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童年故事感受别样人生
作者: 张杰【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基本内容,关注小说的三要素,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整本书的阅读方法。
2.通过主人公成长的故事,正确理解苦难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针对小说中感兴趣的话题开展交流活动,分享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营造氛围
1.播放音乐《童年的回忆》,在温馨而略带怀旧的音乐声中走进《童年》。
2.同学们,著名作家冰心说:“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高尔基的《童年》,感受阿廖沙的笑与泪,分享我们成长中的经历与成长。
二、说出梗概,感知情节
1.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哪位同学说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情节、环境、人物形象。)
2.情节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往往在开端交代背景,发展刻画人物,高潮制造矛盾,结局深化主题,引人深思,那么《童年》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是怎样的呢?(生交流表达)
预设1:开端——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来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家境贫寒,脾气暴躁,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
预设2:发展 阿廖沙在这个家庭中艰难地成长,他看到两个舅舅自私贪婪,经常为了争夺财产而大打出手。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外祖父的严厉和冷漠,但幸好有外祖母的关爱,她的善良和慈祥成为阿廖沙內心的温暖港湾。
预设3:高潮——家庭的矛盾愈发激烈,舅舅们的争斗升级,外祖父的脾气愈加暴躁。阿廖沙遭遇了许多不公和苦难,包括被外祖父痛打。
预设4:结局——母亲改嫁后再次遭遇不幸去世,阿廖沙被外祖父无情地赶出家门,他不得不独自踏上社会,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路。
3.哪位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把《童年》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连起来讲述一下?(生交流表达,师相机点评。)
师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利用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厚厚的一本书读薄了,这就叫会读书。
4.书中哪些故事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生自由表达)
预设: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有一次,他们甚至用粗木柴打到了外祖母的头上,外祖母却毫无怨言。
【设计意图:2022年版课标在第三学段的“学业质量”中提出“独立阅读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获取主要内容,用朗读、复述等自己擅长的方式呈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本环节巧用故事情节四要素让学生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式,再现小说主要内容,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三、品析人物,感悟形象
1.学生相互交流《童年》人物表(见表1)。

2.投影展示学生填写的《童年》人物表,被展示表格的学生自述人物关系及性格特点,教师相机点评,学生自我评价星级。
3.在众多人物当中,你对哪位人物印象最为深刻呢?试说明理由。(生交流后表达)
预设:外祖父,他性格专横、残暴、贪婪且自私。
小结: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和灵魂,人物的塑造又需要故事情节的推动和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同学们都很棒,注意到了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设计意图: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和灵魂,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本环节顺承上一环节对故事情节的体会,自然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四、对比童年,分享体会
师:萧红的童年有祖父相伴,所以她可以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地玩耍,《草房子》里的桑桑自幼和一群小伙伴一起成长,所以他的童年无忧无虑,而阿廖沙的童年饱受磨难与艰辛,那么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比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有哪些优越条件呢?
预设1:在家庭环境方面,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相对和谐、稳定且充满关爱的家庭中。父母通常能够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充足的物质保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较为融洽,很少出现像阿廖沙家庭中那样頻繁的争吵和暴力。
预设2:在教育方面,我们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教育体系。学校设施先进,师资优良,课程设置全面,能够接受系统的教育,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发展方向,而阿廖沙则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
【设计意图:2022年版课标在前言中指出“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谈感受,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
五、分享收获,获得真知
1.阿廖沙没有我们现在的优越条件,但是他在那种异常艰难的生存条件下,身上仍然散发着善良、正直、勇敢的美好品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生自由发言,师相机引导。)
2.小结:人的一生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要像阿廖沙那样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从主人公身上学到宝贵的人生成长经验。
【设计意图:2022年版课标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对整本书的阅读就提出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的要求,本环节融合语文、道德与法治元素,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成长中的困难,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六、拓展与分享
1.阅读高尔基的《在人间》《我的大学》,进一步了解阿廖沙的成长历程。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以《我的童年》为题目来写一篇作文,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和平小学)
责任编辑 唐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yyd20250424.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