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思维品质内涵与考查路径

作者: 黄丽燕 方婕曦 温爱英

初中英语思维品质内涵与考查路径0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的发布,以及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如何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且个性化地成长,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其中,思维品质作为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其评估在考试评价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英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思维品质的评估重要性得到了语言测试理论的支持。在考试评估领域,Weir(2005)提出了社会认知效度验证框架,该框架不仅将信度纳入效度的范畴,还提出了多种效度类型,并特别强调了认知效度的重要性。认知效度作为考试效度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关注测试所激发的考生认知过程与理论预期或真实生活情境的吻合程度。可见,认知思维是考查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确保测试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重视考生的认知加工过程。

为此,本文将围绕初中英语思维品质的考查进行深入探讨。首先,阐释思维品质的内涵,以明确思维品质的考查目标;接着,以2023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英语试题为例,分析思维品质的考查现状,旨在阐明思维品质的考查路径与方法;最后,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和建议,旨在为提高初中英语思维品质的考查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思维品质的内涵与考查目标

在中考英语或校本测评中开展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评估,首先要明确考查目标,即在考试中要考查什么认知思维能力。《义教新课标》是指导中考英语命题及校本测评的重要指引文件,课程目标部分的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和学段目标(7〜9年级),课程内容部分的学习策略—认知策略(7〜9年级),学业质量部分的学业质量标准(7〜9年级)以及附录部分的核心素养学段特征等部分,均与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测评要求相关。通过研读有关论述,我们可以明晰思维品质的内涵,进而明确其考查目标。

思维品质作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通过提升思维品质,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义教新课标》中的学段目标(7~9年级)指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这三个培养目标可视为学生思维品质的评价目标。首先,观察与辨析是思维品质考查的基础层面,学生要能够敏锐地发现语篇中事件的发展和变化,辨识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同时,学生还应能够辨识出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判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其次,归纳与推断方面,学生需要具备提取、整理、概括稍长语篇的关键信息、主要内容、思想和观点的能力,能够判断各种信息的异同和关联。此外,学生还应能根据语篇推断人物的心理、行为动机等,推断信息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通过从不同角度解读语篇,学生能够推断语篇的深层含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最后,批判与创新方面,学生要能够对语篇的内容或观点进行合理质疑,依据不同信息进行独立思考,评价语篇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此外,学生还应能够根据语篇内容或所给条件进行改编或创编。

思维品质的考查目标应与上述的思维品质学段目标保持一致性,也就是说,思维品质的考查目标在于全面评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层次和水平,包括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以及批判与创新等多个方面。这些考查目标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在语言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中考英语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思维品质的考查路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以广大初中教师关注的中考英语为例,不同考试题型均对思维品质的不同层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本部分将聚焦中考英语,阐明课标要求,综述实践现状,评析典型案例。

《义教新课标》提出中考英语命题要落实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适宜性原则。其中,导向性原则要求强化英语课程的育人导向,注重考试命题的素养立意,在真实情境中全面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核心素养其他三个要素和思维紧密相关。语言能力目标表现为感知与积累、习得与建构、表达与交流;文化意识目标表现为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学习能力目标表现为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这三个核心素养要素目标达成的主要手段是思维活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是思维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因此,中考英语命题要突出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命题要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加大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广泛选材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命题要更加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增强试题的开放程度和创新性,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备考模式(温爱英,2023)。

实践中,各省市中考英语试题在不同程度上践行了《义教新课标》对中考英语试题命制的要求。全国中考命题评估英语学科组(以下简称评估组)参照王蔷等(2018)提出的“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框架”,构建了中考英语思维品质评估的分析操作框架,并基于33份2023年省市中考英语试题,对中考英语思维品质的考查现状进行分析。

