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芦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涛
家乡原有一片2000多亩的芦苇荡,位于溢水河与汉江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微风吹拂时,站在堤岸上,就像置身于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之中,那一片芦苇荡我至今难忘,因为它承载了我几乎整个童年的牧童时光。
秋天芦苇花开过,人们就磨快镰刀,对它收割了。铡成40厘米左右的小段用来盖房子,除去叶子,用茎织成席,冬天还可做柴火。可惜这一片芦苇荡在疯狂的年代被糟蹋得荡然无存。一年冬天,全村老少齐出动,在河堤上支锅打灶,车拉人担,把高高河堤上的土运到河滩上造万亩良田,眼看着芦苇被连根拔起,扔在河滩上,燃在锅底下。
后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使全村老少的辛劳瞬间付之东流。迎来的是一片乱石滩、沙包梁、深水潭。十几米高的河堤在惊涛骇浪中又退缩20多米。那个冬天的造田运动也不过才退了10米多。灾难过后,痛定思痛,人们又加固河堤,在河滩上重新栽上芦苇。经过多年呵护,它虽然没有原来那么广阔、粗壮,但又是一片新的风景了。可我不知道这一切能否长久。 芦苇故乡
上一篇:
园长,请给迟到的孩子留扇门
下一篇:
方丈都是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