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融入体验 唤起表达
作者: 吴炼所谓情境,指的是一个具体、生动且富有情感色彩的环境或场景。一个精心设计的情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使他们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情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亲身感受和思考,学生能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最终通过表达将其转化为文字,与他人分享并产生共鸣。笔者以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为例,探索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并提升表达能力。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习作灵感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与创作的过程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
课堂伊始,教师创设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绝活大赛”情境,旨在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或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自信心。当教师宣布这个大赛的主题为“我的拿手好戏”时,学生充满了兴奋和期待。“拿手好戏”这个词组充满了自豪和独特的意味。“好戏”一词指的是学生所擅长的技能或特长,而“我的”和“拿手”这两个词进一步强调了“好戏”的归属感和个人特色。这样的主题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技能来建立自豪感,还能够通过习作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舞台已经搭建好了,现在就等大家来展现风采了!这次的主题是‘我的拿手好戏’,那么,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呢?”听到这个问题后,学生开始积极思考,有的小声讨论,有的低头沉思,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发言。有的学生兴奋地说:“老师,我的拿手好戏是唱歌!每次唱歌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音乐带给我的快乐!”有的学生说:“我的拿手好戏是跳舞,从小就开始学习舞蹈,还参加过很多比赛!”同时,教师还可以适时地给出一些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拓展“拿手好戏”这个概念:“‘拿手好戏’不仅仅是指文艺方面的特长,如唱歌、跳舞、画画等,还可以是手工类的技能,如剪纸、捏泥人等,甚至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如如何挑选香甜的西瓜、如何制作美味的面包等。只要是你觉得熟悉、擅长、能做好事情的本领,都可以是你的拿手好戏。”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拿手好戏”这个概念,还能够从中发掘自己的潜能。
教师应以情境创设为基石,注重真实性、生动性以及引导性,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帮助学生进一步融入情境,为习作注入活力。
二、融入真实体验,引发情感共鸣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习作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不仅能够丰富习作内容,还能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只有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感受过其中的喜怒哀乐,才能在习作中真实地描绘出那些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使习作更加鲜活、真实。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将自己的“拿手好戏”展现给大家。有的学生唱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有的学生变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还有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一幅画作。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还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在欣赏其他同伴的展示时,学生也能从中汲取灵感,发掘自己的潜能。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这是一个深入挖掘学生内心世界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成功背后的艰辛和付出。教师可以提问:“你在学习这个技能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做了哪些具体努力?在练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在学习拿手好戏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分享这些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自己的情感,让习作更具感染力,引起他人的共鸣。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真实体验,让习作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的经历的方式,帮助学生将个人情感与情境紧密结合,使习作内容更加丰富、鲜活,让习作成为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有力工具。
三、唤起表达欲望,提升习作技巧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挖掘习作潜能,使学生能将体验转化为文字,流畅自如地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过程,更是对学生表达能力、习作技巧以及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接下来,将经历和感受写成一篇习作,首先,教师强调开头的重要性。引人入胜的篇章离不开一个吸引人的开头,开头要像戏剧中的精彩序幕一样先声夺人,能立刻抓住观众的眼球。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吸引人的方式介绍自己的拿手好戏,以及它为什么能成为自己的拿手好戏。如有学生说:“我的拿手好戏是书法,从小我就对那墨香和笔影情有独钟,每一次提笔都仿佛在与古人对话,感受着千年的文化积淀。”接着,教师讲解如何通过典型事例来具体展示拿手好戏的练成过程和精彩场景,并提醒学生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要让篇章更加生动有趣,习作时还需要注重细节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练习拿手好戏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并指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尝试用更加细腻的笔触来描写自己的拿手好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拿手”之处,体会到真情实感。为了让文章更具有条理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下笔之前先列出提纲,安排好材料的顺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整理思路,构建习作框架。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不仅唤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拿手好戏写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技巧,通过捕捉学生情感的火花、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助力学生将深刻的体验转化为生动的文字,使学生在情境式体验中获得更多收获。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充分体验,进而促进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这样的习作就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就能够通过文字去表达、抒发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习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开发区竹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