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子”赋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布克“搭子”赋能0网络流行语良莠不齐,很多都会引起我的心理和生理不适。我把它们分成三档,第一是伪精英,第二是假松弛,第三是装可爱,引起不适程度递减。伪精英最可恶,也是网络流行语的重灾区,居高临下,装腔作势,我之前挤兑的全是这一类。假松弛次之,油腔滑调,强行耍宝,无非就是嘴硬,还顺便把一切整庸俗。至于装可爱,甜腻齁人,倒也常常有点儿可爱,甚至可怜,程度最轻。

“赋能”属于第一类流行语——伪精英。“赋能”可能是汉语中本来就有的,也可能是英文单词empower的翻译,反正意思是本来不行,准个许,授个权,就行了。很明显,赋能者必须比被赋能者更牛,比如领导、老师啥的。这种凸显身份和智力差距的优越感,正是伪精英们迫切需要并时刻营造的。把“赋能”挂在嘴边,没事来两句,立马焕发成功人士的光芒。至于到底有没有能可以赋的,或者能不能赋得出来,不重要。

所以赋能就像个面具,本质是兑水。它还不如另一个同义又对仗的网络词语“给力”实在。但“给力”总透着一身汗味儿,太过庶民。而伪精英们最怕阶层下沉,必须要往高处钻营,同时表情必须漫不经心,方能显出从不出汗。送他们副对联:“站得高比给力给力”“不出汗比佛系佛系”,横批“赋能”。

但赋能有个问题,就是没法独立存在,它需要对象,说白了就是观众。否则,忙活半天只能赋个寂寞。因此,无能可赋从不是问题,问题是无可赋能。或者说,要想赋能,必先能赋。可这年头流量为王,观众最难找。况且这玩意已经不香了,一听有人要“赋能”都躲得远远的。眼看赋不出去,而买流量这种求爷爷告奶奶的事儿,同时违背“站得高”和“不出汗”这两大精英守则。这时,你就需要搭子。

“搭子”属于第二类,假松弛。人都有不能或者不想自己做某事的时候,很正常,不丢人。找个人同去,谓之朋友、伙伴、同伴都行,非得叫“搭子”,显得很有松弛感。可能一来为了维护自尊,表示“无所谓,我并不很需要”,二来为了划清界限,暗示“别多想,你就是个搭子”。不得不说,这词儿创造得有水平。既傲娇,又免责。拒绝担当,消解敬重。装作玩世不恭不在乎,实际敏感脆弱怕受伤。总之不会大大方方交朋友,也怕交朋友,于是把场面整得无情无义,毫无温度可言。当然,有人美其名曰“搭子”是“恰到好处的伙伴”。可在我眼里,它只是“仅使用期间允许”,正好可以让赋能癖患者抱团取暖,搭在一起各赋所能。也许,一款叫“赋赋搭搭”的App已经有人在研发了。

以前没有“搭子”这个词,但不缺少这种人和这种事,有些还很温情或者很喜剧。比如乔治·奥威尔写自己早年在巴黎和伦敦的落魄生活里,总得找个人跟他一起忍冻挨饿打工蹭饭,就很温情。还比如第三次华山论剑时,山顶那群嚷嚷要论剑的“妄人”,正是伪精英搭伙赋能的写照,就很喜剧。还有绿皮车里萍水相逢,再也不见的陌生人,都是临时冒出来的“搭子”,甚至满车厢都是“搭子”,就很让人怀念。

搭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