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杏芳 从羽坛转战商界的好妈妈

作者: 杨懋永

谢杏芳 从羽坛转战商界的好妈妈0
当年的谢杏芳

2024年12月26日,中国深圳,“天王杯”国际羽毛球公开赛举行欢迎晚宴。在林丹、安东森、骆建佑、昆拉武特等一众男单高手之间,一位身穿黑色礼裙的女士颇为抢眼。她就是曾经的中国羽毛球女单主力,如今转战商界的谢杏芳。

时隔十年回看奥运摘银 直言遗憾减少已经看开

谢杏芳,一个让广大球迷非常熟悉的名字。在北京奥运周期,她与张宁构筑中国羽毛球女单的双保险,拥有世锦赛女单冠军、苏迪曼杯冠军、尤伯杯冠军等多个世界冠军头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谢杏芳与张宁会师女单决赛。由于赛前饱受带状疱疹煎熬,谢杏芳状态欠佳,最终遗憾摘银。在同一片赛场上,谢杏芳的男友、中国羽毛球队头号男单林丹终于圆梦,在家门口勇夺金牌。进入伦敦奥运周期之后,林丹继续奋战在国际赛场上,不仅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卫冕,还参加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直到2020年宣布退役。

谢杏芳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之路。她在2009年退役,进入亚组委志愿者部,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服务。在亚运会期间,林丹与谢杏芳领证,结为夫妻。婚礼在2012年9月举行,地点是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那是林丹首夺奥运金牌、谢杏芳摘下奥运银牌的地方。之后几年,岁月静好,林丹继续驰骋赛场,谢杏芳回归家庭成为贤妻,伺候公婆,为丈夫筑起温暖的避风港。

2016年,儿子小羽出生。2018年,谢杏芳回到家乡广州参加读书活动,与粉丝们交流。她坦言,对于未能在家门口摘下奥运金牌,她已经看开了。“很少有运动员像林丹那样参加多届奥运会,我的机会真的只有那么一次。当时,我确实受到很大打击,后来回想,其实自己已经拼尽全力。”时隔十年重温这段挫折,她甚至用“挺好玩儿”来形容。

国际赛场上的谢杏芳英姿飒爽,在小羽眼里,她又是无比温柔的存在。聊起小羽,她有说不完的话题。她快乐地分享着。儿子的大名和小名都有“羽”字,才1岁多时,他在成堆的玩具中独爱羽毛球拍,看来还是接受了父母的羽毛球基因。逗小羽开心的方式非常特别,那就是夫妻二人轮流挥拍。谢杏芳希望儿子将来能够接触运动项目,不一定像自己和林丹那样当专业运动员,但是运动可以让他学会竞争与合作,这一点对今后的人生有着莫大裨益。对于小羽从事哪一项运动,谢杏芳没有强求必须是羽毛球,反而倾向于选择羽毛球之外的项目,因为在这个领域取得超越父母的成绩实在太难了。

积极转型投身母婴行业 开拓思路发展线上市场

谢杏芳 从羽坛转战商界的好妈妈1
林丹谢杏芳通过举办训练营推广羽毛球。

一边养育小羽,一边思考自己的转型方向。谢杏芳结束了在广州亚组委的工作之后,调任广州驻京办事处,也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她很快发现,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朝九晚五的办公室工作。当时,林丹的商业蓝图逐渐扩大至羽毛球之外的领域,代言过墨镜、拥有自己的内衣品牌,还经营过咖啡馆。这些都在刺激着谢杏芳加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转型。

淡出羽坛,谢杏芳经历了一段失落期,头上的运动员光环消退,要重新融入社会。最后,还是小羽给她带来最大的灵感。谢杏芳选择的创业赛道是母婴领域。她坦言,这完全是因为儿子出生之后,她特别关注婴幼儿用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也会关心孕期妈妈们的状况,想得多了,干脆自己动手创业。她还希望通过创业陪伴孩子成长。谢杏芳认为,小羽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看到妈妈也在成长,母子二人一起努力,让他看到妈妈如何创业、如何克服困难,这也是一种言传身教。

中外体坛均有运动员退役创业的成功案例。谢杏芳认为,运动生涯对创业有相当正面的促进。因为运动员在赛场上需要独立思考,尤其奋战在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拨人,要在赢球的时候继续寻找进步的方向,在输球的时候快速总结原因,跌入低谷必须学会调整心态,面对舆论,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别看谢杏芳外表温婉,说话温柔,其实,在当运动员的时候,她就是拿不到冠军誓不罢休的个性。在创业的过程中,她也是不会轻言放弃的铁娘子。

