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大西洋到波斯湾:马岛之争的复杂化

作者:俞力莎

(文 / 俞力莎)

从南大西洋到波斯湾:马岛之争的复杂化0( 2月25日,阿根廷议员在阿最南端城市乌斯怀亚向马岛阵亡将士纪念碑献花 )

2月25日,阿根廷议会发表《马岛文件》,重申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拥有的主权,阿根廷众议院议长多明格斯表示,他将在沙特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议长会议上阐述阿根廷在马岛问题上的主张,呼吁二十国集团推动英阿两国就马岛争端进行谈判。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英国称其为福克兰群岛。阿根廷CEMA大学政治学系主任亚历杭德罗·阔巴乔(Alejandro Corbacho)教授告诉本刊记者:“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历史是十分复杂的,历史上,英国和西班牙曾轮流控制该群岛。1933年,因为阿根廷驻军的软弱无力,英国人重返此地,占据了群岛。但是,英国人加强在岛上的军事存在,将其作为在南太平洋的战略前哨,是在1982年的战争之后。”30年前,阿根廷军政府为缓解国内危机,挑起英阿马岛战争,结果战败,导致军政府倒台。

马岛问题重新回到国际社会视线中来,是因为2010年2月初传出了马岛海域蕴藏600亿桶石油储量的消息。英国政府力图抢占先机,单方面批准本国迪塞尔石油公司在该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阿根廷强烈反对,却苦于尚无能力去分一杯羹。随后,阿根廷政府宣布封锁航道,还拉来南美洲国家联盟的兄弟国家襄助。但正如阔巴乔所说的:“限航措施对英国在马岛海域勘探和开采石油计划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运送钻井平台以及向油井提供物资的运输船完全可以进行海上航行和补给。”

上个月,英方宣布,将向福克兰群岛海域派遣先进的45型驱逐舰“不屈号”。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的英国威廉王子则于本月2日抵岛执行六周的搜救任务。此外,英国议会下院防务委员会的成员也宣布将于下月巡视马岛。2月8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表示,英国“再次把南大西洋军事化……派遣一艘最现代化的驱逐舰和王位继承人,我方无法作其他理解”。她还宣布,将就英国“军事化”马岛及周边地区,向联合国提出正式投诉。

两天后,两国分别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阿根廷外交部长齐默尔曼称,英国近来在马岛部署军力时,派遣“前卫号”核潜艇向南大西洋运载核导弹,违反了《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条约》。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兰特则说:“我们不评论核武器、核潜艇的部署……核潜艇的最大特点是全球巡航,你不知道它们在何处,这就是它们的威慑力所在。而且只要英方核潜艇没有进入阿根廷水域,就不算违反协议。”

尽管英方态度强硬,但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丹尼尔·纪伯伦(Daniel Gibran)却并不认为英国想要军事化南太平洋,事态升级对它并没有好处:“如今的英国海军不再有能力在距离伦敦8000英里的南大西洋上进行一场军事行动。更何况,英国目前正在准备加强海湾地区的军事部署,以应对不断升级的伊朗危机。它不可能同时应付两场战事。”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篇报道也引用英国国防部高级官员的话说:“伊朗核危机正在升级,不可避免地要导致军事对抗,在未来18个月到两年的时间内就会打起来。为此,我们制定了向海湾部署兵力的具体计划,数百名士兵和核潜艇很快就要被派往海湾地区。”

这也提醒了我们去注意另一个事实,就在美欧纷纷加强对伊朗的制裁之际,阿根廷与伊朗却开始有了走近的趋势。据路透社报道,2010年,阿根廷对伊朗出口突然大增70%至15亿美元,如今伊朗已是阿根廷玉米的最大采购国。2011年7月,伊朗更主动提议与阿根廷就1994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犹太人中心遭袭事件进行商谈,这正是导致过去两国关系冷淡的一个症结所在。纪伯伦告诉本刊记者:“伊朗的朋友很少,它一直在争取拉美国家包括阿根廷的支持。而对于英国而言,在拉美国家日益团结的情况下,现在完全不是时候去疏远其中的一员。” 大西洋马岛之争波斯湾从南复杂化

上一篇: 合作之道
下一篇: 武尔夫辞职背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