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探究
作者: 黄贤文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单元,该单元的课文人物鲜明,饱含丰富情感和耐人寻味的哲理,是学生学习的经典材料。虽然《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等民间故事深受学生喜欢,但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却不少,学生学习起来也常常遇到诸多困难。依照2022年版课标的六大学习任务群理念,教师要加强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和研究,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谋其策:“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框架构建
在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课文的教学中,为了让“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落地,教师要构建教学框架(见图1)。通过统整单元资源,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任务驱动下,提升阅读和交流能力;通过各种评价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践其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创设真实情境
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教师应精准定位并提炼单元教学目标,创设多元化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精准定位,提炼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各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各有不同:《猎人海力布》一文要求简要概括内容,以主人公的口吻进行讲述;《牛郎织女(一)》一文要求把简略情节发挥想象复述具体;单元习作要求缩写故事。要让学生实现“文学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目标,教师就需要整合目标,精准定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创设“民间故事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研讨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改编成实操性较强的课本剧,并组织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演示,从而达成“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目标。
2.确定主题,创设多维实用情境。
(1)生活呈现式情境。笔者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经验出发,精心创设契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情境一:回家听长辈讲民间故事,并在课堂上讲述给其他学生听;情境二:教师搜集资源,播放民间故事的音视频,配以导语,让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趣味性。
(2)表演体验式情境。演好民间故事是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笔者创设了表演体验式情境来提升整体效果。如教学《牛郎织女(一)》之前,笔者设置创意表达的任务情境,让学生提前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穿戴服饰运用道具演一演这个故事。笔者的同事则在课间播放该故事的视频片段,让感兴趣的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在课堂上演一演,整堂课的学习氛围也就变得浓厚起来。
(3)情感诱导式情境。《猎人海力布》一文中海力布为救乡亲们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品质值得敬佩。在学生讲述故事高潮之际,笔者顺势提问:还有这样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吗?如此唤起了学生愿说、乐说民间故事的欲望,在情感诱导下,他们积极主动地讲述了更多的相似类型的民间故事。
(二)依托任务驱动,开展体验学习
笔者开展民间故事单元教学,主要依托“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大任务,以子任务驱动的方式,带领学生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活动。
1.设计单元情境性任务,获得结构化学习经验。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特别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与真实任务的发生,因此,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快速入情入境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民间故事单元教学中,笔者创设了“民间故事大王”“民间故事演一演”“民间故事连环画展”“民间故事知多少”等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听、说、演、画等真实情境中,自主获得民间故事的学习经验,调动了学生愿学、乐学的积极性。
2.设计单元实践性任务,习得结构化学习方法。
学习任务群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之前,笔者对学情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分析,对照语文要素,使学生明确民间故事的学习任务,并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有效的学习支架。
(1)掌握学法是完成实践任务的基本要求。基于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笔者设计了有效的方法性实践学习单。如把简略的文字与具体的文字放在一起比较。这种比较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旨在梳理出如何把简略的地方说具体。再如,教学《猎人海力布》的缩写故事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缩写方法:第1自然段只是交代背景,可以删减;第2自然段的第1、2句话是故事的主要信息,必须保留;海力布帮助大家的情节属于次要情节,可以一言概之。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等方法,就可以迁移运用在实践活动中。
(2)阶梯练习是实现任务目标的进阶表现。在民间故事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设计梯度练习,降低难度,让学生达成学习任务群目标。如在故事初学阶段,笔者引导学生梳理《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行文线索,让学生判断哪些情节需要摘录、删减、改写、概括。进入故事复述阶段,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转述,笔者设计了人物转述练习,通过“了解故事的主次情节”和“转述”的方法,帮助学生分层解决缩写故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学会缩写和复述课文。
3.设计单元综合性任务,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
单元综合性任务需要根据单元内的每篇文章设置不同的活动任务,这些任务之间互相关联,具有层次性、连续性和多样性,由始到终,贯串在整个任务活动之中。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笔者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框架图(见下页图2)。
笔者以学习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实任务驱动,生成学习成果。如,在“搜集喜欢的民间故事”的任务一的活动中,学生通过民间故事的整理,了解到民间故事的不同类型,采用民间故事探究卡,产生了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任务二是“分享喜欢的民间故事”,教师可以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创建平台,让学生演一演民间故事,体验情感,更加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或性格。任务三是“推介喜欢的民间故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民间故事推介会、设计推介卡等综合性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
以上项目化学习的单元整组作业,在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参与度极高,兴趣极为浓厚,学生学习成果也呈现多元化。
(三)借力评价系统,发挥激励作用
落实任务群学习,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性和指导性评价,才会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评价应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的方式应是多样化且具有激励作用的。如在民间故事项目化成果展示中,笔者按照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依托评价标准,为学生的项目化成果评价提供了多维度的评价工具。
评价要注重目标的达成度,要紧扣单元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互相评价、自我反思等方法,总结提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多角度的评价,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使评价具有多元化、层次化、立体化,体现了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在小组合作评价的基础上,笔者对各个小组呈现的成果予以客观总结,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评价。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尤其注重调动学生为完成创意表达任务的积极性,同时委婉地指出问题所在,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错误,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讲故事的自我意愿,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三、思其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践行思考
笔者在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教学中实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是从统整单元资源、确定主题框架入手,通过多维创设情境和依托任务驱动,并借力评价系统,多元化呈现成果,从而达到落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整个教学中落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理念,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理解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让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呈现出情境任务下的语言实践状态。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群,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通过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临安区石镜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