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童:坚持初心成就传奇

作者: 辛宗

赵心童:坚持初心成就传奇0
专注于赛场每一杆

夺冠之后,这位人们眼中的“ 天才”“英雄””破壁者”在社交媒体上写下四个字:“ 坚持初心”。这字句朴实而简单,远没有他那场上杰作般的惊艳四方,却是其心路历程的真实表露。

丁俊晖捧起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冠军奖杯的那天,正好是赵心童8岁的生日。也是在那一年,原本更喜欢足球、乒乓球的赵心童,立志成为像“晖哥”一样的人,“我就想象,我以后走上领奖台是什么感觉。”从此,他“一直把台球当作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去做”。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还有多种重要能量影响并坚定了他的初心。

1997年,赵心童出生在深圳。小学五年级时,父母给他买了一张斯诺克球桌,还将家里的一个大房间改造为球房,聘请教练来指导。当赵心童很快展现出超越年龄的精湛球技后,是读书还是打球,成为全家人的艰难选择。其时,赵心童一边读书一边训练,比其他孩子确实辛苦,后来还请示学校停休半年,让他试一下。最终,家人尊重赵心童的意愿,将重心放在训练上。赵妈说:“深圳重视体育运动,也给予很多支持。儿子幸运生长在这个时代,成长在深圳。” 时至今日,赵心童对童年练球的最深记忆是“幸福”。

进入台坛后,赵心童很喜欢“火箭”奥沙利文的打球风格,而奥沙利文也慧眼识珠。赵心童回忆说:“2016年斯诺克英国公开赛上,我第一次对到他,输给他。比赛结束后,他就特别欣赏我。能让偶像这么看好我,真的特别开心。那以后,他经常给我发消息,我有时还不太好意思麻烦人家,都是他主动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有哪些困惑。” 亦师亦友的关系让赵心童在心理和技艺上都得到提升。这次世锦赛上,赵心童战胜老师,奥沙利文对其更是大加鼓励:“赵心童打得很好,他的胜利是应得的,他打得比我好!”

台球项目看似闲庭信步,运动强度不大,实际上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能力、精神控制力、战略战术思想,还要能充分理解运动的内核,把握何时进攻和防守,如何选择最优解,需要多年的经验和对项目的深刻体悟,才可能打出高水平。更何况在世锦赛这样最高级别的斯诺克赛事上,强手如云,场次频多,压力极大,选手的体力和精力耗费之大,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世锦赛资格赛全部采用19局10胜的赛制,也就是说赵心童要连续4轮赢到10局,才有机会进入正赛。正赛首轮赛制是19局10胜,16强和8强都是25局13胜,半决赛是33局17胜,决赛是35局18胜。前三轮分3个阶段进行,半决赛和决赛则有4个阶段。

斯诺克世锦赛正赛采用32强单场淘汰制,相当于足球世界杯从比赛开始就是单场淘汰制。赵心童从资格赛第一轮打起,需要连胜9轮才能夺得冠军,即便是从正赛开始打,也需要连胜5轮,才能拿到冠军。

赵心童:坚持初心成就传奇1
赵心童

这种赛制要求选手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极好的竞技状态,即使单场比赛也需在2天里保持饱满状态才能赢球,这对于球员的专注度和体力等都是极大的考验。难怪奥沙利文早就告诫赵心童,打世锦赛需要有那种“钢铁般的意志力”。

赵心童深谙此理。“ 三年前参加世锦赛,我在16强时输给了马奎尔。那次比赛我学到了很多经验,觉得这个比赛完全不是看平时的发挥,不是一两场发挥好就能拿下的,而是要看整体的平均水平。从那次之后,我觉得打世锦赛不是提前准备一两个星期就能打好的。想拿下冠军,可能要准备一两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所以,最难的地方就是可能打的时间特别久,而且要保持在很高的水平线上才行。

赵心童为此做了充分准备,最终用自己的出色表现验证这一铁律,并做出完美诠释:29天,9场比赛,赢下111局,凭借稳定和顽强的意志力,经历漫长赛期的磨砺,赵心童成为全球144名顶尖球手中笑到最后的人,也得以赢得初心。

夺冠之后,台坛名将潘晓婷向赵心童提出一个问题:“你在一局或一场比赛中,需要花多长时间忘掉上一杆的失误?”这是业内顶尖高手常会遇到,也最难摆脱的赛场困境。赵心童直爽地答道:“我可能不需要时间,基本上打完这杆就把上一杆忘掉了。”潘晓婷不禁感叹:“哇噻,真的吗,那你真是天才!”

