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平板电视的换机悬念

作者:黄燕

下一代平板电视的换机悬念0当中国市场的持币代购还在继续时,全球市场已经在为下一代平板电视预热了。无论是东芝和佳能主导下数度跳票的SED,还是索尼和三星力推的薄膜电视OLED,都是近年来CES大展上的热点话题。虽然在本届CES上SED电视意外缺席,据说是因为东芝正忙于处理和美国公司的专利官司,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业界对下一代平板电视的热情。液晶电视诞生不过4年就面临被取代,这个行业正在重演PC的历史,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永远不知道何时才是最佳购买时机。

更薄的尺寸,更低的功耗,更强的画面表现力,概括了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的共同点。SED结合了传统显像管电视低功耗的特点,图像解析度和对比均强于液晶和等离子,OLED和等离子一样采用自发光,最初应用在手机和数码相机等小屏幕市场,2005年三星推出40英寸OLED屏后这项技术逐渐转向了电视业。2007年CES上索尼展出了27英寸OLED屏,分辨率达到了全高清级别的1920×1080,最薄处只有1厘米,对比度高达1000000∶1。一直以来液晶和等离子两大阵营间针对技术优劣争论不休,而下一代显示技术兼具了二者的优点,拥有液晶的亮度、等离子的对比度,尺寸更薄,功耗则只有一半。由于成本过高,使用寿命也刚做到几千小时,下一代平板电视离量产还有一段距离,SED的上市时间从2005年推迟到2006年,最新的说法是2007年第四季度面世,索尼估计OLED电视最快也要等到2008年量产。

现有技术支持者们坚信换机风暴不可能很快到来,这中间的时间足够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完成几次价格跳水,从而笼络住大多数消费者。厂商们正在疯狂提升尺寸和分辨率,夏普在2007CES上展出了全球最大的108英寸液晶电视,超过了等离子电视103英寸的纪录,这被认为是液晶向大屏幕发起进攻的明确信号。等离子主导厂商松下则将旗下产品全线升级到了1920×1080分辨率,其中包括曾被认为很难做到全高清的42英寸电视。■ 电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