“从运动员转型到企业家,是人生的转折点。”谢杏芳在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尝试在新的领域拓展事业。2020年,她发现电商直播促进产品销量,于是发挥自身优势,发动体坛和商界的亲人朋友,通过转发分享等力所能及的方式助力品牌开拓线上市场。她坦言,自己也在学习中,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从线下转到线上,所以觉得这条路可以不断延伸下去。未来直播的道路会层出不穷,“我自己也应该像原来体育训练的时候那样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吸收更多信息,包括学习带货、挑选产品、生产供应链等等,才能越来越专业。”

致力青少年羽毛球推广 分享成长经历冠军之路

实现“双圈大满贯”的林丹一直致力青少年羽毛球推广发展,谢杏芳在小羽出生之后,也更加清晰地了解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从2020年开始,夫妻二人与广东、湖南、福建等地的多所学校合作,成立青少年羽毛球教育培训基地。林丹还在国家队的时候,多数由谢杏芳作为代表,前往这些培训基地实地考察。她多次表示,自己和林丹之所以共同推动青少年体育教育,是因为二人都认为比体育更重要的是体育精神,比冠军更重要的是冠军体魄。她鼓励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日常体育锻炼,感受羽毛球等项目带来的乐趣,拥有健康的身体,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谢杏芳 从羽坛转战商界的好妈妈2
以商界女强人形象亮相

谢杏芳 从羽坛转战商界的好妈妈3
谢杏芳与中国队男单新星胡哲安、王子峻。

谢杏芳非常乐意与热爱羽毛球的青少年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冠军之路及体育带给自己的人生感悟。看到同学们朝气蓬勃,她常常回想起自己开始接触羽毛球的那些年。当时才7岁,还在读小学一年级,为了实现冠军梦,小小年纪就要求自己刻苦训练,每年积极参加各区的比赛,不怕流汗,不怕吃苦,相信汗里藏金,苦中带甜。谢杏芳表示,通过参赛,尝到了输和赢的滋味。从区队、市队、省队到国家二队、国家一队,她超越了一批又一批竞争对手,依靠自己的努力站到世界大赛的赛场上,多次夺得世界冠军。她透露,自己当运动员的终极梦想是夺得奥运金牌,可惜在北京奥运会女单决赛上落败。回过头看,她表示,如果有机会再选择一次,仍然无悔走体育这条路。“我感谢体育锻炼了我,赋予我不服输、坚韧不拔的精神。生活上遇到各种困难,是体育精神支撑着我,让我跌跌撞撞地跨过一道又一道障碍。”与林丹携手在青少年羽毛球培训赛道上奔驰,她觉得人生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体育精神依然支撑着她勇敢前进。

林氏夫妇积极主办赛事 重心倾斜在西班牙陪读

办赛是林丹谢杏芳夫妇拓展羽毛球运动的主要方式。这几年,“林丹杯”赛陆续在湖南郴州、浙江新昌、澳门等地举行,规模逐年扩大。去年新昌的比赛吸引了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15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名运动员参赛。

谢杏芳作为赛事创始人之一,在开幕式上表示,“林丹杯”致力于为广大羽毛球爱好者提供高水平公平交流的平台,助力参赛选手快速成长,勇敢追梦。她深知在广大青少年羽毛球爱好者中,最终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大赛的只是极少数,中国有很多具备才华的年轻选手,他们需要更多赛事平台展示自己的潜力。

在“林丹杯”之后,林丹谢杏芳夫妇又在深圳发起“天王杯”国际羽毛球公开赛。顾名思义,这不是面向普通选手的赛事,而是只有羽坛天王以及未来天王才有资格参加的高水平比赛。参加首届“天王杯”的有丹麦的世锦赛男单冠军安东森、新加坡的世锦赛男单冠军骆建佑、泰国的巴黎奥运会男单亚军昆拉武特等。中国队派出两名未来男单主力胡哲安、王子峻参赛。羽坛四大天王之一的印尼名将陶菲克、中国女单一姐陈雨菲担任表演赛嘉宾。在赛前欢迎晚宴上,谢杏芳被世界羽坛顶级男单高手众星捧月,显得尤为亮眼。她说,她不想在“林丹妻子”、“小羽妈妈”、“女企业家”这些标签中选择,她就是自己——谢杏芳!

这些年来,林丹谢杏芳的生活重心一直南移,先从北京搬至厦门,又因为林丹谢杏芳国际羽毛球交流中心落户深圳,他们把更多时间放在大湾区。

进入2025年,谢杏芳把重点放在家庭上,夫妇二人为了孩子的成长,决定把从小练习网球的小羽送往西班牙瓦伦西亚学习。还不到10岁的小羽已经在当地的学校开始新生活,谢杏芳将是陪读的主力。她还在线澄清,儿子就读的并非纳达尔网球学校,因为太贵了,现在这所学校兼顾文化课和网球学习,更适合小羽。林丹在西班牙陪伴妻儿,一家三口感受了当地的节日气氛。

责编 柏强

谢杏芳 从羽坛转战商界的好妈妈4
致力于青少年羽毛球推广和普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