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想象,走进文言文

作者: 张严

文言文具有篇幅短小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书戴嵩画牛》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故事生动形象,颇具趣味,让人回味无穷。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读读、背背、讲讲,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如果教师能够换一种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言文,必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开去,在想象中体会人物特点,感知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体会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道理。

一、依托想象,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故事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是主要内容之一。《书戴嵩画牛》一文的主要人物是杜处士和牧童,二人的“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时,教师可以紧扣文章中对“笑”的描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走进阅读的深处。

教学时,在学生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谁,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杜处士和牧童分别是怎样看待《斗牛图》的,并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教师相机出示“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引导学生感受杜处士对书画的喜爱程度。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杜处士曝书画时,牧童是什么反应,“拊掌大笑”是什么意思,牧童“拊掌大笑”时的神态,牧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等。通过想象,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牧童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敢于质疑的孩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是怎样的表现?‘笑而然之’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杜处士笑的样子吗?杜处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样引导学生思考、想象,使学生对杜处士尊重事实、虚怀若谷的特点感受得更加深刻。

在教学中,教师抓住故事内容、情节,尤其是课文中的“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杜处士和牧童的神态、表情,也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做一做或者模仿一下这些人物的动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特点,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深刻感知。

二、依托想象,丰盈故事内容

文言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就文本留白处展开想象,并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内容表达出来,从而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丰盈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真正走近故事中的人物,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突显文言文的魅力。

《书戴嵩画牛》一文,主要以杜处士和牧童为线索展开了叙述,戴嵩在文中并没有出现,围观人群是怎样的反应文章中也没有交代,给读者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于文本留白处启发学生思考想象,让学生想象一下当牧童的话传到戴嵩耳中的时候,戴嵩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想象一下围观的人们听到牧童的话以后会是什么反应,会说些什么,想一想,再写下来。在学生的想象补白中,有学生以戴嵩的口吻写道:“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我堂堂一名画家还不如一名牧童,惭愧啊,惭愧,我以后要向他学习。”有学生以围观者的身份写道:“小牧童真聪明,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这样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可以使课文内容更加精彩。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发掘文本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让学生不仅关注故事内容,还能从人物内心出发感受其真实想法,真正走进文本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升。

三、依托想象,引导趣讲故事

在讲故事时,学生依据课文内容适当展开想象,可以使讲述出来的故事更加生动精彩。本课课后练习三提出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的要求。如何让学生把故事内容生动、形象地讲述下来呢?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想象人物的一举一动,还可以让学生以不同人物的身份视角讲述故事。

在《书戴嵩画牛》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把故事内容讲一讲,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员(牧童、杜处士、围观众人)等,也可以是作者苏轼等,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来讲述故事。如有学生以杜处士的身份讲述故事时是这样开头的:“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书画……”有学生以苏轼的视角讲述道:“我是苏轼,听说蜀中有位杜处士,好书画……”在讲述故事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等讲清楚、讲生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趣味讲述的乐趣。

在教学中,结合文言文特点,鼓励学生分别以杜处士、牧童、围观众人和作者视角展开想象来讲述故事,丰富了学生讲述故事的视角,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依托想象,获得故事启迪

《书戴嵩画牛》一文以《斗牛图》为线索,通过杜处士与牧童之间的故事提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观点,理解文本观点和作者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从而在故事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呢?教师可以采取拓展阅读、依托想象的方法,实现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在迁移运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完这一课以后,教师可以出示《书黄荃画雀》一文,让学生自由读这篇故事,想象故事中的内容,并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通过阅读想象可以使学生明白“术业有专攻,要想做好事,就要向有经验的内行人请教”的道理。“一事一理”是这类文言文最基本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对课文主旨有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挑战同类型的文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借事说理的文言文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提升阅读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从拓展阅读、依托想象的视角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能够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学生从小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想象是走进文本、感受课文中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书戴嵩画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借助想象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特点,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及获得启迪等,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金龙湖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