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FCE的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模型研究
作者: 惠姣姣 孙苗苗
摘要: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对于顺应教育变革、推动教学创新、实现教育公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精准测评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文章对职前教师发放了问卷,并在构建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和加权平均法,建立了基于AHP-FCE 的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模型。基于模型结果,文章分析了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职前教师;信息素养;AHP-FCE 模型
中图分类号:O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5)06-0153-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 引言
201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指出,到2022年,要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1]。虽然该意见并未专门针对职前教师,但为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大方向和目标指引。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2023-2024年)的通知》,强调将数字化融入中小学教师培养的全过程[2],这对职前教师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由此可见,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也应注重数字化的融入,以提高其信息素养。
职前教师作为未来教育的主力军,其信息素养直接关乎教育质量与学生的发展。2019年,荣鬘羽[3]对职前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界定了信息素养测评指标体系。2020年,李明子[4]对甘肃省五所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策略。2023年,刘微微[5]对福州市Y区乡镇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提升策略。2024年,何小曼等[6]以中国知网2003—2023年数据库中有关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403 篇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分别对研究热点及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宏观的研究概况和方向指引。
纵观已有文献,我国对职前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关注相对较晚,且已有文献中定性分析较多而定量分析较少,尚未构建科学的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模型。为了精准测评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和加权平均法,构建了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AHP-FCE的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模型,并依据模型分析了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1 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模型
为了解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我们对职前教师(包括师范院校大四学生、参加教师入职培训的人员、非师范专业但计划从教者)发放了《职前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21份,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约为95.02%。我们对回收的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938>0.8,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可信度高。
1.1 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指标体系
在初步确定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指标的基础上,我们剔除了可行性低、准确性无法保证的指标,然后利用专家调查法对剩余指标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最终,我们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基本信息能力、信息学习与交流四个维度构建了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1.2 基于AHP—FCE 的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模型
基于构建的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结合AHP、FCE和加权平均法[7],提出基于AHP—FCE的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确定职前教师信息素养各级测评指标权重
2 总结与建议
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对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基于AHP-FCE的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模型,依托模型所展示的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1)开展信息意识活动,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师范院校应开展多样化信息意识活动,如举办信息素养主题讲座等。同时,在校内搭建信息化教学实践平台,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鼓励职前教师参与平台的资源建设与应用,在实践中强化其信息意识。
2)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学科融合
师范院校应在课程体系中系统囊括信息技术基础与教育技术应用知识,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推动信息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跨界整合,开设跨学科课程。
3)模拟真实教学场景,产学研合作提升
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模拟教学环境,开展分层教学,让职前教师在其中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同时,加强师范院校与教育科技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并让职前教师参与企业教育项目研发,接触前沿教育技术,了解行业实际需求,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能力。
4)构建互动平台,组织合作学习
师范院校应搭建在线学习互动平台,如专属论坛或学习群组,职前教师可在平台分享学习资料、教学资源,围绕信息化教学问题,交流信息获取与应用技巧,借助同伴互助提升信息学习与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