1. 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框架

王蔷等(2018)提出,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由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这三项核心能力要素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学生在英语学科中全面发展的基石。学习理解能力涉及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感知注意、记忆检索和提取概括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通过感知注意,敏锐地捕捉到语言中的关键信息,如词汇、语法结构和语音特征。随后,记忆检索能力使学生能够迅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为理解和应用新知识打下基础。最后,提取概括能力则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片段整合成有意义的整体,形成对语言知识的深入理解。应用实践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描述阐释、分析论证以及整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上。学生要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和阐释各种现象、事件和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分析论证的能力,能够运用逻辑和证据对问题进行推理和论证。此外,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出英语学科的实用性。迁移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推理判断、创造想象和批判评价的能力。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后,学生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形成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理解。同时,创造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新的思想和观点。批判评价能力则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能够对各种信息和观点进行鉴别和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态度。

这三项核心能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完整体系,反映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三个层次和水平。通过学习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通过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通过迁移创新能力的拓展,学生实现个人英语学科能力的飞跃。

2. 中考英语概况

基于《义教新课标》教学与评价建议以及初中学生的特点,评估组提出如下建议:在中考英语中,学习理解层次的试题应占约45%,应用实践层次的试题应占约45%,迁移创新层次的试题应占5%—10%。通过分析33份2023年省市中考英语试题,发现学习理解层次的考查题分值平均约占43%,应用实践层次约占48%,迁移创新层次约占9%。由此可见,大部分省市中考英语试题中对思维品质三个层次的考查比例与评估组的建议较为吻合。

然而,部分省市试卷中也存在学习理解层次试题偏多,应用实践及迁移创新层次试题偏少的情况。各思维层次试题分布不均或比例失衡可能导致试卷难度过高或过低。以九份典型的试题(以字母A—I编号)为例,其中三份试题(试题A—C)对学习理解层次的考查占比较高,分别达到了77%、75%和65%,而对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层次的考查则相对较少。另外,试题D和E对学习理解层次的考查不足,占比仅为25%和23%,而对应用实践层次的考查则过多,占比高达68%和73%,这不利于对整卷难度的把控。实际测试结果显示试题D难度为0.54,试题E为0.62,均偏难。此外,试题F、G、H和I在迁移创新层次的考查上偏多,导致试题难度过大。这四份试题对学习理解层次的考查较少,占比分别为28%、28%、33%和34%,而对迁移创新层次的考查则偏多,占比分别为21%、17%、17%和26%。实际测试结果显示试题F难度为0.62、试题G为0.63、试题H为0.52和试题I为0.51。显然,试题在三个思维层次的合理分布是保障试卷难度适中且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3. 试题案例

(1)学习理解层次考查

在各省市中考英语试题中,学习理解层次多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短文填空等题中考查。

[例1 ]  2023年某省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

请阅读下面短文,根据语篇内容,在方框内的缩写文章中,填入与短文意思最符合的单词,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空一词。

Animals play so many important roles in our lives. Some, like cows and sheep, provide us with food; pets are our friends; other animals work for us. Above all, every animal—big or small—can fill us with a sense of the wonder of the natural world.

Unluckily, we don’t always value this. Many animals are endangered because of our actions, and millions of animals in the world are badly treated. World Animal Day reminds us, at least for one day a year, “to celebrate animal life in all its forms” and “to be thankful for the way in which animals enrich (使丰富) our lives.”

World Animal Day was started in 1931 in Florence, Italy. It made us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endangered animals around the world. It is now celebrated in mos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day falls on October 4th every year.

All over the world on this day, volunteers raise money for animal center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Museums and zoos organize special events. Schools have also joined animal projects. No matter what is done, the idea is to remind us of the importance of animals and to show us how we could improve our relationship with animals.

If you want to take part, you could help an animal or organize a money-raising event for a local charity. The important thing is just taking an active part. We should offer animals as much as they offer us.

Animals are important in our lives. They offer us ___49___, friendship, help and a sense of the wonder of the natural world. However, our actions make many kinds of animals in danger, and we treat millions of animals ___50___. World Animal Day reminds us to be thankful to animals. It was started in 1931 to draw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___51___ of endangered animals. Now World Animal Day is celebrated on October 4th every year. On this day, many activities are held to ___52___ how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So let’s just be ___53___ to take part and offer animals as much as they offer us.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