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流沙)
年前,京广高铁开通,这一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确实令国人骄傲,更令世界瞩目。作为经常乘坐火车出行的一名乘客,心中是欢喜的,今后出门更多了一些选择的可能性。但此后有网民大呼高票价伤不起,又让我想起了近年来乘坐各类火车旅行的情况,心中不免有些共鸣。
前些天我准备从杭州去南京,看望病中的老师,查询了火车票价后,还是决定自驾前往,因为这高昂的票价“吓”住我了。杭宁高铁二等座票价格是228元,来回需要456元,加上我从住处前往火车站、然后从南京火车站前往医院之间的交通费用,需要600元左右,这个费用与自驾到南京已经接近了。我当然可以选择更加便宜的普客、动车,但它们的到站时间、车次,不是太早就是太迟(显然这是刻意的安排,为高铁让路);加之又逢年关,客流增大,普快、动车竟然一票难求。如果我要乘火车,那就要接受“被高铁”。
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火车票应该是最便宜的,但现在接近甚至超过了汽车票价。前些年我经常在杭州、上海之间跑,火车一直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原先的火车票价只要25元,后来开通了动车,马上涨到了50多元,而运营时间不过缩短了20分钟左右。去年开通了沪杭高铁,票价涨至78元(二等座),而时间也不过缩短了30分钟左右。也许有人要说,从杭州去上海你可以不选择高铁,但只要看看其他列车的车次,你就明白一个道理,其他车次是非常不方便的,而高铁可以做到二三十分钟发一班。道理明摆着,其他列车在为高铁让路,“逼迫”旅客乘坐高铁。
京广高铁开通后,除了高票价让网友大呼伤不起,更让人想不通的是,随着京广高铁开始运营,沿途一些动车、快客开始停运或者调整,又上演了一场“为高铁让路”的好戏,许多旅客不得不“被高铁了”。有专家称,中国进入“高铁大跃进年代”,因为建高铁,欠债规模庞大,铁路部门必须提升高铁满载率才能维持下去。譬如京广高铁,贷款或近4000亿元,年利息就要几十个亿,铁道部门就必须要想办法把旅客往高铁上“赶”,不然怎么承受得了如此巨大的投入。但是,有一个现实的民生问题在拷问有关部门:普通民众难道没有权利享受一张廉价的火车票,列车难道仅仅是快起来就可以了吗? 民生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