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博 突变到来时

作者: 邵化谦

在中国篮球的星空中,曾凡博正以惊人的速度从一颗新星成长为耀眼明星。2024-25赛季是这位22岁锋线球员全面爆发的转折点,成为北京北汽攻防两端的主力,从饱受伤病困扰的潜力股进化为得分手,从国家队边缘人物转变为亚洲杯预选赛的关键先生,曾凡博的进步一望便知。

更让人欣喜的是小曾仍没有达到自己的上限,他仍然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从角色球员到球队核心

2024-25赛季是曾凡博分水岭式的转折点,他的各项数据都创下职业生涯新高。

曾凡博 突变到来时0
曾凡博扣篮。

赛季初,曾凡博便以出众的表现当选CBA联赛月度最佳防守球员,前10轮比赛场均出场20分钟,送出1.9次封盖,盖帽率高达11.4%,两项数据均领跑全联盟,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防守意识和身体素质。

从国家队归来的CBA常规赛第三阶段,曾凡博迎来了巅峰表现。3月5日对山东队,他以33分创下自己单场得分新高。对四川队的比赛,他得了21分。面对浙江队,他拿下25分和7个篮板。对青岛队,他有19分和6个篮板。这4场比赛,曾凡博场均出战38分钟,取得24.5分、5.3个篮板、1.3次抢断和1.8个盖帽,投篮命中率高达70.8%,三分命中率63.6%,罚球命中率是惊人的100%。如此高效让他毫无悬念地荣膺CBA第十二周最佳球员。

整个常规赛期间,曾凡博场均14.7分和4.7个篮板,相比上赛季的10.3分和4.1个篮板明显提高。他的效率值大幅提高——三分命中率从上赛季的35.4%飙升至40.5%,投篮命中率更是从42.6%提高至52.6%,关键时刻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这种进步标志着曾凡博已经从一名依赖空位投篮的角色球员,成长为在攻防两端掌控比赛的全能锋线。

北京北汽队主帅许利民对曾凡博给出高度评价:“曾凡博的技术比较全面,投篮、突破、空切、快下以及防守的控制面积,都是他的优势。只要健康,没有大伤病,相信他还会有更大提高。”

小曾拿到33分的当晚,队里老大哥翟晓川在社交媒体上的寄语很有象征意义——“兄弟,最高分只是开始,未来还有很多纪录”。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曾凡博本赛季的突破性表现及其蕴含的更大可能。果不其然,季后赛八强战对北京北控的第二场比赛,曾凡博又有单场30分、创季后赛数据新高的表现,成为北京北汽队拿下比赛的头号功臣。

曾凡博本赛季的变化建立在休赛期无数次投篮打磨和技术精进的基础上。他说:“休赛期一直在加强力量,加强伤病控制,打磨技术。国家队集训的时候,郭士强指导说我现在要继续提高投篮稳定性。我觉得投篮主要是靠次数来磨,在场上多一点自信。”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对细节的追求,最终在本赛季结出硕果。

除了增强投篮稳定性,曾凡博的持球进攻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摆脱了以往只能充当定点投手的局限性。

许利民表示:“曾凡博的潜力此前未被充分挖掘,通过与其他教练交流,球队有意识地放大了他的攻防能力。”战术地位提高直接反映在比赛内容上——曾凡博本赛季增加了持球突破和自主创造进攻机会,突破上篮得分愈发频繁,虽然持球能力尚未达到顶尖水准,但比上赛季有了显著进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曾凡博在底线附近的空切意识提高,这种无球移动与持球进攻的结合,使他逐渐展现出当年翟晓川的影子。

内线终结效率的大幅提高是曾凡博进攻端另一个显著进步。本赛季他的篮下命中率从上赛季的60.6%提高至74.4%,这一数据在锋线球员中堪称顶级。

这种提高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首先是身体对抗能力的增强,休赛期曾凡博专门针对力量训练做出规划,在对抗后仍能保持动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其次是进攻选择更合理,减少了勉强出手,增加了高效的空切和快攻得分;最后是终结手段的多样化,除了常规的上篮,他还开发出了小抛投和对抗后的打板技巧。

从优秀防守者到禁区守护神

曾凡博在防守端的进步令人欣喜。2024-25赛季,身高2米06的曾凡博已经成长为CBA联赛中最强劲的防守球员之一,防守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传统数据所能体现的范围。

