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作者: 刘敏

关键语句在课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借助关键语句学习课文是引导学生阅读的好方法。《乡下人家》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关键语句,学生并不陌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掌握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和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阅读方法,对于关键语句的作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基于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关键语句,撬动整篇文章,引导学生深人阅读。

一、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景物特点

《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感受景物的特点是学习写景类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在本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景物的特点呢?抓住关键语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它可以起到统领全文、帮助学生获得对乡下人家四季特点的整体感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乡下人家》一文中的关键语句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出示乡下生活的画面,再配以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样的景致,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关键语句是哪一句。当学生找出关键语句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文说一说从哪些地方看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从而帮助学生梳理乡下人家的美丽景色: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乡下景致的特点感受得更加深刻。

在教学中,学生对《乡下人家》中描写的景致进行梳理,可以看出“瓜、花、竹"是植物,“鸡、鸭”是家禽,吃饭睡觉是生活场景,这些景象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乡下人家》中的独特风景。教师借助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感知景物特点,可以使《乡下人家》中的景致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抓住关键语句,引导想象画面

《乡下人家》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抓住关键语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从不同的画面中感受乡村景致的独特、迷人,从而为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在学生对《乡下人家》中的景物特点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么多独特、迷人的景物和活动,使乡下人家在人们的眼前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文中都写了哪些画面呢?请大家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再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与同学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有学生说:“读着课文第1自然段,我仿佛看到了一座农村的房子,房子前面是大大的院子,房前的瓜架上爬满了绿色细长的藤蔓,藤蔓上开着许多花,有的花已经落了,瓜藤上挂着一个个青的红的瓜,一阵风吹来,叮叮当当乱响,有趣极了。"在学生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说完以后,再让学生给这些画起个名字一一屋前瓜架图。有了这个例子作为基础,学生在学习后面的段落时就会很轻松,学着刚才的样子把文字读成了画面,把课文变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朗读课文,把文字还原成一幅幅画面,并把这些画面说给大家听,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品味语言

《乡下人家》一文不仅景美、画面美,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有独到之处。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语言,让学生感受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具匠心。

在学生朗读并感受课文画面美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乡下人家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把这迷人的风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并画出相关的句子,与大家进行交流。有学生交流的句子是“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并说出自己从“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中感受到了春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春天的乡下生机勃勃;尤其是句子中的“探"字采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长势迅速,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许多,教师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语言,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乡下景致的独特、迷人。

《乡下人家》一文的景物美、画面美是通过语言文字让读者感受到的,这也是作者在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在教学中,教师以关键语句为引导,鼓励学生对描写乡下人家景致独特、迷人的词句进行赏析,让文本语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突显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

四、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乡下人家》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这一课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借助关键语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课文蕴含的情感,读懂文字背后作者的生活态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独特"“迷人"这些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去寻找课文中对应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这一画面"独特、迷人的真正体悟,然后把这些画面联结起来帮助学生获得对文本思想情感的真正感悟。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屋前瓜架图”这一画面,并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由于有了边阅读边想象画面作为基础,学生很容易从这个画面中体悟到作者和乡下人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展开,作者的喜悦、对乡下自由纯朴生活的向往之情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关键语句蕴含的思想情感。

在《乡下人家》一文中,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与赞美、对乡下自由生活的向往是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展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感受画面,体会画面和文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找到体会文本思想感情的路径与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课文深刻的感受与体会。

在《乡下人家》一文中,作者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对乡下人家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揣摩作者意图,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 宋园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yyd2025041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