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33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你父母有没有养老金?”相处了三个月的女友,在一次闲聊时问了“95后”小王这个问题。小王实话实说:“没有,我父母都是农民,他们现在还在打零工。”
女孩是城市独生子女,父母都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领养老金。得知小王父母都没有养老金,女孩迅速选择“及时止损”,不再联系小王,两人的关系戛然而止。小王清醒而无奈地知道自己被拒绝的原因。
小王家在农村,父母含辛茹苦供他和哥哥读完大学。因为刚上班,小王暂时还没有能力回馈父母,如今父母年过花甲还在到处打零工。没有养老金的他们,竟然成了儿子婚恋路上的阻碍。
小王是单位新来的同事。当小王把他的故事讲给我听时,婚龄20年、没要彩礼、几乎裸婚的我感到匪夷所思:婚姻不是应该建立在两情相悦的感情基础上吗?现在的年轻人都已经“现实”到这个程度了吗?
看我一脸吃惊的表情,小王却见怪不怪地说:“现在都是这样,询问父母有没有养老金,已经成了年轻人的婚恋新标配。相亲本来就是一个相互了解和筛选的过程,提前把条件都摊到明面上来谈,免得不好抽身。”
在我们这样的三线城市,小地方男孩大学毕业后被鼓励远走高飞,留在大城市追逐梦想。而女孩,一般会被期待回到家乡,待在父母身边,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安稳度日。所以,近几年进入小地方体制内的男女比例悬殊。
体制内的光环滤镜,加上小王自身干净清爽,情商高、嘴巴甜,本应是婚恋市场上受女孩青睐的类型。但他的相亲对象普遍在意父母有没有养老金,小王这样工作在城里,户籍在农村,父母是农民的青年,在婚恋市场上就处于了劣势地位。
对年轻人来说,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联结。现在生活压力大,如果父母没有养老金,未来的养老责任势必要落在子女身上。那意味着,子女不仅要承担自己小家庭的日常开销,还需要拿出一部分收入来赡养父母。短期内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一旦父母年纪大了,生病住院或出现突发情况,经济压力将会成倍增加。
如果父母有稳定的养老金,至少可以在基本生活上自给自足,不会给子女带来额外的负担,这样新婚家庭才能更从容地经营自己的生活。传统家庭依赖子女赡养,而城市中产家庭里,有养老金的父母不仅能自给自足,还可能通过购房首付、育儿支持等方式增强小家庭抗风险能力。
而且,父母经济上不依赖子女,就能减少很多日常生活的摩擦和矛盾。家和万事兴,钱是最好的润滑剂,能抚平生活中的很多褶皱。因此,许多年轻人在择偶时,会倾向于选择父母有退休保障的家庭。
婚姻是爱情的结合,也是现实的考量。当年轻人不得不计算婚姻风险时,批判他们“现实”也没有意义。也许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构建更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让婚姻重新回归情感本质,不能让年轻人背上代际枷锁,不敢拥抱未来。
(读者 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