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狱景观”计划解读
作者: 赵耀2023年7月17日,乌克兰远程操纵5艘海宝宝无人艇成功炸毁克里米亚大桥,大大影响了俄军本土至克里米亚地区的运输能力。此外,乌克兰还利用TB-2无人机配合海王星岸防系统,击毁了俄军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进一步削弱了俄方海上力量。在黑海战场,乌克兰军队表现出了卓越的战术和技术能力:通过使用导弹、载有炸药的无人机和无人艇等手段,成功摧毁了26艘俄罗斯船只,并将黑海舰队逼退了近百海里。
当前,乌克兰危机作为现代军事科技应用背景下的最大规模武装冲突,其武器装备和作战概念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在黑海战场上,无人机和无人舰艇的应用更是举世瞩目。乌克兰在黑海作战行动中展示的“无人化”作战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战场优势,也为全球海空作战力量提供了宝贵的现代战争研究案例。美国军方深刻认识到无人作战力量具有低成本、高效能、智能化、隐身化等特性,从乌克兰危机中吸取重要教训,加强无人作战力量部署,启动“地狱景观”计划企图未来以大规模无人作战力量掣肘竞争对手。
“地狱景观”概念简介
2024年6月,美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海军上将在国际战略研究所举行的年度香格里拉对话期间,对《华盛顿邮报》发表讲话,表示美国为“保护”台湾地区免受中国大陆武力统一制定了“地狱景观”计划,即向台湾海峡投放成千上万的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潜艇,以无人化力量延缓中国大陆的进攻,使美及其盟友有充足的时间在该地区调集更多军事资源,并直言,“这将把台湾海峡变成无人地狱”。
“地狱景观”计划试图塑造第一岛链之内,完全依靠无人化作战装备阻滞中国大陆推进的战场模式。在此种战场模式中,数以万计的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潜艇作为战场主力,无人化作战装备互联互通、分工明确、协同工作,共同构成集目标侦察、数据共享、目标筛选、火力打击于一体的体系化作战力量。该体系集成了具有阶梯化火力毁伤能力的无人化作战装备,以期在战术上以最低成本完成战场目标打击,在战略上达到迟滞解放军渡海登岛进程或干扰海上返程的目的。
“地狱景观”计划的实施基础
“地狱景观”计划有美国防部战略支持基础。2023年8月28日,美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宣布了一项名为“复制器”的计划。2024年2月21日,在华盛顿特区,由五角大楼首席数字和人工智能办公室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凯瑟琳·希克斯发表了主旨演讲,计划在2025年8月前部署数千个无人系统。该计划由美国防部的国防创新部门主导,“复制器”计划第一阶段将部署“全域可损耗自治系统”,包括来自多个供应商的各种尺寸的无人水面飞行器、无人航空系统和反无人航空系统。“地狱景观”计划与“复制器”计划在内容上高度重合,前者包括数十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其中一些项目与“复制器”计划重叠。其愿景十分明确,即在印太地区推动一场充满无人系统的战争。在2024年9月27日发布的一份备忘录中,美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指出,“复制器”计划的第二阶段将重点放在对抗小型无人机系统上。这一阶段的工作将针对日益增长的小型无人机威胁,开发相应的防御技术和策略。

