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杭帮菜的私人建议
作者:王恺德明饭店的炸大肠、卤鸭、白切鸡
楼外楼在西湖的白堤,占尽了好地点的便宜,一般人都觉得,要吃老派、经典的杭州菜,还是去这里最方便。但是以“方便”为吃好的宗旨,未免太过简陋了。我们精心寻找了杭州,包括邻近的萧山和绍兴的角角落落的餐馆,就是为了找到各种正宗而好吃的杭帮菜,作为我们的推荐。
我们调查得相对周全,除了桌面的那几道菜的味道,后厨的机密也尽心调查了:厨房大师傅的手艺、养鱼的池塘、从哪里获得食材,包括餐厅外面有多少枫树和桂花树等因素,都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之内。
龙井虾仁
楼外楼:尽管一边觉得楼外楼实在是说腻了,可是要说吃经典的龙井虾仁,来这里还是没错,因为这里的虾仁是现剥的,茶叶保持了鲜美,并不是破烂的几片树叶子。当然,前提条件是你拒绝在一楼吃旅行团餐的情况下。楼外楼的三楼,基本有老厨师掌勺,菜品颇有保证。
很多餐厅使用明虾来代替河虾,因为白,好看,而且价格便宜。在可靠的老店,基本不会如此。
用鲜茶叶制作的龙井虾仁
桂雨山房:很多人推荐桂雨山房,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好,据说和台湾的食养山房近似。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实在是没有那么类似。一个是山地多年来的慢慢积累,一个是模仿之作,桂雨山房还是太急躁了些。但是,桂雨的菜倒是好吃,甚至胜过了食养。比较惊喜的是传统杭州菜的小创新,比如龙井虾仁全部用钱塘江的河虾,尾巴的壳留在上面,这样一来,雪白的虾仁都挂点红,漂亮,和嫩绿的茶叶一搭,尤其明显,而且,说明其新鲜。另外,西湖醋鱼用笋壳鱼制作,没有草鱼的土腥,食材的改良带来味道的改良。
山外山:在没有龙井鲜叶的情况下,这家老派的餐厅干脆就不做龙井虾仁,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春天的龙井茶园里新茶绽放的时间,才能取叶做最好的龙井虾仁。别的时间,他们都做清炒或小葱虾仁,就这一点坚持上,就可以作为推荐他们的理由了。
鲍鱼红烧肉汤汁鲜美
酱鸭儿
花中城:杭州人习惯把酱鸭儿化,叫起来亲切可喜。作为一家崛起了若干年,并且很适合请客吃饭的豪华大店,花中城的菜的质量一直就那样了,往好处说是能保持水准,往不好的地方说,是不让人惊喜,但是,它仍然能把酱鸭做到一定水准。说奇怪,也不奇怪,虽然餐厅已经连锁,很多菜走了中央厨房的思路,但是酱鸭这种简单的菜,走中央厨房思路也不会损坏什么。因为每年冬天他们都会自己制作大量的酱鸭,鸭子选择有保证,是杭州本地化的口味,微咸,拿回家清蒸也好,下面垫冬笋蒸也好,都很适合冬天的饭桌。
四季酒店金沙厅的“全家福”
杭帮菜博物馆:杭帮菜博物馆给人的感觉有点奇特,一边是博物馆,另一边是餐厅,很像一个旅游城市的思路。作为一个比较奇怪的存在,菜却很有特点。它们的菜基本是退休老厨师的操作,有浓郁的旧时味道,像酱鸭、鱼圆这种家常菜,他们能做出最本质的老杭州人要的感觉,可能口味偏重,但是同时,也浓香,冬天的早晨,在山上散步的时候,看到博物馆挂出来晾晒的酱鸭,会让人觉得很喜悦。
一家鲜:这是家不错的杭州菜餐厅,菜品为了适应当代人的口味,做了小改革,不那么咸,但是与此同时又保持了鸭本身的酱香。后来才知道,是厨房坚决使用杭州本地的酱料,酱油鲜美,是传统发酵的产品,这是保证酱鸭质量的法宝。
杭州人喜欢自己的酱油、自己的醋,去大厨房看看,坚持使用本地酱醋的厨房,都有小追求在。
德明饭店:这家传奇的以猪大肠起家,下午16点就需要占座位的餐厅,奉行小本生意,酱鸭一定自己制作,肥厚的肉,香气四溢的皮,是一道出色的菜肴。
杭三鲜
山外山:杭三鲜里重要的主角是鱼圆和汤。山外山的八宝鱼头皇是杭三鲜的豪华升级版,但是又没有脱离本质,用千岛湖的鳙鱼头,外加海参、鲍鱼、竹荪、香菇等物做汤底,鱼的下半身自然成了鱼圆。自己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不会市场采购,那种鲜美,不是等闲的杭三鲜可以比。
