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博弈“大协议”

作者: 曹然

美乌博弈“大协议”0
乌克兰北部一处稀土开采现场。图/视觉中国

在俄罗斯、乌克兰双方各自指责对方“数千次”违反停火协议之后,两份新的协议即将决定俄乌战场的走向。

按计划,乌克兰总理杰尼斯·什梅加尔4月下旬访问华盛顿,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美乌矿产协议进行高级别会谈,美方希望在月底前结束谈判。与此同时,一份包含乌克兰做出领土让步、不加入北约等内容的和平协议,已经由美方交给乌克兰及欧洲盟友讨论。

虽然俄乌双方均未表现出积极意愿,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自信地表示,和平谈判的进展“非常好”。美国媒体称,特朗普向战争双方施压,希望在4月底迅速实现停火谈判的突破。这并非由于他忧心前线的杀戮,而是因为4月30日是他的“执政百日”期限。

乌克兰舆论对两场谈判的前景都感到悲观。“用一周时间完成谈判,技术上可能,但政治上不太可能,除非一方完全放弃其谈判立场。”《乌克兰真理报》评论道。显然,“完全放弃立场”的不可能是特朗普。不过,依然存在另一种可能性:两场谈判都在各方的默契下继续拖延,直到特朗普决定向其中一方倾泻自己的怒火。

“拖”出新问题

4月17日美乌就矿产合作协议签署备忘录之前,特朗普对乌克兰的“矿产讹诈”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2月初,在和美国副总统万斯举行既定会晤之前,泽连斯基“突然”收到美方给出的一份要求用资源“支付”美国援助的协议文本。经过反复拉锯,以及双方领导人在白宫戏剧性地当面争吵,乌克兰被告知,他们将要先签署框架协议,然后再谈判详细文本。3月,乌方“突然”被告知,此前的方案被取消,乌克兰需要直接谈判和签署一份更新后的最终协议。

到4月中旬,特朗普团队的想法又回到了“分阶段”方案,乌方被要求迅速签署一份备忘录,然后通过一两周的高密度谈判达成最终协议。

乌克兰媒体援引乌克兰政府官员的话说,4月17日签署备忘录的想法,完全是美方提出的,因为特朗普团队希望在复活节假期前“至少取得一些成果”。为此,美方给出了乌克兰难以拒绝的条件:备忘录并不涉及乌克兰在经济主权上的直接让步,却明确提到了未来的协议将不会与乌克兰加入欧盟所需履行的义务相冲突。

乌方官员特别强调,备忘录文本在提及相关承诺时,使用了美方“尊重”(respect)乌方意愿的表述,而非语气更弱的“考虑到”(consider)。从3月初美乌吉达会谈联合声明中乌克兰“单方强调”、美方不做任何承诺的段落,到如今美方愿意在正式文本中使用“尊重乌方意愿”之词,这可以被解读为乌克兰的某种外交胜利。

不过,特朗普团队真的做出让步了吗?美方分析人士多认为,特朗普只是耍了一个小聪明。“特朗普本来就无须明确表示会阻挠乌克兰加入欧盟。”大西洋理事会高级顾问、美国战略学家哈兰·乌尔曼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特朗普想要阻止乌克兰加入欧盟,美国无须“自己动手”,这个进程被阻断的因素可以有很多。

今年2月,匈牙利已经通过提出“增加乌克兰入盟条件”的动议,阻止了欧盟正式启动与乌克兰的入盟谈判。考虑到入盟条件包括乌克兰短期内难以实现的法治及公共行政改革目标,以及欧盟“协商一致”决策原则的拖累,乌克兰入盟仍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在此情况下,美方承诺在矿产协议问题上不阻挠乌克兰的入盟进程,事实上将自己放在了“可进可退”的位置。这是一种常见的“战略模糊”政策,同时也吊足谈判对手的胃口,让乌克兰政府重新燃起希望。毕竟,按照乌方官员披露的信息,直到4月12日的谈判中,美方代表还是声色俱厉,“施加的压力近乎讹诈”。

“他(特朗普)喜欢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认为这有助于他讨价还价。”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曾指出。因此,对乌克兰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应对4月21日之后的协议核心问题谈判。

《乌克兰真理报》透露,乌方代表、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的首要任务,是扭转“乌克兰要用自然资源偿还美国援助”的逻辑。这是特朗普在2024年总统竞选期间的提法,也是整个矿产协议谈判的缘起。泽连斯基则多次表示,这是一条“红线”,乌克兰可以用未来的资源收益交换未来的援助,但不能去“偿还”拜登政府给予乌克兰的支持。

4月17日的备忘录并未提及这一问题,显示出双方分歧仍大。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信息称,在4月11日和12日双方“充满敌意”的会晤后,特朗普团队的立场已经有所软化,同意将拜登政府自2022年以来对乌援助的估值从3000亿美元降至约1000亿美元,这和泽连斯基主张的美方实际援助金额接近。

问题在于,美方并未改变“用乌克兰资源偿还援助”的观点。乌方代表一再建议,协议应投资于未来,即美国帮助乌克兰收复失地,然后获取当地的自然资源收益。但在特朗普已经在说服乌克兰接受领土让步的情况下,乌方的建议显然无法得到认可。

根据美乌媒体此前的报道,特朗普方面坚持的条款大致内容为:乌克兰需要偿还美方对此前拜登政府对乌经济、军事及人道援助的估值总额;必须将还款兑换成美元并转入美国账户;如果由此产生任何手续费,也要由乌方承担;如果乌方没有“按时”还款,“债务”总额每年将会增长4%。

