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伴
作者: 谭旭东1
我的工作在上海,家在北京,于是就要两头跑,过双城生活。在上海,我的时间和精力都在指导学生上;在北京,我的时间和精力主要都在陪伴孩子,和家庭交流互动上。
大女儿已经在北京大学读四年级了,马上要面临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加上要跟着老师做一些研究,因此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回家次数少。小女儿才上小学一年级,她特别喜欢让我陪她玩。我在电脑前写作时,小女儿有时会走过来,对我说:“爸爸,陪我玩一会儿吧。”听了小女儿的话,我一般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和她玩一会儿。
小女儿所说的玩,有些不一样。她特别喜欢做这三件事。
一是让我给她讲故事。我讲故事时,女儿总是听得入迷。她最喜欢听我小时候的故事,对我儿时的生活充满好奇,总让我讲讲那时吃的什么、怎么玩耍。有一次,我给她讲我小时候过中秋节的事,当时家里没准备足够的月饼,我和弟弟只能分吃一块月饼。她安安静静地听着,许久都没出声,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问:“爸爸,是不是那时家里很穷,买不起月饼呀?”我说是的,她就不再问了。我还给她讲我六岁就学会了做家务,会做早餐,会煮饭。她感到很惊奇。没多久,她就主动要求我教她洗碗,还抢着擦桌子。现在她也很爱干净,每次做完手工,都会仔细收拾桌面,把小工具、小材料摆放得整整齐齐。平时还会帮妈妈叠被子、收衣服、扫地。
二是陪她在家里一起玩游戏。有时,我和她一起扔小布包、小沙包,丢小熊,两人在房间两头,互相朝对方扔,扔得满头大汗,她特别开心,总是咯咯笑。有时,我和她一起跳舞,她每次看了一些跳舞的视频,或者在学校里学到了舞蹈动作,就要带我一起练习,还教我把动作做准确。我笨手笨脚的,她一点不嫌弃,总是很耐心地教我。我让她示范,她总是很认真,好像自己就是老师。前一阵,北京科技出版社一位编辑老师送了我一套日本儿童推理小说,小女儿特别喜欢读。起初,她自己捧着书慢慢读,因识字有限,读得不太连贯,后来索性要我给她读。渐渐地,她喜欢上了这套充满悬念故事的推理小说,甚至突发奇想,要我模仿书中主人公练习拳术。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比画招式,她特别喜欢,也跟着比画,这差不多成为我们每天锻炼身体的室内游戏。
三是和她一起做手工、画画。一有空,她就拉着我和她一起临摹书刊上的插画。她还喜欢自己构思、创作,画的画、做出的手工作品十分精致。我拍照发在微信朋友圈,每次都收获很多点赞,有少儿刊物编辑看到后联系我,说想在他们刊物上发表。于是,还没上小学,女儿的绘画作品就登上了刊物,还获得了全国性的奖项。
当然,读书是小女儿每天最喜欢做的事。上幼儿园之前,她妈妈就坚持陪她读书。上幼儿园后,她有时候会自己翻看绘本和一些幼儿杂志。去年秋天上小学,有些字数少的书,她可以独立阅读了。有时,她自己主动读一些文字比较多的书,读得很慢,但读得很入迷,甚至可以连续读两个小时。
2
小女儿喜欢的事情特别多,每次姐姐放假回家,她就缠着姐姐带她拼拼图或拼比较复杂的乐高玩具。也喜欢和我们一起到社区里散步,她会去运动器材那里玩耍。现在她能独立翻单杠,还会攀爬各种运动器材,在操场上可以跑十圈。
小女儿也喜欢和我聊天,有时,她说出的话让我吃惊。我说错了或者有些问题提得不太对,她都会指出来,甚至会用责备的语气说:“爸爸,你不能那样说。”我想一想,觉得她说得对,提醒得很好,就会告诉她,爸爸说的话、做的事情并不都是对的。看得出来,小女儿很信任我,她的眼神告诉我:爸爸值得她信任,她喜欢爸爸。
我写过一本书《爱是陪伴和引领》,是献给和我一样爱孩子,也关注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朋友的,书里讲了不少我陪伴大女儿的故事。最近我又出版了一本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里面讲述了不少陪伴小女儿的故事。两个女儿喜欢我和她们玩,其实是渴望我的爱和陪伴。
3
爱孩子,就是给精美的食物和漂亮的服饰吗?我想不是。诚然,如果家庭条件优渥,在孩子衣食住行方面多花一些钱未尝不可。但真正的爱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条件的满足上,还要用心去陪伴。孩子需要陪伴,需要在陪伴中感受到爱并建立亲子信任。我们大部分人是普通人,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我们或许没有创造优渥物质条件的能力,但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点滴中,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扛起教育的责任。
小女儿七岁多了,我也度过了人生美好的中年,我觉得生命中最美的时光才刚刚启幕。陪伴小女儿成长,会让我收获很多平凡日子里的快乐和幸福。
谭旭东: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
编辑 乔可可 187224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