聚乐园:这家开设在小区附近的餐厅,基本是本地市民的家常饭店,因为口味极其老化,有美食家朋友坚决拒绝前往,说去吃就和我绝交。但是我还是去吃了,他们家的鱼圆是非常本地的做法,一直用人工奋力地搅拌,但是味道厚实,确实有种上世纪80年代的扎实味道。有人嘲笑说是出国20年的人回来,会发现这里的菜没有变化,但是没有变化,也未必不好。
金沙餐厅:四季酒店所属的金沙餐厅选用的食材非常精美,他们会用各种豪华的物质来荟萃一锅,比如阿拉斯加的雪蟹,比如云南的黑菌,再比如浙江本地的鱼圆,味道当然鲜美。
绍兴饭店:虽然绍兴人有自己的“绍三鲜”,但是其实和“杭三鲜”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绍兴菜普遍添加黄酒,菜品醇厚许多,而且里面的蛋皮做法与杭州的蛋饺有所区别。但是鱼圆,也是自己餐厅制作,非常饱满,“醒”得恰到好处,值得尝试。只是,在所有的制作之外,当地人还强调鱼圆的醒,就是做好后放在水里,让鱼圆变得松软合适的过程,这个度,很难掌握。
扣肉
湖滨28:食材自然讲究,可是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菜里花费的工夫,这道扣肉前后要花近10个小时,肉和笋分开蒸制,然后用漂亮的刀功将肉切开,一直到底但是不分离。配合他们家自己制作的全麦栗子饼,非常吸收油脂,喷香。
金沙餐厅:偏于上海菜的扣肉烧法,更甜,但是也更浓,更肥美。尤其是用鲍鱼来搭配,增加了这道菜的华丽感。但是金沙可不是样子货,他们要的是好吃,这道菜酱汁调和得非常好,很多人吃完了肉,尤嫌不足,单独要碗酱汁来拌饭。
味庄:杭州当地人其实很少会去餐厅点东坡肉,有外地朋友来才会勉强为之。但是他们自己那碗也不太动,真是巨大的浪费。作为老店知味观的升级版味庄,开创了自己的金牌扣肉,其实是东坡肉的改良版,配笋、切片,这道菜迅速进入了可分食的体系,在几年内流行开来,成为各家都努力效仿的对象。
红烧羊肉
红烧羊肉
江南阿二:湖州当地的山羊,简称湖羊。与北方羊肉截然不同,在内蒙古羊肉和新疆羊肉拥有崇高地位的同时,居然还能继续矗立,可见湖羊也不错。阿二是杭州乡下的传统做法,红烧,放很多中药滋补,以及大量的糖。因为注意羊肉搭配,有肥有瘦,所以成为一道很鲜美的家常菜。
汉舍小雅:偏精致的餐馆,羊肉清炖,没有什么奥妙,慢慢炖,到最后自然成为一道好菜。羊肉到了最后入口酥烂,其实这道菜应该是北方菜,可是北方的清炖羊肉往往喜欢加配菜,最后就弄浑了,可是这里,羊肉酥,味道单纯,蘸他们提供的味碟吃。
白煮牛羊肉蘸小料吃,似乎是杭州的风俗,隐隐约约看出南宋菜的影子,当然你可以说我是在想象,不过这种菜确实有莫名其妙的古意,有趣,好吃。
虾油鸡
虾油鸡
经贸饭店:萧山的小餐馆,传统的苍蝇馆子的改良版。过去是卡车司机吃饭的地方,但是老板做给卡车司机和做给一般食客都采用了同样的态度,老实。他选用附近山区的肥大的母鸡,肉厚,但是操作手法保证了鸡肉的鲜嫩度,白切鸡和虾油鸡都不错。
更不错的是他家的江鱼。萧山是传统吃钱塘江江鲜的地区,不过冬天去的话,鱼品种不多,适合夏天去寻觅。
德明饭店:传统的虾油菜现在烹饪得少,很多是家庭制作。但是德明本来就是家常菜体系,他们选用的鸡好,调和的虾油也不咸,突出了它的鲜味,老板不时冲到厨房门口骂厨师,是另外一个景观。不过我们都知道,好菜确实有个人风格,这么盯着下属,是对食客们的负责。当然,很多人会去点他家的醉鱼、酱鸭和大肠,都属于传统的家常菜体系,是过年的餐桌上那些早就做好的冷盆。上桌前孩子们已经偷吃过。他们家各种家常菜都做得不错,老板的厨师手艺来自工厂食堂,与餐厅完全两个体系。
宋嫂鱼羹
楼外楼:经典的宋嫂鱼羹。酸、辣、鲜美,漂浮着少量的鱼肉,可是你不会觉得它少,因为有精美的传说故事打底,关键还是老店味道调和得好,十分适合多人一起吃,一人一碗,尝个鲜。
改良版的宋嫂鱼羹
湖滨28:完全创造性的鱼羹。不再酸,也不再辣,用鲟鱼肉汆进高汤里,再辅助性加进各种高级材料,其实更像是鱼类的小型全家福。因为高汤也是鱼熬成的,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体验。既然宋嫂是个传说,那么鱼羹这种传说也可以不断地改良下去,我觉得这是厨师做这道菜的理论基础。
(本文得到陶煜、胡辉的大力协助) 虾仁美食杭州杭帮菜杭三鲜酱鸭鱼丸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