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卢小卿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笔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以情激趣,让现代与传统相遇。

一、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原则

在当下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对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要遵循以下原则:

1.情感性原则:激发文化认同

情感性原则是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关键之一。教师应注重情感性,将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元素与现代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提升文化认同。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传统节日的故事、展示民族服饰和民间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实践性原则:强化文化体验

实践性原则是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另一重要原则。学生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践性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教学传统节日文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做传统文化传承的志愿者工作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文化素养。

3.时代性原则:融合时代元素

时代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要与时俱进,要充分考虑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社会热点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如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可以结合现代音乐、绘画等元素,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兴趣,更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

1.情境教学策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策略是指通过创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具体、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掌握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如教师通过模拟古代学堂,让学生身着汉服、手持竹简,体验古代学子的学习生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代入感,还能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跨学科整合策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实践

跨学科整合策略强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形成跨学科的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古代历史故事时,教师可以与历史学科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编写历史剧、制作历史主题海报等方式,全面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这样的跨学科整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3.家校合作策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推广

家校合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实践活动。如学校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共同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情境教学策略、跨学科整合策略以及家校合作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为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自信的新一代打下坚实基础。

三、学习任务群的案例分析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次学习任务群案例分析以“春节”为主题,通过情境创设、跨学科整合以及家校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春节的魅力,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1.情境创设

为了营造浓厚的春节氛围,教师在教室贴对联、贴窗花、挂灯笼,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春节的喜庆气氛,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对春节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2.跨学科整合

(1)历史学科:教师向学生介绍春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演变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对春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2)美术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春节贺卡、剪纸等手工艺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春节的艺术魅力。(3)语文学科:通过学习与春节相关的诗词、对联等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

3.家校合作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春节主题活动中,与孩子一起写对联、贴窗花等。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让家长成为孩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本次“春节”主题的学习任务群实施,学生不仅了解了春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春节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难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如增加更多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内容,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结论

教师通过设计情感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学习任务群,采用情境教学策略、跨学科整合策略、家校合作策略等实施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实现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注:本文系2023年度长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立项编号:ctkt2330)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市长泰区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