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人

作者: 上官晓梅

王福生夫妇靠着捡垃圾改变了生活,过上了好日子,给儿子买了房、买了车。这本来是件开心的事,可王福生却越来越不开心了。因为他发现无论怎么改变提升自己,却始终改变不了被鄙视的最底层人的身份。有一次他西装革履去喝喜酒,被人嘲笑说“穿上黄袍也不像皇帝”。当然,这些对于王福生来说根本无所谓,他本来就是农民,地道的劳动人民,相反,他感到自豪,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小康生活。直到一天他的宝贝孙子逃学,他才意识到捡垃圾带来的危害。他的孙子在班级被同学们嘲笑为小垃圾王,不配当选班长。这可要了王福生夫妇的命。孙子是他们的命根子,是心尖上的宝贝,他们可不能让孙子受到半点委屈。

老两口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挪地方,到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他们在城东富贵楼小区买了一套二手房,并不再拾荒。

富贵楼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旧小区。旧小区原本除无电梯外也不影响生活其他方面,可2009年环卫局的一次改制,为小区带来麻头的事。

原来,富贵楼一、二层为商店,第三层开始为住宅。在第三层有个大约六百平方米的小区平台,环卫改制前,平台有环卫工上来做清洁,改制后,二层以上的平台清洁义务一律被取消。这样一来,小区平台很快成了垃圾场,地上随处可见烟头、烟壳、纸屑,甚至狗大便等各种垃圾。最惨的是过年,一地的鞭炮屑一天比一天厚却无人清扫,遇上下雨天鞭炮屑被踩成纸泥,看上去是安全的,踩下去一脚的水。后来搬来一户人家,夫妻俩都是环卫工,他们主动当起了免费的平台清洁工作。再后来小区人得知他们家生活很拮据,两人月工资加起来不过四千元,还有个瘫痪在床的药罐子母亲。小区人倡议为他们发起募捐,没想到却遭到他们夫妻强烈拒绝。小区人又提出每户每年出200元,补偿他们的劳动付出,但也遭到拒绝。

“如果你们给钱我就不扫了。”夫妻俩说着同样的话。小区人没办法,但心里又过意不去,后来发现他们会顺便拾荒,渐渐地大家不约而同都把自家的“荒”送给他们,久而久之平台的一角出现了特殊景象,每天都有各种“荒”堆积在那里,每隔几天他们夫妇一车一车地拉去卖,小区的人看着都很欣慰。

王福生搬到富贵楼来很快发现了“荒”源,他如获至宝,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都是小区人扔那的,并不是谁从外面捡来搁那的。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又是什么?”王福生的心一天比一天按捺不住,有时被那些“馅饼”挠得睡不着。

他彻底按捺不住了,和妻子商量着要重操旧业。

“你看,他们几天就一车两车的,照这样算,一个月随便能挣个两三千元。”趴在窗口看的王福生眼馋得热血直涨,恨不得冲下去抢。

“这个小区的人真怪,他们不知道那些东西可以卖钱吗?连冰箱也扔,一个电话打到旧货市场,值好几百元呢。”他妻子看了说。

“你没听说过,早年住富贵楼的人非富即贵,能看上这点破铜烂铁指甲缝里的油星吗?”

“若不是答应了小宝,我手早痒痒了。”王福生双手掌互相搓着,按捺不住的情绪一天天在剧增。

王福生终于出手了。他开始偷偷左一个纸壳箱右一个油瓶什么的往杂物间搬,环卫工夫妻看见了不仅不说他,还把能卖上好价钱的挑给他。这可壮了他的胆,他干脆直接雇板车一车一车拉去废品收购站,直到一天被小区人呵斥,他这才知道原来都是小区人有意送给环卫工夫妇的。

王福生感到惭愧,为了弥补,也为了有事干,他又开始拾荒,不过拾回的荒都悄悄堆积在平台那个角落。

又一个星明月朗的夜晚,他趴在窗口看他们夫妇装运荒物,他看见他们夫妻俩发现一纸壳箱里装的全是书时会心地笑了,王福生也会心地笑了,那是他今天的收获,也是他拾荒以来最大的收获。

“这恐怕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收获。”他离开窗口喃喃自语。殊不知他今天还有更大的收获,他的宝贝孙子小宝的作文《拾荒人》上校园墙报了。

上一篇: 大娘
下一篇: 秘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