再是问题,甚至价格在消费电子飞速跳水的今天也不再是问题。唯一的障碍是,你的宽带有多宽?面对30G的1080P电影,10M以下带宽下载都很吃力,更别提绝大多数以K计算的宽带网了。除了发烧友,极少有人愿意连开几天BT下载一部2小时的电影。于是YouTube模式再次被寄予厚望,能不能依靠在线视频挑战高清呢?其实YouTube在2007年就推出了更高清晰度的视频服务,包括“土豆”、“六间房”等国内视频网站也都号称拥有高清内容。不过这种“高清”根本无法和家庭影院相比,只是借助H.264将现有清晰度提高了一倍,视觉体验上也就是把RM电影升级到了DVD。几个月前YouTube已经把允许用户上传的文件大小从100M提高到了1G,显然对真正的高清内容有所准备。
Myvu 公司推出一款可视眼镜
其实对于网络下载,蓝光和HD-DVD阵营早就达成了一致。2007年由索尼、松下、东芝、夏普和日立合资组建的TV Portal Service公司推出了acTVila网站,为具备上网功能的电视提供付费内容下载,他们将在2008年春季推出高清视频下载。内置机顶盒早已不新鲜,费奥瑞娜时代的惠普就推出过带硬盘、能无线上网的智能电视机,现在制造商们彻底摆脱了IPTV的传统思路,亲自上阵打造内容门户,或是和网站联手迎合消费者。松下刚刚宣布和YouTube、图片网站Picasa合作,允许用户直接通过电视欣赏网上媒体内容,松下AVC网络总裁坂本俊弘将下一代显示技术命名为“Life Wall”,墙上的虚拟显示屏将实现人机交互、多媒体、视频聊天多种功能。
“技术力量正在影响好莱坞的决策过程”,华纳、派拉蒙、迪斯尼、福克斯等几家影业大亨的数字媒体主管们在本届CES上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相信在未来数年网上视频内容将取得爆炸性的发展,而如何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带动新的媒体产业是好莱坞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怎样说服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购买视频?制片商们对此还缺乏足够的信心,要知道就连无往不胜的苹果也没能摸准消费者心理,Apple TV推出近两年业绩平平,以至于苹果打算在iTunes上出租电影,上个月沃尔玛干脆关闭了网上电影下载。本届CES上微软宣布和米高梅、ABC电视台合作以扩充Xbox Live上的高清视频下载,有记者问起比尔·盖茨对华纳回归蓝光的看法,这位即将卸任的微软主席却给出了另一个答案:“我们不能忽视的大趋势是通过宽带进行数字发布——Xbox Live就是最佳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成为人们获取影片的主要手段。”
4 倍 Full HD 的 150 英寸电视
忘记一年前夏普推出的 108 英寸电视吧,本届 CES 上松下一口气将屏幕尺寸升级 到了 150 英寸,重新夺回了全球最大电视的宝座。这台“能以实际尺寸显示一头大象” 的等离子电视分辨率达到 2160×4096,相当于全高清(Full HD)的 4 倍。9.4 米的最 佳观看距离决定了这款巨型电视只能定位于电影院和户外广告牌,松下希望在 2009 年 正式发售前将 2000 瓦的最低功耗进一步降低,并尝试能否让机身突破目前等离子电视 2.5 厘米的厚度纪录。
面对网络渠道的竞争,传统电视台试图用更新技术手段重新定义高清市场。2008年1月1日北京开播了地面数字电视高清频道,随后5个奥运赛事城市也将陆续开播。2008年奥运会期间该频道将免费放映赛事节目,前提条件是用户必须购买支持此种技术的高清电视或者外接一个机顶盒。虽然只有一个频道,这种只需升级硬件,无需为内容付费的商业模式仍然被认为是高清市场的一大利好,TCL、长虹、康佳等一干主流制造商都在加紧推出适合新技术的高清电视。另一个本土技术标准、中国版HD-DVD标准则受挫于好莱坞集体回归蓝光,2008年1月底蓝光将正式登陆中国市场,更让HD-DVD前景黯淡。2007年清华大学国家光盘中心和HD-DVD联盟合作推出了中国版HD-DVD,当时海尔、TCL、步步高等多家厂商推出了样机,如今他们却对蓝光取胜集体保持了沉默。1月10日,国家光盘中心副主任陆达告诉记者,原计划今年3月第一批产品上市,而现在他们正面临“前期投入可能全部作废”的局面,“但到目前为止支持企业并没有一家要求退出,我们正积极和HD-DVD联盟沟通以寻求支持”。 电视机全高清松下H.264蓝光信号源蓝光电影时代索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