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天色

作者: 张道发

黎明的天色0

张道发:70年代出生。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星星》《散文诗》《诗潮》《诗歌月刊》《安徽文学》等文学刊物,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散文诗精选》《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散文诗排行榜》等多种选本。著有散文诗集《东岗村笔记》。第四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获得者,肥东县首届签约作家。曾两次出席散文诗杂志社全国散文诗笔会。

黎明的天色

我常常想起黎明的天色,尤其怀念童年时代的那个黎明,我和母亲一同出神仰望过的那种天色。那是几天几夜的大雨淘洗出来的干净天色,纵使天空仍是铅灰色一片,四周也回荡着清亮亮的水声。

后来的许多年,我再没有遇见过,那个让我神思恍惚又流连忘返的黎明了。

至今,我仍不明白,它为什么让我如此怀念,怀念的时候又如此动情?我和母亲站在空无一人的村野,身旁是鲜腥的水响和沸腾的虫鸣。

我们一同沉默地望着黎明的天色,时光,凝固了一般。

那一年初夏,我只有五六岁,打着一双赤脚。而母亲也不过二十六七岁,她年轻、美丽、结实,牵着年幼的儿子来到黎明的田野。那一刻,她在想什么呢?她感到幸福吗?我已忘记了母亲当时脸上的神情。

