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刘鑫雨 初申申

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索0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因此,围绕学习主题,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值得教师深人研究。教材采用单元设计体例,运用双线组元形式结构化地编排教学内容,这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方便和可能。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基础,也是适应教材双线组元特点的需要。

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单元整体,通过任务驱动促进学生的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谈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单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

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首先要对单元内容进行细致解读,对该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进行梳理分析,寻找课文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家乡"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四篇课文,內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峡,从祖国的母亲河黄河到中华名楼鹳雀楼,从秀丽至极的庐山瀑布到归来不看五岳的黄山,这些名山大川无一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骄傲。语文园地四的“我爱阅读"栏目中的《画家乡》一文,从儿童视角描绘了自己的家乡一—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及城市的美好景色。学生通过单元学习,能够感受祖国的辽阔和美丽,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单元四篇课文都围绕着这一要求展开。《黄山奇石》一文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日月潭》一文要求学生用学过的方法理解“隐隐约约"等词语的意思;《葡萄沟》一文的泡泡提示语就明确提出了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语文园地四的“字词句运用"栏目则是对这一要求的运用,本单元对该要求也呈现出“复习一巩固一提升—运用"的层层递进。

通过研读课标,我们确定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该学习任务群实现了生活情境和语文实践活动的统整,主要围绕大概念展开,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力图实现学习目标、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的一致性。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制订了单元学习总目标及单元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总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66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2个词语,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3)展开想象,用自已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5)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仿写课文的句子,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6)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与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7)能结合本单元内容,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增强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单元作业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正确认读66个生字,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37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2)通过每一课的深人学习,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和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句的意思,并尝试运用积累的词语仿写句子,学写留言条。(3)借助本单元学习内容和表达与交流作业,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争当“家乡推荐官”,介绍、赞美家乡。

二、任务驱动,设计学习活动

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围绕单元学习目标,笔者确立了学习主题"游美景·赏风光—我是家乡推荐官”。这一主题既契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又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学习主题,笔者设计了学习情境:美丽的中国,地大物博。登鹳雀楼,感受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美景象;遥看庐山瀑布,欣赏其飞流直下的雄浑壮阔之景;到中原腹地安徽观黄山奇石;跨越海峡来到宝岛台湾,欣赏日月潭的秀丽风光;穿过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深入到西部盛产水果的新疆吐鲁番,为葡萄沟代言;最后回到家乡,话家乡、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好景象。

在主题情境中,笔者确立了“家乡美景我设计"“家乡美景我欣赏"“家乡美景我推荐”三个学习任务,形成了一条“寻美、赏美、赞美"的主线。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朗读与背诵、阅读与思考、积累与运用、分享与交流,初步感受祖国的辽阔与壮美,感受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以“我是家乡推荐官”为学习主题,以“我为家乡代言”为任务驱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落实语文要素,进而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发展。教学中,我们将语文园地的内容统整在“家乡美景我设计”“家乡美景我欣赏”和“家乡美景我推荐”这三个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读、想、写、画、说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语言的形象与生动。

任务一是“家乡美景我设计”,旨在通过第一个任务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主题、内容有一定的认知。活动一“美景随手拍”,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命名。活动二“景点我知道”,学生借助地图,通过读一读、认一认、记一记等方式,认读识记相关字词,同时教师帮助学生大致了解家乡之旅这几站的地理位置。活动三“美景我想象”,整合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栏目,通过朗读楹联,借助图片,理解楹联大意,欣赏塞外、江南等祖国不同的美景风光,初步感受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美景众多。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楹联描述的是哪里的景色。活动四“路线我规划”,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乘坐火车前往各个景点。整合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栏目中的火车票,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火车票上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yyd20250412.pd原版全文

