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妈妈的初心

作者: 吴丽嫦

博士妈妈的初心0
生完宝宝之后,本文作者又重新回到了清华美院丝网工作室,图为制作立体青苔的印刷过程。

进入清华大学读博已经好几年了,却始终感觉自己还是茫茫学海中一条微不足道的小鱼。第一次踏入清华大学,就深感这座校园大得像是巨型森林,之所以会用森林来形容,是因为它的面积足有5900个足球场那么大,光是食堂就有23个。刚入学的时候,我从宿舍走到美院,就需要半个多小时,后来发现电动车﹑自行车才是生活的必需品。

清华校园的奇妙景象

初识清华校园,总觉得道路上常会出现一些奇怪景象,比如,早上八点之前路上密密麻麻全是赶着上课的学生;到了深夜,骑行的学生会把手提电脑搁在自行车车把上,一边敲键盘一边不急不缓地骑车。

在校园茫茫人海中,拥有五彩发色的很有可能就是美术学院的学生,头发上的颜色表明了她们对美的追求,这令中年的我十分羡慕。后来我也鼓起勇气试着染了一个银白色的头发,试图体验这种改变外观的快乐。这是我多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后来跟朋友聊天才发现,大家也有很多类似的经历——想做而不敢做,最后只剩下羡慕的目光。读书考博也是如此,踏出第一步往往需要莫大的勇气。

从硕士到博士:求学体验的转变

相较于我在中央美院完成的硕士学业,博士阶段的课程更注重学术探讨,课业压力也比之前要大很多,尤其是对论文的写作要求更高,基础字数就要达到20万字。我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也遇到过技术上的瓶颈,当时在研究数码与艺术的结合,我选择利用丝网版画的形式进行创作,再结合AR的数码技术完成画面表达。本科与研究生阶段都是修读版画的我,在丝网版画的创作上还算是得心应手,但在AR数码程序设计方面属于初次接触,遇到很多技术问题,全靠年轻的同学帮助才得以解决。

博士妈妈的初心1
《聚》:读博阶段,本文作者在研究丝网版画的复数性,同时叠加在同一个画面中所产生的效果。

在博士的求学阶段我还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二年级时我怀孕了。当时我已是35岁的高龄产妇,体内激素的波动对于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有极大影响,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在完成了论文开题报告后,我只好提出了休学,等分娩完成,身体恢复后再重返校园。幸好学校和导师都表示理解和支持,没想到科研焦虑﹑生育压力和家庭压力,在分娩完成后更有如洪水猛兽。2022年春天,顺利诞下掌上明珠的我,身体结构﹑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还来不及享受新生命所带来的喜悦,又要面临传统守旧的家庭观念和婆媳关系的撕扯。

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生孩子对女性的心理健康有着更多的负面影响。女性在生第一个孩子后的生活满意度会出现显著、实时和长期的下降 (下降幅度为4.3%),而男性则未受影响。”生育后我逐渐回归到校园,可平衡学业与家庭变得十分吃力。我也提出过搬到离校园更近的地方居住,却因为诸多原因被再三推迟。在既要应对繁忙的课业,又要照顾孩子的情况下,来自家人的打压和不支持,使得伴侣关系逐渐出现裂缝,幸运的是导师在学习过程中始终给予我充分支持,在学术探讨方面亦多次提出宝贵建议。

博士妈妈的初心2
《杏》:本文作者在日常的版画创作之余,按朋友订单要求,完成了他想要的画面效果(听说是他送老婆的生日惊喜之一)。
博士妈妈的初心3
《区域信息》利用丝网版画厚印的方式探索同一图像色彩变化的可能性,与AR的结合是动态图像与数码技术的探索。画面中的是澳门健康码在专用app上扫出的随机病毒动态图像。
博士妈妈的初心4

由于家庭压力远大于学习压力。生产后过了一年时间,才得以将精力投入到个人的创作实践上,我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平面创作,而是利用纸浆制作仿真石头,再用丝网版画的厚印技术,一遍遍地重复印刷出青苔的立体质感,最后将二者结合起来成为我的立体作品。这次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我的一张水彩画,突然有一天想反其道而行,把平面的形式变成真实的存在,因此就有了重生般的创作。完成这次创作后,我的人生仿佛也经历了新生。我先在澳门首次完成了大型个展,其后又到敦煌参与实地考察,整理出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献,也顺利完成了论文的中期检查。

在2024年夏天,我独自前往伦敦、广州﹑澳门以及香港等地的博物馆,找寻相关数据﹑展览实物等进行实地调研。博士的求学阶段是孤独的,但它开拓了我的人生阅历和眼界。

博士妈妈的初心5
艺术创作是孤独的。从纸浆制作到仿真石头成型,不知多少个日夜,一步一步调整,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现在有了小助手,本文作者的人生和创作道路上都热闹了。

然而人生哪有一帆风顺,或许,生命中的每一份礼物都早已标明价格。生育的代价就是令我感受到了与日俱增的家庭矛盾,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也令我在求学之路上备受打击,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我在2024年夏天作出了人生的重大决定,并且于2025年春天结束了长达9年的婚姻生活,独自抚养孩子同时迎接中年求学的最后阶段。但是,对于在博士学习阶段中孕育生命的决定,我至今都未曾后悔,反而变得更加坚定。

博士妈妈的初心6
《寒来暑往》——本文作者博士阶段的大型个人展览项目发布。

荀子《劝学》篇的开篇就指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人生匆匆数十载,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智慧,超越原有的生活状态。中年人重返校园求学不该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在我看来更是勇于面对困难﹑提升竞争力的表现。相对于青年时期,现在的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平衡和适应,但好在中年人也拥有更为清晰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更强的耐性和丰富的社会经验。求学路上,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人的自身优势不同,即使是踏入中年阶段,学习能力慢一点,我相信也可以学有所成。

(责编:常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