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电站疑遭电脑病毒攻击

作者:徐菁菁

伊朗核电站疑遭电脑病毒攻击0( 2010年8月21日,由俄罗斯帮助建设的伊朗首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反应堆开始装载核燃料 )

2月26日,伊朗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苏丹尼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于俄罗斯方面提出了要求,布什尔核电站的核燃料将从核反应堆中暂时卸载。”关于卸载核燃料的原因,苏丹尼耶只是说发展核电站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布什尔核电站位于伊朗南部港口城市布什尔附近,是伊朗和俄罗斯共同投资10亿多美元建立的首座核电站,其建造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且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整个建设过程也进行了监管。在伊朗国内,布什尔核电站被视作伊朗突破西方封锁的典范,不久前伊朗曾宣布,今年2月,该核电站将正式发电。

此次变故再次引发了外界关于伊朗核设施受到电脑蠕虫病毒袭击的猜测。去年先后有消息说,7月,伊朗核设施和一些工业设施的多台电脑都感染了蠕虫病毒,导致设施运转出现问题;10月,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的数台离心机再次由于该病毒出现故障。伊朗方面虽然承认这种叫做“震网”的电脑病毒感染了数名工作人员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但一直否认其影响了核设施的主计算机控制系统。

“我认为,‘震网’病毒并没有袭击布什尔核电站,它只是袭击了纳坦兹的核设施。”德国网络安全专家、“震网”病毒研究权威拉尔夫·朗格内告诉本刊记者,“伊朗对布什尔核电站做出的燃料卸载决定,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在正式运转前确保在全系统中清除了‘震网’病毒。但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确切消息。”

计算机专家认定,“震网”蠕虫病毒是专门为袭击离心机而设计的,该病毒能突然更改离心机中的发动机转速,从而摧毁离心机运转能力。近些年,为了防止互联网病毒的攻击,伊朗一直未将其核设施系统与互联网相联系,但这并没有一劳永逸。“‘震网’的袭击并不通过互联网连接,而是通过渗透移动存储设备和工程研究人员的个人电脑实现对设施的攻击。”朗格内说。

自去年“震网”病毒浮出水面以来,伊朗方面一直指责是美国和以色列联合制造了这种病毒,但美以双方都拒绝承认与病毒有关。朗格内告诉本刊记者,“震网”并不是个人黑客能够单打独斗研发出来的病毒,它比一般的黑客病毒要复杂得多,而且其研制过程需要获得打击目标设施非常深入的内部信息。朗格内说:“我们研究估计,这种病毒使伊朗核计划的发展延后了两年时间,而这已经得到了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确认。”

“在过去超过10个月时间里,病毒持续攻击着伊朗5个关键的工业设施。在2010年12月,还有两名伊朗核科学家死于暗杀。去年一整年,伊朗的核计划都在受到持续的干扰。”美国犹他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巴赫曼·巴克迪亚里明确告诉本刊记者:“‘震网’病毒是由美国和以色列联合发起的针对伊朗核设施的网络战,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美以两国都是对信息技术武器研究起步较早的国家。早在1995年上半年,五角大楼就进行了6次网络空间作战演习,美国国防大学在1995年就培养了第一批16名“网络战士”。在2009年建立网络战司令部后,美国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将网络定为除陆、海、空、太空以外的第五个战场。以色列的网络谍战部门则隶属于以色列情报部门,2009年底,以色列军事情报局局长、谍报负责人雅德林表示,以色列正利用其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网络谍战能力。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专家彼德·索梅尔认为,“震网”的出现,说明一些国家已经具有了网络攻击具体设施的能力。

分析人士认为,在伊朗核问题上,“震网”的作用其实只是拖延性的,但它对于网络战来说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朗格内说,“震网”病毒开辟了以信息技术武器对目标实行物理打击的新时代,在此之前,还没有电脑病毒能够直接摧毁工业设施。

“‘震网’病毒的重要性在于:从前,人们广泛认为,网络武器在打击目标上缺乏精确性。你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伤害,但你很难控制具体的打击目标。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效果。”索梅尔说,“而‘震网’则显示,你能够通过深入广泛的研究,找到精确袭击打击对象的技术突破口。这样一来,网络战武器就将有巨大的威力。”■ 攻击电脑病毒核电站伊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