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英雄足迹聆听成长声音
作者: 刘媛媛1.通过引导,让学生将单篇阅读方法拓展到整本书阅读中,激发其阅读兴趣。2.阅读整本书时,能关注人物成长的关键情节和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交流情感体验和感想。3.通过利用图表支架,让学生自主制订个人阅读计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一篇小说"到阅读"整本书”。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读了三篇小说,你学了哪些阅读方法?2.我们可以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整本书阅读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位家喻户晓的小英雄,聆听他的成长声音。
【设计意图:梳理小说阅读方法,回顾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由“篇”到“本”,将单篇阅读习得的方法运用到整本书阅读中。】
二、重温经典,认识雨来
1.初识雨来。
(1)在里立着一座石像,石像底座上刻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他是谁?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2)走近作者,了解读本。出示作者简介,请学生说说了解到的信息,明白雨来是有人物原型的。
(3)阅读《抗日根据地孩子们的缩影》,了解创作背景。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小英雄雨来》。
2.浏览目录,了解特点。
(1)浏览目录中的标题,观察特点。
预设:用人物名字或事件命名,几个小标题写了一件事。
(2)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速读《他们这是到哪儿去呢》到《我不累,我是撒尿来着》,借助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
预设:找大部队,准备参军。
过渡:这就是小标题串联法。大家在梳理故事情节时,除了用故事情节图、思维导图外,还可以用上这个方法。在作者的笔下,小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设计意图:2022年版课标指出“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让学生浏览梳理目录,积累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历史背景介绍让整本书阅读与历史学科有机融合,能帮助学生代入故事情节,理解书中人物言行和想法,感悟人物英雄形象。】
三、师生共读,感知形象
1.读小说情节,品英雄形象。
(1)播放视频《雨来出场》。(2)快速阅读雨来出场片段,思考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从哪里感受到的。① 出示《雨来这孩子(节选)》片段。预设:雨来水性很好。从“雨来像小鸭子…望着妈妈笑"的描写中体会雨来的调皮机灵,水性很好。
过渡:关注人物描写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快速默读另一片段,你又见到了一个怎样的雨来?
② 出示《扁鼻子军官(节选)》片段。
预设:我觉得他勇敢坚强,面对鬼子的毒打而不屈服,我感受到了雨来的爱国、勇敢。
过渡:在阅读上面这两个片段时,你们是用了哪些方法感受人物形象的?
预设: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过渡:从目录中找到你喜欢的故事,快速阅读,梳理片段内容。小组交流:这个片段哪里最吸引你?和雨来日后成为英雄有关系吗?
小结:能够学以致用是智慧的一种表现,大家都有成为小英雄的潜质。
2.品析环境描写妙用,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
(1)小说中除了精彩的情节描写,还有多处环境描写,老师非常喜欢下面这个片段。
出示《河沿上响了几枪》片段(略),引导学生试读,并试着说说从这段话中感觉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红绸子""鸡冠花"想到了烈士的鲜血,内心很难过。作者借环境表达心情,起到渲染和烘托的作用。
(2)作者没有说一句雨来,却句句都是雨来,没有说一句悲痛,却句句都让我们感到悲痛,这就是环境描写的妙用。默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芦花村好不热闹》的片
段(略)。
预设:我感受到冬天刺骨般的寒冷,仿佛看到了一片萧瑟的景象,感觉要发生不好的事。
过渡:回顾片段,我们还能如何感受人物形象?
预设:关注环境描写。
小结:阅读时遇到精彩的句子我们可以精读,在旁边写批注;或摘抄下来,写写感想,形成读书笔记;也可以创作插图,配上文字。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反映少年成长的故事、小说、传记等,交流自己获得的启示”,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调皮顽劣”和“爱国英勇”看似矛盾,却反映了雨来的成长,学生在阅读中也和雨来一起成长。播放《雨来出场》的视频能帮助学生感知雨来的人物特点,这也和跨学科学习中“要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吻合。】
四、自主规划,记录阅读旅程
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家阅读时可以参考图表(见表1),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并按照计划读完整本书。阅读时,记得用上合适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2.阅读大挑战,这次看谁能拔得头筹,获得大家认可,荣获本次整本书阅读的“阅读之星”。请大家开启阅读之旅,和小英雄雨来共成长!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图表支架,提供思路,帮助其自主制订阅读计划,引发学生任务意识和紧迫感。课标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这本书非常适合学生慢慢品味。教师设计挑战任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乐读、会读、共读,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还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深入体悟英雄成长历程,呈现出独到的作品。阅读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美术、表演、编剧等学科知识进行学习,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让学生做到了在实践活动中与书中人物对话,收获成长感悟。】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五屯小学)责任编辑 刘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yyd20250422.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