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军阀大联合的前前后后
作者: 黄宗慈1925年10月,孙传芳由浙江出军,赶走了奉军的上海警备司令邢士廉、江苏督办杨宇霆、安徽督办姜登选。之后,吴佩孚从岳州到了汉口,于21日就任“讨贼联军总司令”之职。他的就职电文中有一段说:“迩者杭州孙馨帅(孙传芳)联合各省,兴师讨奉。迭接来电,坚请速行东下,以便会师徐州。福建周樾督(周荫人)亦来电称,此次讨奉战役,勠力同心,义无反顾,誓统全都师旅,唯我帅之命是从……湖北萧珩帅(萧耀南)及湖北将领全体复电称,此次为只除奸,欲动人心,首资号召,况且数省联军,尤贵有人指导,拟请钧座出山,共定国难……佩孚辱承各省将帅,为民请命……兹定于10月21日到汉,随同诸袍泽,匡救国难,共策澄清……”
从这份电文里面可以看出,吴佩孚的这次出山,是以孙传芳和周荫人的拥护为主的,声讨的对象是张作霖和他的奉军。他是由孙传芳和萧耀南等推戴作为直军主帅,而吴佩孚本人也是以此自居的。
孙传芳事先联络吴佩孚,并且请他速到汉口就职,一方面是壮大讨奉声势,而主要的还是会师徐州。但吴阻于岳维峻部,不能假道,也不能向徐州进兵。结果,孙传芳亲自督师,把徐州打下来了,但孙传芳并不因此怨吴佩孚,还是尊他为首领。
孙传芳占领了徐州以后,旋即回到南京,自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并兼江苏总司令,以安徽交给陈调元,浙江交给卢香亭,声势震动了长江下游。这时,山东成了众矢之的:老牌旅长吴长植,久驻山东,暗与孙传芳联合,孙传芳委他为攻鲁前敌总司令;吴佩孚委靳云鹗为攻鲁前敌总司令;岳维峻委李祀才为攻鲁前敌总指挥。这三方面共同以攻击张宗昌,削弱奉张势力为宗旨。但各人怀抱不同:孙传芳是以攻为守,意在巩固苏皖防务,并无得鲁野心;吴佩孚为恢复直系势力;岳维峻为扩大自己地盘。所以,吴岳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925年11月间,李祀才由豫入鲁,经过曹州、济宁、泰安,直追济南城下。张宗昌部褚玉璞军来援,济南才解了围。李祀才部折回泰安,功败垂成。这时,张宗昌秘密遣人到吴佩孚那里说:“国民军攻直隶,直隶最后必归国民军,若再把山东打下来,则直、鲁、豫、陕、甘和热、察、绥三特别区,连成一气,势不可当。这样,奉张和宗昌固然不幸,然而于您有什么好处,直系该得什么后果呢?”吴当时很动容,急电靳云鹗:“鲁省关系重要,可相机办理。”靳乃勾通旧部陈文钊、旧直军王为蔚和田维勤等部反岳维峻而附己。陈、王、田部乃李祀才恃以攻鲁的主干,变起萧墙,李祀才不得不退保曹州,以固豫省门户。山东的危险已除,张宗昌和靳云鹗遂由敌成友。吴佩孚和孙传芳于是委靳为联军第一军总司令,并把陈文钊、王为蔚、田维勤三部拨归靳军。但这完全是吴的主意,孙只画诺而已。由于张宗昌、靳云鹗的周旋游说,张作霖、吴佩孚之间,也日渐接近。1926年1月5日,张作霖电吴表示谅解,并派张景惠与吴联系。他们商定的条件大致是这样的:双方共同以冯玉祥为敌,合力消灭冯和国民党;事成后奉军出关,关外地盘由张作霖主持,吴佩孚不过问;以直、鲁归吴佩孚,以三特别区归张宗昌和李景林,以后中央政府和陕、甘、豫地盘听吴佩孚主持,奉张绝不过问。

从上述条文内容看,主要的是吴佩孚张作霖联合,共同打冯。吴的讨贼军总司令不变,而“贼”的内涵,由张作霖变成冯玉祥了。张作霖恨冯玉祥,是因为郭松龄附冯反奉。吴佩孚恨冯玉祥,是因为以前冯玉祥反叛过他,又因为最近岳维峻不予假道。所以吴佩孚一反孙传芳的原意,作出以敌为友的直奉结合。孙传芳虽不满意,但对吴佩孚依然奉命。
