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策略探索与践行尝试
作者: 李琴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跨学科学习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通过整合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同课程和领域之间的跨界融合不能随心所欲,教师可以从融合、情感、生趣、运用四个维度,促进跨学科学习的高效落实。
一、融合:知识拓展,构建多维网格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语文与数学、科学、艺术、历史等多学科内容进行巧妙融合,构建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简单地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跨学科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五年级下册的古典名著单元中编选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草船借箭》。基于跨学科学习的融合性原则,教师可以首先与历史学科融合,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后,引导学生着力聚焦诸葛亮为何能成功借箭这一问题。借助历史学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学生了解到诸葛亮采用这一计策所关联到的历史知识,更好地理解古代智谋的精髓,感受小说着力塑造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形象特点。其次,可以与数学、物理学科融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草船借箭》中的科学原理,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数学和科学相关的小实验,如利用风向标和模拟水流装置,再现草船在江面上的行驶状态,观察并计算箭矢在风力和水流作用下的飞行轨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和物理中的力学原理解释诸葛亮预测风向、调整船的位置,从而实现借箭的目的,进一步感受诸葛亮知时、知人、知地的特点。
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语言学习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体验,开掘出故事中并没有直接言明的特点,还能够习得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二、情感:认知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语文课程视域下的跨学科学习,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情感教育在跨学科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责任感等社会情感。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借助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通过对场景的具体描绘以及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一系列细节的刻画,传递了母亲与儿子之间深深的舐犊之情。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能够紧扣场景和人物的细节描写,体悟其中蕴藏的浓烈亲情,但如何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提炼出具有育人价值的情感元素,并被学生所接受与理解呢?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将其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首先,通过朗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其次,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要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最后,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母亲"主题活动,如制作感恩卡、撰写感恩信、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学会了感恩和回报。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资源,为学生搭建了从文字到情感、从情感到生活的育人资源,彰显了跨学科学习所承载的育人效能。
三、激趣:创新方法,增强学习趣味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跨学科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
如教材编选了一系列展现四季之美的古典诗词,单篇教学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设置主题为“四季的变迁与古诗词之美"的跨学科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解析教材中的经典古诗词《春晓》《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行》《江雪》等,让学生感受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的变化,着重鼓励学生关注文字本身的意境美。其次,组织一次跨学科实践活动一“四季画卷"创作。让学生选择一个季节作为主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地考察或搜集资料,在美术课程的审美思维下,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视觉艺术,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四季画卷,并配上背景音乐。最后,通过“四季诗画音乐会”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的画卷和配乐,并尝试进行诗词朗诵和即兴创作表演,将跨学科学习的成果以综合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样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也激发了他们对自然、艺术及文学的多重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运用:实践导向,提升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实践操作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衡量其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跨学科学习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教师就可以与地理、旅游、艺术创作等多学科相结合,设计“小小导游带你玩转威尼斯”的实践项目。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旅游特色。接着,组织学生以课文内容为蓝本,结合搜集的资料撰写导游词,介绍威尼斯的风土人情和小艇的独特魅力。最后,在班级内或学校范围内举办“威尼斯之旅”主题展览或模拟导游活动,让学生轮流担任导游,向其他同学或家长介绍威尼斯的美丽景色。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写作、演讲、团队合作等多项能力,学会了如何整合信息、如何提炼要点、如何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达信息以及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等。此外,实践活动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如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如何平衡不同学科内容的比重、如何评估学生的实践成果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以不断完善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模式。
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模式,融合多学科知识、能激发学习兴趣与情感共鸣,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化对跨学科学习的认识和理解,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课题编号ZD2023140)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单位:江苏南通海门红军小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yyd2025041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