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叙事与时代精神的视觉交响
作者: 黄建福在当代招贴设计中,文化符号的再诠释与时代主题的融合始终使创作者面临挑战。吴红梅创作的《向海图强》系列招贴设计作品,以广西民族文化元素为基底,围绕平陆运河工程展开,组成了一段兼具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视觉叙事。
该系列作品由《方向》《四海》《宏图》《自强》等四幅既独立又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作品构成。
《方向》寓意文化根脉的走向。通过绣球、海浪、龙等基本元素,表达中华文明的图腾力量,将中华文化基因与自然禀赋凝聚为起点。绣球与海浪的碰撞,既暗示文化传承的稳定性,也指向未来发展的流动性,形成根脉与方向的双重隐喻。
《四海》寓意历史与交流的符号并置。该作品将龙舟、铜鼓、羽人、翔鹭等不同时空的意象融汇,展现广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角色。海浪的重复出现强化“四海”的开放性与连接性,暗示从古至今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如何塑造区域身份。
《宏图》则是自然与现代化的辩证融合。桂林山水与花山岩画分别代表自然遗产与人文遗产,平陆运河枢纽图像与农耕场景图像则指向现代技术对传统的介入。作品通过异质同构的手法,将山水、田埂的曲线与运河枢纽的几何结构结合,形成“传统农耕—现代工业”的视觉对话。
《自强》是该系列作品的终极表达。该作品刻画的是海边繁忙的港口景象。龙门吊的机械轮廓与海浪、白云、海鸥等纹样,形成虚实、动静的对比,既保留港口现场的粗犷感,又赋予其时代的使命感。
四幅作品以“文化定位—历史展开—现代重构—实践升华”为线索,形成线性叙事与空间隐喻的双重结构。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该系列作品采用拓印的肌理效果来呈现。这种非完美的视觉语言,更具温度,也更能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使该作品实现了历史感与现代性的平衡。
当文化符号被赋予当代使命,设计便能超越视觉表层,成为文明对话的桥梁。《向海图强》系列招贴设计作品以广西民族文化为经、平陆运河为纬,编织出一组“从历史走向未来”的视觉图像。其价值不仅在于设计创意,更在于通过招贴设计这一艺术形式,将地域文化叙事转化为时代精神的集体共鸣。
【作者简介】黄建福,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漓江画派促进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 练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