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透明玻璃“鱼缸”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陈晓帆)
( 新濠天地购物中心
)
美国著名建筑和装饰设计师伯纳德·福特-布雷西亚(Bernardo Fort-Brescia)曾用一栋玻璃大楼改变了迈阿密的天际线,如今他又为澳门的离岛——氹仔的天际线增加了3幢透明摩天楼。它们是澳门新濠天地娱乐城的3座酒店——皇冠、君悦和硬石。
相对于澳门半岛,氹仔和其南边的路环,是被“遗弃”的两个离岛。因为被遗忘了,所以2004年在氹仔还能发现蟒蛇。若不是澳门土地不敷应用,澳门人和游客只有在馋“莫义记”甜品店的木糠布丁、大利来咖啡馆的猪扒包时才会想起氹仔。是酒店业推动了氹仔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澳门政府启动氹仔和路环之间的填海工程,填出来的地面被称作路氹城,两座离岛也连成一体。原本两岛之间有一条连贯公路,路氹城填出来后公路更名为“路氹金光大道”。2002年澳门政府开放博彩经营权,全球娱乐业大亨纷纷进驻金光大道,联手顶级酒店品牌共同开发路氹城,威尼斯人、四季是第一批开业的酒店,皇冠、君悦、硬石3座酒店今年6月开幕。再过几年,路氹城将挤满酒店,数量在20座以上,这情景可谓壮观。
再说福特-布雷西亚,他大概是当今最有瘾造玻璃大楼的建筑师。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迈阿密海滩上建了座公寓楼——亚特兰蒂斯大厦,从此改变了迈阿密的城市色彩。
亚特兰蒂斯大厦以“中央开了个洞”闻名。它外观呈长方形,一面是涂成蓝色的混凝土,另一面全部由反光玻璃构成,映出迈阿密蔚蓝的天空,给整个建筑定出蓝色的基调。大楼中央,福特-布雷西亚掏了个洞,种上棕榈树,甚至还安了个极可意的浴缸,作为业主们共用的花园。“洞”被涂成鲜黄色,洞里的楼梯是大红色,大厦外立面三角形状的阳台、支柱,屋顶的三角塔分别为黄、红色,衬着蓝色基调,柔和悦目,视觉冲击却甚为强烈,不管在陆地上还是驾船自海上,很远就能看到它。当年最热门的肥皂剧《迈阿密风云》,将它放进了片头,于是亚特兰蒂斯大厦成为人们对迈阿密的一个想象和回忆,它彩虹般的颜色成了迈阿密的城市色彩,将一个脏、乱、差的海滨城市变成洋溢着热带风情的国际化度假胜地。福特-布雷西亚则强调亚特兰蒂斯大厦的开放性。在它落成前,只有住在独立住宅、别墅里才能享有美丽的海景,亚特兰蒂斯大厦让楼里96户人家均享到了大自然馈赠的奢侈品。20年后,这件设计赢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时代考验奖”。
福特-布雷西亚出生于1951年,在智利首都利马长大,他父亲是利马的建筑开发商。197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建筑学硕士福特-布雷西亚在迈阿密大学谋到一个教职,从此在迈阿密——他妻子的家乡定居下来。他的妻子罗琳达·斯皮尔(Laurinda Spear)是景观设计师,也是他的搭档,他们共同创立了Arquitectonica建筑设计事务所,推出了一系列有争议同时获得建筑界重要奖项的设计。他在中国的作品不少,北京国贸商场、上海信息城就出自他手。
( 3座玻璃酒店犹如3杯冰冷的玛格丽塔鸡尾酒 )
建筑界评价福特-布雷西亚“在艺术和建筑学上影响了两代设计师”,其激进作品“至今还是先锋设计的样板”。批评者则认为他过分关注建筑的外观。这么说是有据可循的,他在手法上太强调实验性,追求大体块,立志把每件作品做成当地标志性的建筑,极其热衷为一座城市的天际线做戏剧性的变化,异想天开到了古怪的地步,比如他在纽约时代广场上做的威斯汀酒店。
2002年开业的威斯汀酒店高45层,共有860套客房,主体是两片冲上天空的不规则玻璃塔楼。塔楼有铜色、金色、青铜色、橙色、白色、银色、紫罗兰色、绿色、蓝色和浅绿色10种冷暖色调,每种颜色“随机”拼在一起,安装这些彩色玻璃就花了9个月时间。白天和夜晚,彩色玻璃墙生动地折射出天空、太阳、云彩、月亮、霓虹灯以及曼哈顿的光怪陆离,传递出都市里的生机勃勃。
( 硬石酒店里收藏了很多欧美流行巨星用过的吉他
)
福特-布雷西亚精力过人,有人形容他“简直就是一台设计机器”,和别人交流的间隙、吃饭的时候都一直在画图。他在全球开有多家分所,旗下设计师达500人,但他仍然坚持亲自设计每一个方案。新濠天地的3座酒店是他最新的作品,“金融风暴”中一家事务所能有如此良好的商业表现,实属不易。