“复制器”计划汲取了乌克兰危机中的宝贵经验,特别是乌克兰广泛使用低成本、可消耗无人机系统对抗俄罗斯在军事力量上的优势。这一经验成为美国防部“地狱景观”计划的灵感来源,并作为实战化模型的基石。“地狱景观”计划作为“复制器”计划的应用实例,旨在借鉴乌克兰危机中的经验教训,针对性支撑未来的海峡作战。该计划强调利用技术创新和灵活战术应对潜在的地区安全挑战。美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与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共同负责“复制器”计划,并表示该计划旨在“帮助美国克服竞争对手的数量优势,即更多的船只、更多的导弹、更多的兵力”。
“地狱景观”计划有美海军网络技术支持。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院长、退役空军中将戴维·德普图拉指出:“如果没有适当的基础设施,你就无法处理数据、连接或网络。缺乏安全性将导致系统分崩离析,因为这会使自身的弱点和脆弱性暴露给对手。”“地狱景观”计划的核心是无人机的指挥控制与数据传输,该计划的技术需求得到了美海军“超匹配项目”网络技术的大力支持。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恩·克拉克表示,“超匹配项目”的目标是创建一支更具互操作性的部队,让更多的舰艇、更多的飞机、更多的无人系统能够利用海军种类繁多的通信系统,相互连接和交谈,旨在开发“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之间自动翻译的软件”。“超匹配项目”对美国防部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作出了系统性的贡献,推动了陆、海、空、太空和网络空间力量的稳固联接,并实现无障碍国际合作,这也直接契合了“地狱景观”计划中“不对称系统的网络化力量”概念的需求。“地狱景观”计划得到了美海军网络技术的支持,能够整合更多无人系统,实现将无人作战装备作为情报搜集节点,为指挥中心提供一手信息。
“地狱景观”计划能够获得美相关战略的资金支持。“地狱景观”计划和“复制器”计划密切相关,后者的部分资金将直接用于印太司令部构想的“地狱景观”计划。同时,“复制器”计划本身也一直在努力提供“地狱景观”计划所需要的装备。2023年8月,美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宣布“复制器”计划目标是在未来18至24个月内,在陆、海、空多个领域部署数千个自主武器系统,尤其是“全领域可消耗自主系统”等装备。这些装备是指由人工智能与低成本无人机高度融合的系统,简单来讲,即“人工智能+无人机”。根据美国海军研究学会新闻网的报道,截至2024年3月,五角大楼已在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预算中,为首批“复制器”系统的研发拨款10亿美元。此外,美国防部创新部门向工业界发出了一份关于自主无人水面舰艇蜂群的倡议书,旨在满足美海军对高速拦截敌舰的需求,该倡议书号称“生产就绪、廉价、海上远征”,计划批量购买无人机,以实现自主攻击和拦截敌舰的目标。
“地狱景观”计划走军地融合道路。在“地狱景观”计划中,美海军陆战队特别关注游荡弹药和单向攻击无人机的应用。该计划需要的工业产能单靠现有的军工企业难以满足,因此需要结合私营企业进行产能分摊。美海军陆战队已选定3家国防承包商(宇航环境公司、安督利尔工业公司和菲力尔公司)竞争一份价值2.49亿美元的合同,胜出者为美海军陆战队提供神风无人机群。美海军陆战队在2021年和2024年分别签订了集成和采购合同,涉及宇航环境公司的弹簧刀-600和UVision的英雄-120。以色列的UVision公司,以其创新、经济、高效的无人驾驶空中游荡弹药系统而闻名,最近宣布英雄-120精确打击巡飞弹将在美国本土生产,这标志着美以两国在这一领域合作的加深。在无人系统动力方面,美国海洋电力技术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波浪能转换技术的公司,正致力于通过其先进的技术为“地狱景观”计划提供动力支持。该公司的PB3 PowerBuoy产品不仅能够高效地将海洋波浪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由美海军舰艇部署,为无人水面舰艇和无人水下航行器充电,同时还能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动力与续航能力对于确保无人系统在执行长时间任务时的持续运行至关重要,因为动力和燃料限制将影响无人系统的任务执行。“地狱景观”计划通过整合来自不同领域的先进技术,展示了军地融合的巨大潜力,也大大增强了美军在印太地区的作战能力。

“地狱景观”计划在美国有部队试验基础。无人化装备想要真正形成体系化作战力量,必定要开展部队试验。为确保无人作战实际效能,美国以现有海军力量为基础,组建了使用无人化装备的部队,推进计划试验进程。2017年9月,美海军在华盛顿州基波特市建立了无人水下潜航器中队。随后,为了推进无人水面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美海军成立了水面发展中队。该中队不仅负责监督无人水面系统的测试与评估,还承担着任务规划、部署以及确保系统安全的任务。
2024年5月17日,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在科罗拉多海军两栖基地组建了无人水面舰艇第3中队(USVRON 3)。该中队拥有多艘全球自主侦察艇(GARC),可为研究、测试及操作提供支持,促进整个水面部队、远征部队和海上联合部队的系统性互联。水面发展中队和无人水面舰艇第3中队的成立及其任务规划,表明了美海军在无人系统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决心,以及对快速推进“地狱景观”计划落实的迫切心理。“地狱景观”计划不仅得到了美国军方高层的战略支持,而且通过建立专门的部队,确保了无人系统在实际作战环境中的有效测试与应用,为提升美军的综合战斗力奠定了基础。