到了段祺瑞下野,国民军退守南口以后,不但直鲁地盘,仍归张宗昌和李景林,而且奉军更节节南开,占领津京,布防在南口对面,这是北方的情形。广州方面,也正准备北伐,出兵就在旦夕。吴佩孚方面虽然无视这些危机,而孙传芳已经觉得危机就要到来。
这时,孙传芳驻在南京,安徽总司令陈调元的代表孟星魁因职务关系,常常见孙传芳,有所恳谈。孟星魁的意见,想把直系扩大,不必限制在曹锟第三镇的圈子里,凡是和他们共过患难而现在仍有部分实力的人们,尽可捐弃前嫌,重修旧好,以便北驱奉军而南阻北伐。当然,还是尊吴佩孚为首领。孙传芳很以为然,孟星魁就回到陈调元那里,向陈调元和他的秘书长崔庆钧陈述了这一意见,并且请陈正式向孙传芳建议。陈调元于是请孟星魁携西见孙,孙谓“此中难点,就是如何能和冯玉祥部下勾通的问题。冯部如果赞成,吴玉帅应该没有什么意见。这样,我们三部分联结起来,把奉张依原议赶出关外,这是不成问题的。可否请你北上,找个线索?”孟星魁欣然接受这一任务。
孟星魁到了北京,先找到他的朋友又和冯有多年关系的段雨村。由段介绍门致中、萧振瀛和孟星魁见面。孟星魁说明来意后,他们三人就作为国民军的代表,随孟星魁出了西便门,到了靳云鹗部先遣司令田维勤部,请他护送到保定,和靳云鹗商协。田即备车偕同四人到了保定。靳云鹗把他们招待在故行宫里,而且很赞成直系大联合这一主张。他说:“就是冯焕帅当年举动,原是误会,没有什么必须计较的。这样办,我很同意,但我现在作为一个前敌总司令,不得玉帅意旨,马上和敌人代表妥协,殊不可能。还是请馨帅建议玉帅,比较可行。”正在这日,讨贼联军副司令齐燮元,因收编魏益三部,归汉过保,靳就把直系大联合,与冯部捐弃前嫌的话,告诉了齐,齐无表示。但事为孟星魁所知,对靳云鹗说:“齐知道了这事,回汉报告,吴必北上。因为齐始终不忘江苏,他处处反对孙馨远,必向吴前力陈不可。先入为主,此事将败。我们不待他来,请备车送我们到郑,以便从陇海转赴南京,和孙再行计议,由孙转吴,事或有望。”这样,他们就到了郑州;而吴佩孚的专车,已到许昌。等他们到了南京,吴佩孚已到保定,立即免去靳云鹗前敌总司令的职务。吴靳从此是貌合神离了。这次张联棻作为靳云鹗的代表,从保定和孟星魁等同到南京,见了孙传芳,交换意见,大体没有什么争执。只是孙传芳要求合作后,国民军的将领打出通电,从此不再拥冯玉祥,永远断绝部属关系。但段、门、萧三代表不接受这一条件。他们的理由是,“冯之所以犯众怒者,就因为他曾倒曹(锟)犯上,他们如再通电倒冯,岂不又蹈了冯的覆辙,以后谁还敢信他们。人格所在,应当原谅。况且即使不通电,冯已下野,他绝不能再来了”。

结果,孙传芳也不坚持。他们议定的内容是:西北军驻防察绥两特别区,作为中央军队,必须遵从中央命令。饷项由中央拨付,可以借用京绥铁路的收入转账(此处似有不通顺,建议与作者沟通);共同压迫奉军,退出榆关以外;恢复“北京政变”以前的原有内阁,代行总统职权;由内阁召集旧国会,再议决有关总统问题——曹锟复职或另行改选,均由国会决定。
议定以后,由孙传芳出面,折呈吴佩孚审阅。为了郑重起见,孙传芳又派总参议杨文恺、秘书长万鸿图、新任农商次长王湘,偕同孟星魁到保定见吴佩孚。吴佩孚接折后,并未细阅,便对杨文恺等说:“请先吃饭,这事以后再谈。”但他们等了两天,不得回答。孟星魁知道事绝无成,先回北京转赴南京,杨文恺、王湘到京就农商总次长职。当然这时在南京静候消息的段、门、萧、张,也就各自散去了。不久,吴佩孚即命令他的军队推进到南口前线,向冯部进攻,甘心做了奉军的尾巴。
责任编辑:张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