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人”第二课时习作教学设计
作者: 胡春燕【教学目标】
1.在典型事例中,能用细致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以及侧面描写等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2.能根据人物特点选择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来突显其特点。
【教学过程】
一、总结学生习作,明确习作起点
1.同学们根据第一课时列好的提纲,完成了习作。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自编书之旅。批改习作时,我发现你们完成了上节课的要求:有开头、结尾,中间有一两个典型事例。
2.那这样的习作,能不能入选自编书呢?
预设:不能,事例不够具体生动,没有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不能突显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明确本次学生习作的起点:能根据提纲用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但在写具体事例的时候描写方法不能突显人物的特点。】
二、选取典型事例,写具体
1.看来仅仅凭借典型事例是不够的,那怎么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呢?本单元的课文已经给我们传授了方法,来一起回顾一下吧。(回顾小嘎子、祥子、严监生、刷子李的特点,描写方式,以及是如何进行细致描写的。)
2.看来习作想要入选自编书还得达到一些要求。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
在典型事例中,能用细致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等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3.掌握了秘诀,我们就开始第一轮挑战“描写方法我来改”。哪位同学来读一读任务要求呢?
预设:在典型事例中,用多种细致的描写方法来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在已有的描写方法上进行添加和修改。
4.请你来读一读。那按照这个标准去修改吧。时间为6分钟。
5.小评委们来评一评,他这个添加怎么样?
预设:在典型事例中通过对语言的细致描写来表现他啰唆的特点。
6.恭喜你们在这一轮中全部晋级。经过修改,你们的作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出示例文1:
驾驶技术高超的公交车司机
邓涛涛
重庆是一座3D魔幻的城市,依山而建的重庆道路也随之起伏,因此在雾都开车需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这些妖怪般的道路。
一天早晨,我带着外地来的表妹坐公交车去网红景点打卡。开车前我拉着表妹的衣服好意提醒她:“坐稳啦,公交车要起飞了。”表妹一脸疑惑地看着我:“就坐着个公交车而已,你真以为自己是在坐飞机啊?”话刚说完,车已经往前行驶了,只见公交车司机脚踩油门,双手握着方向盘,两眼平视着前方,不过一秒已经轻松超了一辆车。道路两边的绿树和建筑物快速向后移动,让人的眼睛都看花了。表妹连声大叫:“太刺激了!太刺激了!”司机慢悠悠地说:“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说完只见司机微微一笑,轻轻松松地带领全车爬上一个接近70度的陡坡。
7.邓涛涛修改后的作文,有语言、动作、侧面、神态描写,你们觉得他的作文能入选自编书吗?
预设:不能,他在写司机驾驶技术高超的时候用的是侧面描写,我觉得可以用司机的动作描写来突显他开车技术高超。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单元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对习作进行修改。在对典型事例的描写中,能用细致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以及侧面描写等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三、根据人物特点选择恰当描写方法
1.邓涛涛后来又写了第二篇习作。他很纠结到底交哪一篇呢?我们一起来帮他想一想到底交哪一篇。
出示例文2:
驾驶技术高超的公交车司机
邓涛涛
重庆是一座3D魔幻的城市,依山而建的重庆道路也随之起伏,因此在雾都开车需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这些妖怪般的弯路。
一天早晨,我坐公交车去上学,车慢慢地往前行驶,前面是一个接一个的弯道,只见公交车司机坐在高高的驾驶室里,两眼平视着前方,轻轻地点了下油门,灵活地转动着大方向盘。全车的乘客安安稳稳地坐在座位上,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丝毫没有因为是弯道而身体左右倾斜。即使是过弯道,司机行车的速度也没有放慢,只见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遇到极窄的地方,他也总能让公交车庞大的身躯巧妙地穿过;急转弯时快速又平稳,而且不会让你感觉到有危险。坐在车上的我喝着豆浆,没有一滴豆浆洒在地上。旁边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也在车上坐得舒舒服服,就像坐在自己家的沙发上一般。
2.小组合作读读邓涛涛前后的作文,谈发现。
(生推荐例文1,说明理由;推荐例文2,说明理由;推荐例文1和2,说明理由。)
总结:同学们有的推荐例文1,有的推荐例文2,他们各有各的理由。
3.那例文1和例文2的题目能换成《技术高超的出租车司机》《技术高超的网约车司机》吗?还有《驾驶技术高超的爸爸》,可以换吗?
预设:例文1行,例文2不行,因为例文1没写出公交车司机的特点,任何一个司机都会做这些动作,说这些话。
小结:看来想要入选还得达到这样的要求,能根据人物特点选择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来突显其特点。
4.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轮挑战“恰当描写塑人物”环节,请你帮大家读一读修改要求。
先思考你写的人物特点最适合用哪种方法来突显,然后在作文纸上完成第二次修改,时间为6分钟。
请拿出作文纸,完成第二次修改。
5.谁来展示?介绍你写的人物特点,再读读你修改的地方,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修改的地方是否突显了人物特点。
6.经过了两轮挑战 ,很多同学笔下的形形色色的人已经鲜活起来,已经可以入选我们的自编书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例文1和例文2以及给习作换题目这两个活动,发现在描写人物是要根据人物特点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来突显其特点。】
总结:关于写人的习作,三年级我们写了“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四年级写了“我的动物朋友”,五年级我们写了“‘漫画’老师”,大千世界你我他,我们要开始关注“他”。接下来的第三课时,我们就会把目光聚焦到虚构世界中的人物“他”,第四课时,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尽情创作想象到的“他”。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北区滨江小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