曾凡博 突变到来时1
曾凡博

盖帽是曾凡博防守武器库中最犀利的武器。本赛季他场均1.6次盖帽,这一数据在CBA所有非内线球员中名列前茅。他的封盖质量同样惊人,很少出现无谓的犯规或防守失位,大多数盖帽都是在保持良好防守位置的前提下完成的干净封阻。

在12月20日客场击败辽宁队的比赛中,曾凡博7次盖帽,终场前盖掉了弗格的最后一投,帮助北京队106比105惊险胜出。

曾凡博 突变到来时2
曾凡博赢得进步最快球员奖。

防守范围和控制面积是曾凡博令对手头痛的特质。他具有出色的移动能力,能够从一号位防守到四号位,在特定情况下短暂换防对方中锋,这种全方位的防守能力使球队可以灵活运用各种防守策略,无论盯人、区域联防还是换防,曾凡博都能适应。

保护防守篮板是曾凡博另一项显著提高的技能。虽然场均4.7个篮板的数据不算特别突出,但他场均只有28分钟出场时间,而且经常要扩防到外线,这一篮板数据已经相当可观。

曾凡博拼抢篮板球的态度非常明确:“只要我上场一秒钟,能帮助球队,哪怕是多抢一个篮板,多防一次,多投一球。我就去做自己该做的,给球队最大的贡献。”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新援周琦到来,为曾凡博创造了更有利的发挥空间,尤其是防守端。周琦防守覆盖面和进攻牵制力为曾凡博提供了极大的战术便利。曾凡博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在进攻端,琦哥只要下顺,一定有很大威胁,可以为我们侧翼球员吸引防守。在防守端,琦哥让大家能更自信地对球施加压力,哪怕被突破进去了,有他在也很放心。”这种互补性极强的搭档关系,使曾凡博能够获得更多空位投篮机会,更激进地外扩防守,因为他知道身后有周琦作为最后一道屏障。

随着防守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身体力量的持续增强,曾凡博有望在未来几个赛季进一步巩固CBA顶级防守者的地位,甚至向最佳防守球员奖项发起冲击。

从CBA明星到国际舞台

曾凡博的爆发性表现,在常规赛拿到了联赛最具进步球员奖,入选了国内球员第一阵容,这些荣誉只是职业生涯中的里程碑,而非终点。站在职业运动员黄金年龄的开端,曾凡博面前展开的,是一条通往更高竞技赛场的康庄大道。

梦想不灭,是动力,也是压力。本赛季的出色表现让他梦想重新燃起,在林葳、杨瀚森将参加NBA选秀大会的情况下,今夏,曾经冲击NBA失败的小曾也有很大可能再次冲击。

许利民对弟子的期待也不限于CBA赛场:“我希望他不要局限于CBA这个舞台,往更高的目标去奔,比如说NBA。他现在的积累和沉淀与未来的远方都是息息相关的。”

从技术特点来看,曾凡博的身高、运动能力和日益精湛的投篮技巧,符合现代NBA对空间型锋线的需求。他本人对这个目标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如果有机会,我肯定想多磨炼一下自己,去国外锻炼一下。"

今年夏天的亚洲杯正赛,也将成为曾凡博展示自我的重要赛场。从技术层面看,曾凡博的特点非常适合国际赛场——他的防守多功能性可以应对不同风格的对手,稳定的外线投篮能够破解区域联防,日益增强的身体对抗也能适应更高强度的比赛。郭士强对他的要求非常明确:"一定要打出自己的特点,兼顾防守",这种攻守平衡的理念正是国际篮球的主流趋势。如果能在亚洲杯赛中表现出色,曾凡博不仅能够巩固在国家队的位置,还可能吸引更多国际球探的关注。

如果想去更高水平的赛场,改进技术短板将是曾凡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本赛季取得了全面进步,但仍有多个方面需要加强:持球创造机会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面对高强度防守时仍显不足;进一步提高传球视野和决策能力,以应对对手的包夹防守;防守端有时会因为过度协防而漏掉对位球员;身体对抗虽有改善,但与欧美顶级锋线相比仍有差距。

展望未来,曾凡博面前的道路既充满机遇,也不乏挑战,能否保持健康、持续进步、突破自我,将决定他最终达到的高度。他具有成为顶级球星的潜质,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和自身努力程度。关注中国篮球的球迷有幸见证一位潜在巨星的崛起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责编 陶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