他最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的作品有特定“风格”,每一栋建筑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都不同,用途也不一样,怎么可能用一种风格去适应呢?实际上,福特-布雷西亚从一开始就很关注庞大人群在大空间里的活动,他的建筑一次次重复这个主题。他曾说过:“我的建筑不是孤立的大楼,而是环境良好的社区,我希望人们在其中能和周边环境发生联系。”他的设计尽管体量大,但适合步行,对步行者很友善,比如他在拉斯维加斯设计一座大型赌场时,便做了一条玻璃林荫道。
( 皇冠酒店的套房
)
在亚洲做设计,最能满足他的这一追求。亚洲,尤其是东亚城市,人口密集,单位时间的人流量相当大。他在中国香港地区做的大型购物娱乐中心——又一城,每小时客流量达2.6万人,85部电梯同时穿梭,此番壮观景象在亚洲之外的地方难得一见。新濠天地投资28亿美元,除了酒店的1700套客房、近1.9万平方米的娱乐场所,还有购物中心、餐厅酒吧、健身水疗中心,仍是一个建筑航母。
以往,澳门从来都是香港的陪衬,城市发展明显落后于香港。他雄心勃勃地要赋予新濠天地的建筑“快乐、乐观”的色彩,给21世纪的澳门新的定义:都市化,世界性。新濠天地(City of Dreams)从英文名称的字面意义看,是“梦幻之城”,“意味着这个地方世俗、富丽堂皇,又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福特-布雷西亚说:“娱乐场所应该是高度都市化的。现代社会存在诸多冲突、差异,冲突、差异也带来活力。建筑应该反映社会结构的冲突。”建筑不仅仅是城市的支撑物,更应该是视觉的支撑点,像锚固定住视线。路氹城这样的新城区,更需要视觉之锚。
( 硬石酒店扶梯上方的雕塑是由6万多个鼓槌组成 )
福特-布雷西亚一向重视建筑所在地域的文化。澳门靠娱乐业吸引游客,那么他就造几只透明的“鱼缸”。福特-布雷西亚很能理解中国文化中“鱼”的象征意义——“金玉满堂”、“年年有余”,皇冠、君悦、硬石3座酒店和娱乐中心互相依附,讨个好口彩是必须的。
3只“鱼缸”自然还是用福特-布雷西亚驾轻就熟的材料——玻璃打造,它们建筑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组成一个建筑群。新月形的皇冠度假酒店,玻璃幕墙由看似随意的段段垂直线条——“它们是大楼的鳍”——连接起来,给建筑立面镶了数个“框”,丰富了它的肌理,强调了外立面的垂直状态。
中间的君悦酒店像悬浮在墩座上的矩形玻璃缸。它的底面和屋顶轮廓线呈波纹状,制造出上下起伏的水平线条。娱乐场、餐厅、天幕影院在墩座里,围绕游泳池排列着健身中心、酒吧,从高处的客房看下去,墩座像一个有盖的露台。
另一边的硬石酒店主打摇滚和流行音乐风格,针对年轻消费群体,风格也就活泼年轻。它圆柱形的主体上有一圈圈平行的水平曲线,可以旋转。旋转时,曲线产生阴影,制造出建筑螺旋上升的效果。这些曲线也像一条条眉毛,阻挡了亚热带地区部分炙热的光线,防止玻璃太热、室内温度升高。
好运气是“如鱼得水”,有了鱼还要有水。水代表财运,因此要造流动的水,而不是一池凝滞的水。在澳门,这“水流”当然不同于威尼斯、巴黎、卢克索的水流。夜晚,3座玻璃建筑的立面上,那些垂直的、起伏的、旋转的波纹渐次发出瓦蓝的光芒,“鱼缸”里掀起微澜,水流动起来了。
3座玻璃酒店立在路氹城的海边,犹如3杯冰冷的玛格丽塔鸡尾酒。“透明感”也是福特-布雷西亚追求的终极目标——“透明感”带来安全、开放。“安全感不仅仅体现于‘舒适’,‘开放’也很重要,待在娱乐场所里的人尤为需要‘开放感’——你想想,一条长长的、窗户很少的走廊,很容易让你产生幽闭恐惧症,进而产生负罪感。我希望娱乐场所里的人——他们在屋子里待的时间往往都很长——能够忽略时间的存在,松弛下来。有研究证明,室内自然光越多,房子里的人越觉得舒适放松。所以,我要引进更多自然光,享受到玻璃墙壁带来的开阔视野。”为了加强“透明感”,做酒店内装饰的时候,福特-布雷西亚和妻子在灯具上最下工夫,他们用了美国玻璃制作大师戴尔·奇休利(Dale Chihuly)的各种玻璃灯具和玻璃装饰。
“9·11”后,大型建筑特别是大型娱乐中心的安全性成为设计师的至高考虑。“绝缘夹层玻璃足以满足安全要求。它能防弹、防爆,还可以抵挡台风、飓风。”玻璃建筑最大的危险性不在于暴风骤雨的冲击,而是飞溅的碎片,比如被风暴击碎的排水管、屋顶,甚至一个飞起来的椰子,它们在风中的速度大得惊人,撞上玻璃后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现在,玻璃幕墙经过热能和风力压强的试验,已经能够承受住飓风和百年一遇的强台风的袭击。绝缘夹层玻璃符合环保要求,能够防止辐射热的聚积,保护室内人不被亚热带的阳光晒伤。这种玻璃幕墙,从外面是看不见里面的,对室内室外的人而言,它既满足了开放、宏伟的美学要求,在视觉上又很安全,让这庞大的玻璃楼房没有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