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融合的计算机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李博 李东晖 王奕 乔波

多平台融合的计算机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0

摘要:计算机专业的许多课程既包含理论也包含实践,学生通常对实践环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理论教学则缺乏兴趣。这一问题导致理论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等现象使情况更加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团队提出融合多种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随堂练习和测试等环节。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状态的监督,并通过多样化的平时成绩设置方案,督促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学生的考核成绩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并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平台融合;计算机教学;混合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5)09-0146-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标识码(OSID) :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类教育平台的涌现,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正在快速变化[1]。通过课堂教学和线上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环境,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提高教学效果[2]。然而,线上学习通常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觉性,若自觉性不足,则难以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采用线下教学的方式,近年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也更加多样化,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教学效果更好[3]。计算机类课程通常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对实践教学感兴趣,但对理论教学的兴趣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4]。计算机类专业需要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5]。当前一些课程的教学过程虽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但是,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导致理论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过程。在改变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提高实践比例的同时,还需要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

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则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互动方式,逐步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6]。而课堂教学则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让教师更直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7]。

针对在线多媒体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各自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为了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笔者所在软件工程课程团队提出多平台融合的软件工程课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习通教学平台、在线教学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内容多样性,提高软件工程理论教学的效果。

1 相关工作

线上教学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促进课下自主学习。传统线下教学则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方便教师直接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及时引导学生学习。线上线下教学各有特点,有各自不同的适用场景。针对线下教学存在的不足,教育工作者开展了丰富的尝试,通过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张亚娟[8]提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线上学习基础知识,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讲解的方式,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姚琦等[9]提出基于OBE理念的高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采用线上多元互动线下多方位探讨学科竞赛激发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欧阳昆唏等[10]提出在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利用线上慕课资源指导学生学习,线下课堂教学进行重点难点讲解的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邢海霞[11]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到了国学品鉴课当中,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目前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利用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并通过分析线上学习情况来识别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解决重点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不过,当前高校课堂存在的学生抬头率低的问题,却会极大程度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12]。朱骏等分析了高校课堂学生抬头率低的问题,发现教师提问、讲授课本之外的知识等情况下,学生抬头率会提高[13]。因此,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从而有效解决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2 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

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低头玩手机和抬头率低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团队提出以超星学习通为平台,结合互联网中的各类教学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节以软件工程教学过程,详细分析混合式课堂教学。

2.1 课前准备

每节课前,授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收集互联网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的配套电子资源、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源以及当前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情况,并将这些内容整合到教学PPT中,同时穿插课上讨论内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新颖的工具可以助力软件项目开发,教师应适当将其纳入授课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配套网站上的线上资源供学生自学。自学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不同学生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课堂上将集中讲解共性且超出自学能力的疑难问题。可以将可通过讨论加深理解的问题纳入课堂讨论内容,丰富教学PPT。课堂上通过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当前社会发展迅速,需要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则可以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

2.2 课堂教学

本文所提出的混合式课堂教学与大多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平台融合,而不仅仅是课上与课下的结合。

首先,课前教师收集的各类教学资源已整合到教学PPT中,包括教材之外的内容,尤其是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现实案例,以确保内容新颖,吸引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软件危机时,可以加入国内外因软件危机产生的问题案例,以加深学生对解决软件危机必要性的理解。这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软件工程课程知识的认可,使其意识到软件工程课程在解决软件开发现实问题中的重要性。学生对软件工程的认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对理论知识的排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兴趣。如果教学PPT中只有教材当中的内容,则难以吸引学生注意,更容易出现学生低头玩手机的现象。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的现象。一些同学即便被提问到,也不回答问题,降低了提问环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督促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学团队提出在课堂提问中利用学习通等软件进行。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课上讨论内容,根据课上的教学进度即时发布,并限时由学生作答,学生将答案输入学习通中。作答时间结束,授课教师将所有学生的回答内容投到大屏幕上。与传统的提问相比,这一过程有更多的同学参与,每次回答都有相应的平时成绩,避免学生乱答。对于乱答的同学,当场取消当次回答的平时成绩,从而督促所有学生认真对待这一环节。由于提问所有同学都要参加,而且时间不固定,避免学生沉迷手机,即便不能保证整堂课认真听讲,也可以及时将学生拉回课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提问,随堂练习等环节也采用学习通平台进行。当堂练习,当堂投屏讲解。由于投屏会显示学生名字,也对不认真对待的同学起到了督促作用。而与传统方式相比,教师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当时的学习状态,可以起到更好的督促作用。

在每节课授课结束,都预留几分钟时间,由学生提问,解决学生没有听懂的内容。这一环节有利于授课教师课后总结,以分析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完善授课内容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在下课前,还需要告知学生下一堂课的主要内容,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2.3 课后检验

随堂讨论和练习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集中注意力,改善低头玩手机等不良现象。尽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提问等环节,一些同学因自制力不足而无法很好地完成这些自觉性任务。因此,需要定期开展随堂测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随堂测试中的客观题允许学生在考后查看答案,以便自行学习和改正,而主观题则由教师根据批改结果进行讲解。

另外,期末考试前的复习课,也采用讲解与测试结合的方式。单纯讲解,会有部分同学不认真听讲,使得复习课的效果降低。利用学习通平台开展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讲解,学生听讲会更加认真,教师的讲解也更有针对性,可以提高复习课的效果。

3 教学效果评估

3.1 考核成绩构成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各占50%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30%、提问30%、平时测验24%和作业16%。

3.2 考核结果与分析

考核涉及的班级共6个,分为2个教学班,共有204名学生。学生成绩的统计信息如表1。教学班1 班的成绩统计表如表2。教学班2班的成绩统计表如表3。成绩数据均采用四舍五入取整的方式处理。

从成绩统计信息中可以看出,平时成绩的平均分约为80,期末成绩的平均分约为68,总成绩的平均分约为74,两个教学班的成绩差异不大。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学生的最终成绩也处于合理范围,该混合教学模式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在平时成绩的构成当中,出勤只占30%,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只是出现在课堂当中,而是应该切身参与教学过程当中,才能通过提高提问、平时测验、作业三部分的成绩来拿到较高的平时成绩。通过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提问,加强了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监督,将其与平时成绩深度挂钩,督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更加有利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研究还对两个班级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数量进行了对比,结果如图1所示。

图1为两个教学班的考核成绩对比结果,两个班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数量差异很小。这说明,该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

4 结束语

在高校中,许多计算机类课程结合了理论与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实践环节表现出更大的兴趣。然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快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因此,提高理论教学环节的效果是提升计算机类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理论教学主要是集中到课堂中,而课堂教学则受到学生玩手机等问题的影响,导致效果不佳。

本文所提出的多平台融合混合教学模式,在课前采用互联网上的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利用问卷调查等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在课堂上,则利用学习通等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学生回答问题、随堂测试等环节的监督,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在平时成绩的构成上也更加多样化,以督促学生认真参与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多种平台的配合以及学习通等信息化平台的利用,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也让教师可以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成绩也表明该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