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分类评价理论观照下的习作教学评价

作者: 朱瑶瑶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提出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意在淡化以往教学评价中过重的甄别、选拔功能,突出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SOLO分层评价理论是动态评价结果,观照的是学生思维水平的变化,是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质性分类,为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思路。

一、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含义

SOLO,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该理论由香港大学教授约翰·彼格斯在吸收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经多年研究得出。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学习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思维结构,这符合人类认知发展阶段性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涉及了一个思维从具体到抽象、单维到多维、组织结构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而学生相应的思维发展水平可以根据其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予以合理的判断与评价。

我特别喜欢北京,我想吃烤鸭,我想看一下天安门,我想爬长城…

学生思维能力会体现在具体习作之中,教师按照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五种反应水平结构特点,对照学生习作能力表现,能够掌握其当下的思维水平,开展具体、内在、长效的分层训练。

1.分层能力表现

笔者以六年级下册“我的心愿”为例,基于学生课堂实际情况和学生习作能力表现与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五种反应水平结构特点的对应关系,并对照列举的学生部分习作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前结构水平: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心愿”,将它与想做的事等同,生硬地套用之前写过的文章,如《我学会了滑板》。语言逻辑性不强,多次出现语法错误。内容过少,或出现空白。学生习作例文节选如下:

二、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习作教学评价中的实践

我的心愿是去北京游玩一周,本来两年前就可以去的,但因一些原因计划推后了。

(2)单点结构水平:能够写出自己想要实现的心愿,但只能单一、表面地联系材料,无法体会内在深意与联系。有时存在一个观点或事例反复出现的情况,无法联系多个事例或观点多方面表达。学生习作例文节选如下:

我的心愿就是让我的小舅早早地戒掉槟榔和烟,让他成为一个干净的小伙。

小舅才20岁,年纪轻轻就学会了抽烟和吃槟榔,连女朋友都没有找到,外婆看到这一幕也摇了摇头。有一天,外婆跟我小舅大吵了一架,外婆说…·

(3)多点结构水平:能用多个事例叙述心愿产生的缘由、自己的努力等,但各事例、各部分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无法形成一个关联密切的系统。学生习作例文节选如下:

我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大家齐心协力地保护环境

你知道吗?一个塑料袋降解需要三四千年的时间,一个玻璃杯降解要三百万年。一个塑料袋降解的时间就占了中华五千年的大部分,一个玻璃杯要等很久才能完全降解。

有可能你几天前,或许就是今天早上,你为了不迟到让爸妈开快点,于是他就猛踩油门。

(4)关联结构水平: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现心愿产生的缘由和想要实现的强烈渴望。情感真实、动人,各部分内容承接自然,逻辑严密。学生习作例文节选如下:

我真想为你种片森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飘着鹅毛般大雪的下午,你是那样渺小,躺在白雪中央一动不动。我飞奔过去,轻轻托起你,你的羽毛上结了冰我抬头,四周没有一棵树,全是矮矮的树桩,你是森林的精灵,一切生活都源于树木,可这四周,竟无你的家园!你的头扭向树桩,是否在怀念家园?你的眼睛未合,是否在控诉着人类的罪行?我真想让树桩重成绿荫,真想为你种下一片森林。

(5)拓展抽象结构水平,小学生基本难以达到,暂不做讨论。

2.分层训练策略

学生的思维能力层次呈现顺向依次递增的特点,即单点结构水平层次可以通过训练、发展提升至多点结构水平层次,而不会直接跳跃至关联结构水平层次。

首先,处于前结构思维水平层次的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将习作课堂的点拨与平时语言的基础训练相结合。习作课堂评价内容宜侧重审题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圈画关键词抓题干,抽丝剥茧掘线索,先读懂题目。写作后,询问其想表达的是什么,再与实际的写作表达效果进行比较,找出症结所在,并通过强化日常语言基础训练,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改错字、病句等,有意识地丰富其表达句式,引发其向单点结构水平层次迁导。

其次,处于单点结构思维水平层次的学生,能够孤立地使用单一材料,缺乏联系多个材料并勾连其中关系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弥补其信息量不足的问题。教师应侧重指导学生将联系的材料放置在整个文本信息中去理解,体会词句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以便更好地与写作主题契合。同时培养学生留意生活,积累、搜集素材的能力,引导其学会课前借助网络工具,丰富信息储备,课上多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多种策略并行,逐步形成会搜集、善搜集、乐搜集的行为习惯,向多点结构水平层次迁导。

再次,对于处于多点结构思维水平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多为其提供归纳总结文章段落结构的机会,指导其学习各段落、各材料的编排结构,并梳理其中的逻辑方式。在习作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先列提纲,理清各材料间的逻辑联系,再写正文。

最后,处于关联结构思维水平层次的学生已经有较强的联系与整合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其成立学习小组,跟老师一起讨论并充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层次的同学,为其他同学提供习作指导,既能锻炼、强化其思维能力,也能增强其创作的自主性和激励性。

学生的习作水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动态发展的过程。SOLO分类评价理论,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在习作中展现的思维水平,便于教师设置问题,创设对应的情境,让每位学生都能进入“最近发展区”,分层、分阶段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但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工具,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与障碍,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唐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yyd20250409.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