“地狱景观”计划的重要意义
“地狱景观”计划担负情报职能,可完善美国战场情报体系。该计划赋予无人机群强大的情报侦察能力和数据回传能力,无人机系统凭借其灵活特性,可以弥补卫星、载人飞机、大型侦察无人机的探寻盲区。同时,在冲突初期,无人机系统能够迅速获取情报,为盟军提供战场的完整图像。“混合使用高端和廉价机型”的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机将广泛分布于数百千米的范围内,以便最大化其覆盖面积,并借助“超越计划”的支持,为盟军提供统一且高度融合的战场图像。“地狱景观”无人机系统提供关键的情报、监视和侦察功能,能填补卫星和载人飞机无法及时传输战争画面的空白。
“地狱景观”计划担负作战职能,对美国无人化作战有重要意义。通过卫星、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以及“超越计划”网络等的综合运用,无人机不仅能够实现与岛屿、海底设施及远离第一岛链的无人机母舰之间的高效互联,还能有效地与穿过海峡的大型两栖舰队进行交战。在此过程中,一次性使用的攻击型无人机可消耗敌方舰队护航编队的地对空导弹库存。凭借高机动性和隐蔽性,无人机可以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增强对潜在威胁的响应能力。
“地狱景观”计划有助于美军降低干涉成本。“复制器”计划部署一系列无人系统,将美军的战斗力分散到众多相对低成本的平台上,从而避免了将军事力量集中在少数几个昂贵的单一平台上。这样不仅能增加对手瞄准和削弱美国军事能力的难度,还为对手创造了不利的成本交换比。这意味着对手需使用成本远高于“地狱景观”无人系统的防御措施(如拦截导弹),从而在经济上对对手施加压力。通过这些举措,“地狱景观”计划不仅提高了美军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还为潜在冲突引入了作战成本这一新的不对称优势。

结语
美国“地狱景观”计划是其海军作战理论更新与演进的产物,其中“分布式作战”理论和“马赛克战”理论构成了该计划的顶层设计基础。“地狱景观”计划致力于将态势感知、指挥控制及作战打击等关键能力整合为一个能够跨多个作战领域、分散执行任务的综合体系。在分布式作战框架下,精确打击链的各环节可以灵活地部署于各类有人与无人平台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与自主决策系统,将成本低廉且结构简单的系统串联起来,形成类似马赛克拼图的作战网络。这种设计确保了即便体系中的某个部分遭受攻击或损毁,整个体系依然具备持续作战的能力。美国“地狱景观”计划意图构建深度融合美军作战通信网络的无人作战系统。该系统包含了“末端侦察—态势感知—目标识别—火力打击”完整杀伤链,借鉴了乌克兰危机中在无人机作战中的经验,能够有效执行分布式察打作战任务,并精准打击高价值时敏目标。

“地狱景观”计划是美国妄图干涉他国内政和主权的工具。因此,研究有效的反无人作战手段十分必要。一是强化无人作战手段,以“无人”应对“无人”,避免作战劣势成本交换比。发展低成本、高性能的无人机系统,实现“以机制机”的战略。低成本无人机可以大规模生产和部署,形成集群效应,对敌方无人机进行高效拦截和摧毁。这种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作战成本,避免高昂的装备损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无人机之间的智能协同作战。通过自组织网络和分布式控制,无人机可以自主完成任务分配、目标识别和协同攻击,提高整体作战效能。智能化协同可以弥补单一无人机能力的不足,形成强大的集群作战能力。二是提升防御能力,以“有人”应对“无人”,以防护手段减少损失。构建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多层次防御体系,包括远程雷达预警、中程电子干扰、近程火力拦截等。多层次防御可以有效覆盖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威胁,提高整体防御效能。结合雷达、光电、声学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对无人机的多源探测。雷达用于远距离预警,光电传感器用于近距离识别和跟踪,声学传感器用于补充其他传感器的盲区。多源探测可以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反制措施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三是体系化作战,以“系统”应对“系统”,多方合力发挥现有优势。构建涵盖陆、海、空、天、网等多域的综合防御网络,实现对无人机威胁的全方位、多层次防御。通过整合各领域的资源和技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提高整体防御效能。通过军地协同,建立多域联动的防御体系,实现对无人机的全方位防御。多域联动可以充分利用各领域的资源优势,形成合力,提高防御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王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