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飞机的诞生
作者: 洋洋兔一开始,飞机的设计和制造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飞机发明者都有自己天马行空的设计理念,所以飞机的功用、外形等五花八门。后来,随着人们对飞机各方面需求的增加,飞机的设计和制造也逐渐成为复杂的技术工程,并且拥有了严格的标准与流程。
提出需求
飞机的性能指标也称“四性指标”,包括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现代飞机的设计、生产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完成,耗时久,花费巨大。为了保证每个阶段都能顺利进行,在开始设计之前,飞机的使用方就会根据市场需求,对一架新飞机的各种性能指标提出设计方面的需求。

进行设计
综合各方需求,设计师会对飞机进行概念设计,需求方则会组织航空专家对概念设计方案进行审定,再由设计师按要求修改。这个过程通常会反反复复,经历很长一段时间。

最终,设计师将绘制出飞机的三维设计图,并通过模拟计算,确定飞机各部位的尺寸、受力情况等,为飞机配置更适合的发动机,选配制造材料。
风洞试验与铁鸟试验台
设计方案确定后,还不能直接投入生产制造,为了评价飞机的布局是否合理、性能是否完善等,工程师还会对飞机进行一系列的试验。

风洞试验也叫飞机的吹风试验,简单来说,就是工程师会按照设计图,制造出一架等比例缩小的飞机模型,让它在模拟空中气流环境的风洞里吹吹风(令高速流动的空气流经飞机表面)。根据风洞试验的数据,工程师可以及时调整飞机的外部设计,以保障飞机的飞行安全。

铁鸟试验台(飞控液压系统综合试验台架)
模型试验通过后,工程师还会制造一个1:1还原了飞机各部分零件的大框架,它会模拟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并检测飞机的操纵系统是否达标。
制造与组装
各项试验完成后,飞机设计图就会发到世界各地的零部件制造商手中,发动机、机翼、起落架等,都是在不同的工厂里制造完成的。最终,它们会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总装工厂里,由工程师进行最后的组装。

(摘编自《我们的大飞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