后来,我数次想问一问母亲,而终究没有开口,直到她前年冬天去世。我将那个黎明的天色永远画在了心上。

每次想念母亲,它就会悠悠浮现,我们在回忆中重逢,我感到既幸福又悲伤。

那个人在劈柴

看见有人在午后的院子里劈柴,木柴的碎屑随着阳光飞溅,空气中饱含树汁的香气和斧头落在木柴上的回声,

那个人很像我年轻时的父亲,他光着上身,手臂上颤动的肌肉,汗珠在上面奔腾。他微黑的脸庞刚毅而平静,甚至略带一丝淡淡的忧郁。

他回头望望我,手中的斧刃在阳光中闪烁,晃花我的眼睛。我们对视的刹那,我赶紧转身走向远处,风大起来,劈柴的声响有力地跟在身后,仿佛永远停不下来。

栗子树闪着光

栗子树在秋阳中闪着光,一颗颗沉默的刺果,就要在某一阵风中圆润如玉,焕发出通体透明的清香。

到了那一刻,是叫人欢喜的,连同村庄的秋风,以及秋风中啪啪吐出的毛板栗。它们在大地上滚动,沉实而寂静的回声,应该是这个季节最好的回应。

这一切的美好,源于发着光的栗子树,源于我们重新拥有的爱情。

东岗村的柿子园

离村的这一段日子,我时常在夜里,听见落柿之声从柿子园传来。“啪”地一声两声,凉风中溅起清寂的回响。

夜慢慢在抽长,凉气轻微地咬疼右腿受伤过的关节,往事渐渐浓密起来。

此刻,趁着夜色在柿子园觅食的小兽,露湿的皮毛也被月光染白了吧?村庄里失眠的那个人搅动的狗叫声,许久都停不下来,各种颜色的树叶落了一地。

他走过我家的柿子园,拖长的影子遮住牵牛花的树篱。他或许会在落柿声中歇下来,蟋蟀在身边寂寂地叫唤,他埋头吸烟,觅食的小兽们在浓烈的烟气中一哄而散,没入辽阔的村野。

一阵风走过,柿子烂熟的甜味经久不息。月光呼啦啦抖开,柿子园一片霜白。

如梦记

母鸡下完蛋,从堂屋的鸡窝里跳下来,背上担一根麦秸草她跨过门槛,唱起金黄色的蛋歌,

村子里好静,树影一漾一漾的,母鸡大步地走着,披一身骄傲的阳光。

邻家的胖婶对树篱边晾衣裳的母亲说:“三姑娘,你家要来亲戚了?”母亲抬头望了望场院上唱歌的母鸡,麦草还担在背上,一脸微笑地应答着。

阳光在大地上浣浣流淌,一对布谷鸟在林间一唱一和。

那时候,母亲正是做少妇的年纪,没有愁苦,浑身弥漫子花的香气,看上去那么美。

对驴子的某段记忆

我至今仍保留着对驴子的记忆,它木讷地站在开花的刺槐树下,跨间拖着的影子耸动着,上面沾着灰尘和苍蝇。

突然,驴子引颈长啸,惊得地上觅食的鸡鸭四处逃散,明亮的叫声在村庄下午的阳光中久久回荡

一群麻雀“扑啦啦”飞过屋顶,刺槐花落了一地,春天快过去了。驴子依然站在那里,一身粉白的落花,叫声灿烂。

疼爱

小牛刚吃过奶,带着一身好闻的乳腥味,欢喜地跑在刚泛青 的野地里。

母牛望着小牛地叫唤,满是疼爱的口气

阳光漫在四周,河边的油菜花星星点点地开了。两只鸟雀在棠棣林一问一答,极尽缠绵。

天蓝得清澈,一群北归的雁阵也被染蓝了。我真想背着小牛走上一段路,吹吹春天的风。

一条窄窄的雨带

一条窄窄的雨带,分开了丘岗两边的庄稼地

西边的玉米林在瓢泼的雨声中唱歌,而东岗头的一片花生地只能领受一阵干渴的大风。

随后,雨云抖抖身上的风尘走了。

秋后,这两片地的收成显出了差别

父亲说起这件事,叹息着吐出一个字:命。

人在世上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呢?

宁静的黄昏

一声从树叶间穿过的鸟鸣,复活了一个没有杂质的黄昏

檐口石阶上散落的水痕,是母亲刚挂上的竹篮滴下来的。篮子里,有辣椒的红,香瓜的香,葱白的白。

夕阳将小猫小狗的皮毛梳得光滑明亮

蒿草与瓜花之间,不时回荡着变声期小公鸡的打鸣声,它莽撞地追在小母鸡后面。

井台的水缸中,两支莲并蒂而开,一只蜻蜓绕着它飞上飞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hws20250401.pd原版全文

半弯月在东天的白云边,她新浴的淡妆,将我刻意打扮的二嫂,一下子比了下去。

明亮的梦境

正午,村庄回归到一片明亮的梦境中。

路边一家门洞口,男人斜靠在躺椅上,身上披一件女人的花褂子,想来是他的女人搭上的。

他的嘴角淌着口水,呼噜声带着淡淡的烟味。女人在里间的床上侧身卧着,一对乳房堆在薄薄的衬衫下。

他们的小儿子刚过两岁吧,坐在一堆廉价的玩具中,胖乎乎的小手忙个不停,咯咯地笑。

门外的狗拖着尾巴,望着树荫里阳光的斑点,目光卑微。

三只麻雀

一只麻雀在电线杆上追逐另一只麻雀,当两只麻雀碰在一起,双双掉落在一团尘土里。

地上,另一只老麻雀沉默地站在一个土窝旁,望着掉落下来的两只,叫了几声,有一种责备的口气。

后来,三只麻雀飞向小树林,那里,傍着一朵晚云。

暮色,很快将它们的影子融化了。

暑气正在散去

暑气正在散去,几个人坐在檐口的灯光下喝酒,轻轻淡淡,说着家常话。

一个半大的男孩,不停用手指尖从碗碟里拣菜吃,一旁的女人一边用手轻拍一下那只脏乎乎的小手,一边替自家男人摇扇子。

灯光上方,大片囤积的虫蛾乱舞,赶集般热闹,有几只飞蛾扑到菜碗里,惹来女人一阵尖叫

南风中飘过好闻的小酒香。

许久,一个男人立起身在桌边摇晃几下又瘫坐下来,想必是喝多了,他大着舌头说话,絮絮叨叨的。

过后,檐口的灯光撤去,几只烟头在上风口明灭着闪亮,虫 声盖住了短暂的沉默

远处村野里,风吹青秧的声音一阵阵涌过来。

夜色,青丝丝的。

那个人卧在草坡

打远处看,那个人裹着黑衣斜卧在草坡,四野荒寂,立冬后的冷风打在脸上生生地疼。

那个人卧在那儿,想自己的心事。

离近了,看见那个人的睡姿好像一点点在改变,身子变长了,随手摘下的帽子放在一边,也是黑颜色的。

他放牧的北风叫着,好大的口气。

偶尔有一两只野物跑过刚刚点播的麦田,一条灰白的小路被风吹得弯曲。

更远的地方是迷蒙的坟地,再过去,才是烟火旺盛的村庄。

我一直在好奇:这么冷的天,那个身穿黑衣的汉子卧在那里干什么?