赵心童解释说,“当年教练跟我说过,打台球最难的一点就是需要快速忘记,我一直记在心里。小时候,我也在心里暗示这一点。这两年,我在这方面做得还比较好。在大比分领先的时候,没觉得自己在领先,还是0比0,我一直这么打,感觉状态确实挺好的。”

高度紧张的大赛中,能将这种心理机制运用到技术动作的把握上,赵心童确有心得:“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想法,自己失误了,后面每一杆万一再失误怎么办,都会有这个过程。我也会很紧张,也怕失误。我尽量让自己专注于出杆动作,只要趴下去,瞄好之后,把出杆动作做完整,哪怕这球不进,我也觉得自己尽力了;哪怕失误也很正常,反正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可能。”

赵心童:坚持初心成就传奇2
与奥沙利文亦师亦友

出色的心理调控力是赵心童赢球夺冠的重要内因。以业余选手身份持外卡参赛,赵心童说:“我的预期没有定得太高,只是想打进克鲁斯堡,进入世锦赛正赛,就挺满意了。”打进半决赛后,面对7届世锦赛冠军奥沙利文,赵心童的心态和做法是:“放得很开,就当在打表演赛。”晋级决赛后,冠军奖杯就在眼前,赵心童认为:“我没觉得很近。其实到决赛,我一直觉得离冠军是很远很远的,因为到现在进过决赛的人很多,像吉米·怀特,进了6次决赛,却6次亚军。但我当然是尽量想赢,觉得有赢的可能。”

决赛第一天,比赛结果出现一边倒,赵心童却没有高兴过早:“肯定是过于顺利。我已经预想过很多结果,哪怕8比0领先,0比8落后。无论什么比分,我都是一局一局,当是第一局开始打一样,坚持下去就好。”

只差一局胜利在望,却被老到的“ 金左手”马克·威廉姆斯连扳4局时,赵心童也没有慌乱:“虽然离胜利只有一局,但我知道,那个时候赢下那一局是很困难的。我也知道,哪怕只有一局,我也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到最后,我就跟自己说,只要再抓住一次机会就好,争取这次机会,一杆拿下。”

捧起奖杯后,赵心童的心境才大反转:“夺冠的感觉像是在做梦一般,我都不确定这一切是否真实。”

不少人欣赏赵心童的球风,干净利索,又快又准,又酷又爽。细想起来,这与他无论局势如何变化,努力降低欲望,放平心态,迅速让一切回归最初,从零开始的内在素质不无关系。

2023年,因触碰赌球大忌,赵心童被世界台联和中国台联分别做出禁赛一段时间的处罚。赞助撤了,积分清零,舆论压力如潮涌来,这对于一名处于上升势头的年轻职业选手无疑是一大打击。但赵心童没有沉沦,更没有放弃初心,“自己犯错,自己要好好改正。”“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自己对斯诺克的热爱。”

他将这一切转化为积极行动,用一种近乎自赎的方式淬炼自己的技术和内心,重塑自我,“那20个月,我每天练球8小时,把手机锁进更衣柜”。他还有意将禁赛通知打印贴在训练室,击球失误时,就抬头看上一眼。

“晖哥告诉我,顶级选手的较量最终拼的是短板。他的这句话让我在禁赛期间重新审视自己的技术体系。”“他们(职业球员)的比赛我基本上都有关注,所以我也没落下,觉得自己很快会回来。”

赵心童:坚持初心成就传奇3

与此同时,他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心理专家的帮助,提升长台命中率和单局平均得分水平,增强大赛心理抗压能力……

正视自己,直面过往,不懈坚持,所有这一切成就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赵心童触底反弹,从禁赛阴影中突围,一路过关斩将,冲上世界台坛之巅,世界排名从“零积分”直接跃升至第11位,解锁新赛季全部邀请赛资格……

即使这样,赵心童仍很平静:“我会重新整理好自己,然后从零出发,把这个胜利当作一个新的开始。”

源于初心,不忘初心,坚持初心,赵心童仍在这条路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