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删了再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小贝
( 诺曼·梅勒 )
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中译本有900多页。如果有人能就它娓娓道来,可能他并未通读全书,只不过是看过漓江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现代主义代表作100种、现代小说佳作99种提要》一书。在该书中,梅勒的《裸者与死者》名列佳作99种的第17种,安东尼·伯吉斯写道:“对于一个25岁的小说家来说,这是一部令人惊讶的成熟的作品。它仍然是梅勒最好的作品,而且肯定是美国所出版的最好的一本战争小说。”读到这里有读者可能会问,美国出版的最好的战争小说难道不是《第22条军规》吗?那么可以接着看佳作99种之47:“该书激烈的讽刺有时会变得过分尖酸,然而梅勒作品中那种编造神话的能力是值得重视的。”
经典著作和必读书往往都是鸿篇巨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也有900多页,《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节编本都有1381页。针对这种情况,商务印书馆出过一套“汉译名著随身读”,即《国富论》、休谟的《人性论》、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通论》等名著的节选本。出版者摆出的出版名著节选本的正当性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读者无暇从头到尾地阅读名著,出版社邀请了译者或者知名学府的教授对名著的内容做了节选。他们列了一个“免责条款”:节选本的读者对象仅限于非专业人士,读节选本只能当作权宜之计。节选本就像公交快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还请专业人士自重。
其实,对专业人士来说,经典名著也不是一定要逐字逐句地读的。休谟在其自传中说:“我在1738年末印行了我的《人性论》,但是它从机器中一生出来就死了,它无声无臭的,甚至在热狂者中也不曾刺激起一次怨言来。我想《人性论》之所以遭到失败,多半由于叙述的不当,而不完全是由于意见的不妥,而且我仓促付印,过于鲁莽了。因此,我就把那部书的第一部分改写成了《人类理解研究》,1749年又将它的另一部分改写成了《道德原则研究》。在这时候,我的书商米拉尔通知我说,我先前的出版物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谈资;销行的数目也逐渐多起来,而且社会还需要再版。”鉴于《人性论》叙述不当、销路不畅,针对非专业人士,商务印书馆应该出休谟后两本书的节选本才是。
美国的大西洋月刊出版社也出《国富论》、《物种起源》、《古兰经》等“改变了世界的书”的缩编本。《国富论》的缩编者奥罗克说:“斯密在写《国富论》之前写的《道德情操论》更抽象,也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当时是正确的观点到现在仍是正确的,确实是一本好书,一本励志类书。改动一下文字它就能登上畅销书榜。也许我应该缩编它才对。《国富论》则是一本论战性质的书,争论黄金和白银是否有内在价值,这部分内容已经过时了。”
加尔布雷斯也曾经说:“作为作家,斯密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但却是一个蹩脚的建筑师。书中所举的事例嗦,而且离题。”海尔布鲁纳在《世俗哲人》中写道:“谈到银价问题时,斯密就插入了一段逸出本题的话,这段话就占了75页;又如谈到宗教问题时,他也会游离题外,纵谈关于道德的社会分析。为了驳倒重商主义理论,要写上200多页,才能置它于死地。”(而这一论辩如今已经没了针对性)
( 《裸者与死者》 )
斯密对他那个时代的经济学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方法、理论体系和政策建议。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的理论体系。至于他在下卷中关于教育、殖民地、税收、公共建设工程和农业所提的建议大部分都是自相矛盾的。奥罗克说:“这表明,不管你的伦理和道德基础有多牢靠,对于是否要再建一个自来水厂这样的问题都要多加小心。不管一位经济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或者文体家有多聪明,都不能保证他能对此持有正确的见解。” 读书文学名著斯密裸者与死者人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