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麦德林
作者: 刘小可下午时分,麦德林的主干道东方大道上车水马龙。54岁的尼古拉斯·皮内达站在绿化带的浓密树荫下,对身旁疾驰而过的车辆不以为意。他蹲下身子,用砍刀修剪一簇枯黄杂乱的灌木。“干净、整洁,我喜欢这样的城市。”皮内达笑着说,显然对自己的“园艺作品”十分满意。2016年,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与极端高温,麦德林政府启动了“绿色走廊”项目,对市内主干道及多处公共空间进行了绿化改造,以期为城市降温。皮内达正是该项目的一员。他的工作是种植和养护全城的数十万株植物。
近年来,麦德林的城市规模持续扩张,柏油马路和混凝土建筑日益增多。然而,与公园、绿化带等绿色空间相比,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会吸收并积蓄大量热量,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即市区温度显著高于城郊与农村。麦德林的林业工程师皮拉尔·巴尔加斯指出,“这些年,麦德林确实实现了高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牺牲绿地和植被为代价的。人们在不断修建高楼、铺设马路的同时,忽视了这些行为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麦德林需要走上新的城市发展之路。”
| 郁郁葱葱的城市空间 |
麦德林政府投入了16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7亿元),在道路与河道两旁建造了30条绿色走廊,对超过70公顷的土地进行了绿化改造,其中包括供行人及骑行者使用的总长20公里的林荫绿道。这些郁郁葱葱的长廊宛如一条条绿色丝带,将城中的公园、广场等绿色空间与城郊的七座山丘连接在一起,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绿色走廊中种植了多种植物,比如本土植物、热带植物,以尽可能地模仿森林生态系统。

如今,麦德林许多公共建筑物的屋顶及外墙都覆盖着绿色植物。地铁站、桥梁等特别容易积蓄热量的城市设施也经过了绿化改造。麦德林市政厅是城中第一栋配备“垂直花园”的建筑:1810平方米的外墙上种植了12种不同植物,总计近10万株。
2016年项目启动之初,麦德林政府在道路两旁及公园内种下了12万株植物及1.25万棵树木。到了2021年,植物与树木数量已分别上升至250万株及88万棵。绿色走廊项目使用的72种植物不仅能对抗大气污染,还为当地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有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一项发表于2021年的研究显示,杧果属植物具有独特的生物机制,是最适合种植于污染地区的树种,也是最善于吸收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树种。
在15名林业工程师的指导下,150个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园丁辛勤劳作,致力于让麦德林变得绿意盎然。皮内达便是其中之一。如今,他已是一个七人团队的小组长。40岁的团队成员维多利亚·佩雷斯来自城郊的贫困地区,她正在东方大道上忙碌地修剪灌木丛。东方大道两旁曾有2.3公里的人行道,如今已被改造为绿化带。“拥有绿色走廊是麦德林居民的福气,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升。”佩雷斯说。

绿色走廊计划为麦德林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气。在启动后的三年内,城市平均气温下降了2摄氏度。专家预计,尽管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但在未来数十年内,麦德林的气温或许还能下降4至5摄氏度。这将显著降低空调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高能耗电器对环境的影响。
面对气候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把预防和管理高温天气列为重点工作。据城市气候领导联盟预测,未来几十年内,面临极端天气的城市数量将增加两倍。到2050年,全球超过970个城市的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将达35摄氏度。
另一项研究显示,麦德林的一条绿色走廊每年能吸收16.07万公斤二氧化碳,预计在未来百年内将吸收230万公斤。在对抗空气污染方面,绿色走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至2019年,麦德林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显著下降,当地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也从每千人159.8例下降至了95.3例。
| 野生动物回来了 |
麦德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人员在城市的绿色走廊中发现了超过30种蝴蝶。此外,随着绿荫覆盖的自行车道的建成,当地骑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增加了34.6%。

麦德林的绿色走廊项目堪称应对气候变化的典范,吸引了波哥大、巴兰基亚等城市争相效仿。2023年,南美洲最大城市——巴西的圣保罗也开始扩建市区的绿色空间。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的葆拉·萨帕塔说:“毫无疑问,麦德林的模式在许多城市都行得通!”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麦德林的机动车保有量仍在持续攀升,道路两旁的绿色走廊不得不承受日益严重的尾气污染。许多驾驶员会随手将垃圾扔入草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甚至会在绿化带中安家,对植物造成破坏与污染。“大自然需要我们的呵护。”萨帕塔说,“市政部门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准备好相应的财政预算。由于上一届政府资金投入不足,部分绿色走廊的状况实在堪忧。”不过,新一届麦德林政府为绿色走廊准备了高达6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0万元)的年度养护预算。古特雷斯市长表示,“我们希望在维护好已有的绿色空间的同时,打造更多的绿色走廊。最终目标是让麦德林变得越来越绿!”
编辑: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