等脚步发出微汗的喘息,我爬上了丘岗的顶端,眼前卧着的这个人,原来,是一块被野火烧出来的人形火印,零星的火还在朝前挪动。

我的眼晴有些发涩,这个火印越看越像村子里一个故人,他是在去年冬天下葬的,他的坟,就在不远处的坡地上。

白杨的倒影愈加明亮

几天小雨,去冬干枯在小路上的牛粪被雨水泡涨了,一点点松开坍塌,露出土里的草根已然淡青的颜色。

河边白杨的倒影愈加明亮,稍顶上,巨大的鸟巢,也在日渐暖和的风中改变了颜色。

鸟雀们在芽苞丛生的枝柯间扑飞得勤快,它们的叫声含着河水的清亮。

在油菜与青麦交替的丘岗上,勤力的农人将家畜的粪肥播撒在上面,黑色的肥料以弧形的样子扬起又落下,透着村人热腾腾的气力。

沉默劳作,终会赢得土地回报。

一路走来,我的布鞋上沾满泥巴,我在河埂拐弯处,将鞋帮上的泥巴刮去,看见上面的草籽也泛青了。

一只雀鸟急切闪过我的眼前,翅膀扑了我一脸暖风。

直起腰身,落在肩头上的光线,露出一抹晴朗的亮色。

堂弟

堂弟自娶了弟媳,每天都起得迟

勤力惯了的伯父看不顺眼,走到他们窗下,就狠狠地躲几下脚,骂一声:懒种,这样下去吃风啊…….

这时候,伯母就埋怨老头子多事:你也是打年轻时过来的……伯父不声,瞪着眼。

伯母赶紧去敲堂弟的房门,声音那么小。

月下山羊

一只山羊的白,涂在灰旧的村口,似乎有些孤单,

当这只山羊站在月光下,月光的白比山羊的白要更清冷一些,但两者兑在一起,就变成了另一种色彩。

我从城里回乡,看到山羊在月光下沉默着,偶尔叫唤一声,心里总有翻江倒海般的伤感。

这只月下的山羊,多像我在乡下经历的那么多年的寂寞,又被我猛地撞上了。

矮墙上开着扁豆花

这个秋天,我是在乡下度过的。两天细雨后是三天阳光,调和着我在城里磕碰出伤口的心。

岁月平淡地流过,不闲也不忙。

双亲每天忙于农事:摘棉、晒场、堆草垛……劳作的声音沉默而小心。

他们有时在干活时说起我,当我向他们张望,他们的说话声又会压低,生怕碰疼我敏感的心。

从缀满柿子的柿园望去,父亲的头发露出一片温和的白,旁边是一块边开边摘的棉花田,四周都是土黄。

麻雀们用窄小的翅膀飞过新堆的草垛,父亲望着这些活泼的生灵,发一会儿呆。

对门人家插着铁锁,锁眼里的时光旧了。

门前的大杨树在风中摇响叶子,有时像说话声,有时像持续的大雨。

矮墙上开着扁豆花,每每目睹这些忧郁的紫色,心就会颤一下。

我穿过几条长满蒿草的小路,走到村外的野地里,无遮无拦的风从大塘口吹过来,夹杂着零星的芦花,染上我的衣服和头发。

折一朵半开的油菜花

一夜大风,歇息时,天空筛下细雨。

雨丝是淡的,沿着昨日走过的枯草小径散步,杨树皮的光涂在身上,空气中有丝丝淡苦的气味。

不时被路边的一两棵柳绊住,柳芽嫩得像雨滴,轻轻一吹就飞起来,丢了。

走远了,再回头看那几棵柳,恍如清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hws20250401.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的散文诗仿佛一封封乡村来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