任务二是“家乡美景我欣赏”分为四个活动,学生以家乡推荐官的身份参与到家乡之旅中。活动一是“诵读古诗,饱览大好河山”,学生通过读诗句、想画面、画画面、说画面等多种形式描绘诗歌中的景色。教师引导学生为《古诗二首》中的诗歌设计诗画集,通过纸质书籍宣传鹳雀楼、庐山瀑布的美景。活动二“欣赏奇石,领略黄山之美”,教师引导学生用上积累的词语和比喻词介绍黄山奇石,让学生向《黄山日报》投稿,写下自己想象的、欣赏到的奇石,通过报纸宣传黄山奇石的有趣。活动三“游日月潭,走进宝岛台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词语、句子,欣赏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的不同景象,能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生为日月潭风景区设计特色门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所售卖的门票样式也各不相同。活动四“品味美食,感受风土人情”,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并借助课前绘制的旅游攻略,在课上录制“葡萄沟"宣传片,拍摄“枝叶茂密的葡萄树”和“五光十色的葡萄”,品尝推荐“色鲜味甜的葡萄干”,表达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任务三是“家乡美景我推荐”。活动一是结合语文园地中“我爱阅读"栏目的《画家乡》,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绘制出家乡美景,用“话”表达对家乡的喜爱、赞美之情。活动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处家乡的美景,以推荐官的身份,用上自己积累的词语推荐美景,表达自己的赞美,通过举办家乡美景推荐交流会,选出最美风景和最佳推荐官。活动三是汇编《遇见美景》图文手册,小组进行展示交流。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以“游美景·赏风光—我是家乡推荐官”为学习主题,创设旅游体验情境。整个单元以成为家乡推荐官为目标,学生在成为合格的推荐官这一最终任务的驱动下,先积累、学习课文中是如何推荐、介绍不同地方的美景,并在完成推荐任务时运用展示。学生通过单元、主题、情境、任务能够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解决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分类作业,打造高效课堂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开展了“课堂 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索1 作业 .+ 评价"联动式设计,结合课标要求,围绕单元的教学任务和作业目标,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作业,一共设计了四类作业。

1.单元识字与写字作业设计

识字与写字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认读词语,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以“家乡之旅—字词篇"为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生字进行分类整理,积累好词好句等。

2.单元阅读与鉴赏作业设计

阅读与鉴赏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引导学生课前搜集与所学课文相关的资料,初步了解课文描写的美景;课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交流,从而过渡到课文的学习,并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品词读句,品味课文的语言,背诵相关篇目,产生赞美祖国、家乡的情感。

3.单元表达与交流作业设计

表达与交流以实践运用为主。首先教师让学生完成本单元的写话“学写留言条”。其次,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准备家乡分享交流会,完成“我是家乡推荐官”活动。在分享交流时,学生既可以用本单元积累的词语、表达方式去表达,也可以将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联系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喜爱、赞美之情。以《葡萄沟》一课为例,“葡萄沟宣传片录制资料单"既是本节课的学习单,又是课堂的基础性作业,其中包括“我为宣传片录旁白”“我为宣传片做讲解”“我为宣传片写文案”及“我要录制宣传片”四个子任务,这四个任务巧妙融合了课后习题,为学生突破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提供支架和相应的评价标准。

4.单元梳理与探究作业设计

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及阅读其他拓展内容,学生对祖国的壮美山河有了一定了解,并学习了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所学内容,可以是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如制作思维导图、识字小报等。之后,教师组织学习成果展示课,引导学生分享交流,增强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学生的呈现方式也各不相同,有思维导图、旅游攻略、旅游手账等。

四、过程性评价,落实学习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体现了“教一学—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同时,“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也提醒教师,过程性评价应贯串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行为,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游美景·赏风光一—我是家乡推荐官”,教师设计了家乡之旅回忆录作为单元学习评价单(见表1),采用游戏化、体验式的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相应填写,增强评价过程的乐趣。通过评价单,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进而实现以评促学,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环环相扣。

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索2
表1单元学习评价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首先,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促进了体验,在达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掌握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这一方法,为第二学段奠定基础。其次,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借助板书、旅游攻略、思维导图等有序地表达。最后,学生能在特色作业中用上优美的语言赞美家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师作为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要从单元、学段乃至整个小学出发,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为背景,设计趣味十足、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助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yyd20250412.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