双方对该条款的拉锯,还引出了一个更严峻的新问题。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美方代表在谈判中拒绝承诺未来会对所谓“合作基金”进行真金白银的投资;相反,他们说,美国在战争中的开支“应被视为对基金的贡献”。

换言之,在“乌克兰用资源还债”的基础上,特朗普团队又构建了一个新的逻辑:未来双方共同开发乌克兰资源的经济成本,也应当由乌克兰方面承担,因为美国已经通过“帮你打仗”的方式完成了“出资”。

有分析指出,过去两个月,对于美乌矿产协议谈判,美方一直希望尽快签约,乌克兰则希望拖延待变。从结果看,乌克兰每次使用拖延战术,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又迎来了更加不利于国家利益的方案,只好继续“拖”下去。

“所有这些条件对乌克兰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但乌克兰需要在‘坏’与‘最坏’之间做出抉择。”乌克兰国防部前高级官员奥列克西·梅尔尼克指出。

战事可能在5月降级

伴随着从未止息、令人恐惧的无人机对抗爆炸声,当地时间4月21日午夜,俄乌前线的双方士兵们结束了历时30小时的“复活节休战”。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前总干事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次由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提出的短期停火,“多少是象征性的”,目的是“证明乌克兰方面并没有结束战争的诚意”,但泽连斯基用积极的回应化解了俄方的外交攻势,并提出更长期的“30天停火”方案。

然而,对前线士兵来说,“停火”依然遥远。乌军称,在“复活节休战”的30小时内,前线报告了近3000起俄军违反停火的事件。塔斯社则报道说,俄军完全遵守了协议,但记录乌军违反停火达4900次。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卡拉辛表示,乌克兰前线部队根本不听从泽连斯基的停火命令,“基辅连一天的停火都无法保证”。

这几乎是2014年顿巴斯战争后期局势的重演:双方都在外交层面表示支持停火,但又互相指责对方拒绝执行停火协议,相关记录很快就达到天文数字。此外,当时俄乌双方也将责任归咎于“缺乏停火监督机制”。曾负责监督顿巴斯停火的欧洲安全组织前秘书长托马斯·格雷明格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他们在技术上已经尽其所能,关键其实在于双方并不真的具有政治解决的意愿,“我们提供了机会,但他们不用”。

特朗普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3月推动了一系列没有成效的局部停火方案后,特朗普希望一劳永逸地拿出一份“大协议”。4月17日,在美、乌、英、法四方关于和平进程的首次高级别会谈上,美方披露了新方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如果这次努力再不成功,美方可能就会放弃调停。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份和平协议草案的内容,包括承认克里米亚等地区为俄罗斯领土,放松对俄制裁,确保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以及将扎波罗热核电站变为美国控制的中立区。与会官员强调,这些内容尚未最终确定,只是“潜在选项”。按照计划,4月23日,美、乌、英、法四方进行第二轮讨论,达成共识后才会将文本交给莫斯科。

对乌克兰来说,目前的协议草案显然存在诸多完全不可接受的内容,且完全不包括安全保障方案。但泽连斯基保持了克制。对于这次四方会晤,他向特朗普承诺“准备尽可能建设性地向前迈进……实现无条件停火,进而建立真正的持久和平”。

美乌博弈“大协议”1
4月17日,美、乌、英、法四方在法国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图/IC

多数分析认为,对乌克兰、欧洲和俄罗斯而言,当务之急是判断特朗普这份“大协议”的真实目的,而不是纠结于具体条款。经过几个月拉锯,特朗普团队已经意识到他们严重低估了普京的政治手段及泽连斯基的韧性,意识到解决俄乌冲突并不简单,也不特别受美国选民关注。在此背景下,很难说特朗普的再次施压,是真的对俄乌双方的推诿感到不耐烦,还是为了从侧面逼迫乌克兰尽快签署矿产协议。

考虑到特朗普的多变性和交易性,科尔图诺夫指出,俄方的合理回应将是愿意积极达成协议,但也“提出一些反建议”,关键在于让特朗普觉得是乌方而非俄方在拖延谈判和停火。乌克兰分析人士则认为,关键在于读懂特朗普“不再调停”的具体意思:如果谈判久拖不决,特朗普是准备回到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道路上,还是会从乌克兰撤出军事援助?

“如果我们谈论的是乌克兰脱离美国,就必须非常谨慎地保持平衡。”乌克兰国防部前高级官员梅尔尼克指出,“我们必须明白这条底线在哪里,因为我们在经济、财政、军事援助以及地缘政治方面都严重依赖美国。”

不过,科尔图诺夫说,如果俄乌双方能积极利用这一轮特朗普主导下的沟通,战事确实有可能在5月逐步降级。目前,双方已经陷入新的僵局。3月,俄军几乎将乌军完全赶出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此后,虽然乌军在多处边境发动反击,但尚未重新夺取足以作为“领土交换筹码”的俄罗斯城镇。另一边,乌克兰战场监测组织DeepState指出,俄军的战场进展也已经处于2024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此背景下,停火虽然几乎“每分钟都被违反”,但还是让人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塔斯社承认,复活节期间,俄乌战场“总体上更加平静”。泽连斯基也表示,那一天,乌克兰的空袭警报少了很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