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形象呈现研究0

关键词院教材;文化形象;语料库

1. 问题的提出

国家文化形象作为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在认识主体中所形成的总体印象观念,是衡量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准(夏宝君,2021)。英语教材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性,其作为国家形象自塑的重要媒介(李青等,2021),不能只关注语言文字层面的学习,更要对语言文化进行全方面的学习和了解。目前,已有学者对外语教材文化内容进行分析,但结合语料库方法聚焦教材文化形象较少。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主要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输入性文本为主自建语料库,结合Wmatrix 5 工具,采用张虹、李晓楠(2022)的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探讨外语教材的文化传播价值,以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而更好地学习和传播文化形象。因此,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呈现的文化语义域主要有哪些?

(2)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呈现出文化形象的哪些特征?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至九年级)是目前学校采用最为广泛、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通用教材,本文主要以五册英语教材中输入性文本(Reading,Listening)为主自建语料库Textbook,以Wmatrix 5 语料库工具自带的America English 2006 (AmE 06)为参照语料库,如表1 所示,对其所构建的文化形象呈现特征进行研究。

2.2 研究工具

Wmatrix 语料库分析工具的独特之处在于内嵌了语法标注工具和语义标注工具(Rayson, 2003)。通过将自建语料库文本上传后,Wmatrix 对其进行语法标注、语义赋码,最后与其内嵌的参照语料库进行对比,根据语义赋码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生成关键主题语义域并按照关键性即对数似然值Log-Likelihood(LL)排列(高超, 2016)。为提高其准确性,本文将LL6.63 设为关键性分界值。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教材中主题语义域分析

通过分析教材中涵盖关键主题语义域72 个,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呈现前15 个,如表2 所示。将72 个次主题语义域合并为上位语义域按照主题性值大小排列为:Z 名称和语法、A 概括、K 文娱、E 情感、F 餐饮、T 时间、S 社会活动、X 心理活动、P 教育、N 数字衡量、Q 语言交流、B 身体、W 环境、L 生活、O 对象、M 交通、H 建筑共17 个上位语义域。

由以上显著主题语义域可以看出,该教材涉及内容较广,但36.1%的主题语义域体现了语言教材的普遍特征如:Discourse Bin、Pronoun、Negative 等,表明了该教材基于学生的学情出发,侧重于语法知识结构的输入。除此之外,本文对其他46 类文化范畴进行分析发现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形象呈现符合英语课标的要求利于学生接受和学习。

3.2 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形象呈现分析

教材中文化形象呈现主要依据张虹、李晓楠(2022)的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进行分析,主要包含了文化观念、文化实践、文化产品、文化人物和文化人物五个方面。

3.2.1 文化观念

文化观念指对待事物的价值观和信仰,其决定了文化产品和文化实践,比如世界观、名人民谚、古诗词、神话等(张虹, 李晓楠, 2022),相关语义域涵盖了19种,占比26.4%。教材中文化观念呈现对学生起着导向作用,语篇中不仅涵盖了表达个人主观观点的语义域如[Evaluation: good/bad],而且包括客观观点的呈现如[Evaluation: inaccurate],[Judgement of appearance: positive]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意识;不同程度情态动词的使用彰显了英语教材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主动有意识地、有规则地做某事的意图;心理行为和过程的各级次语义域反映了输入性文本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关注;但是相关学校法规、家庭规矩、社会制度形象并没有在听力和阅读中涉及。

3.2.2 文化实践

文化实践指人类生活和行为方式,如节日习俗、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社会活动等(张虹, 李晓楠, 2022),该语义域共6 类,占比8.3%,涉及到娱乐、教育、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和社会活动。[Entertainment generally]呈现了不同的节日风俗习惯和娱乐活动,且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跨文化、跨时空的对话利于国家文化形象的对外传播,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了解、实践和反思;[Education in general]涉及了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利于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知识;[Polite]和[Cleaning and Personal belongings]是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约束,学生能够提高自身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和方式。[Moving,Coming and Going]和[General actions/making]是在从事社会实际活动中的相关动词表达。

3.2.3 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包括书籍、食物、音乐、电视节目、服饰、建筑、文学作品等,是最容易认知的文化形象物质形态(张虹,李晓楠, 2022),该语义域共17 类,占比23.6%。[Clothes and personal belongs]服饰的呈现仅涉及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并没有提及不同国家或者民族的服装风格;[Food]和[Drink and alcohol]不同国家食物的呈现表明英语教材中融入了中国和他国的文化产品形象;[Residence] 主要是对家庭住址以及其他居住地址的介绍,但对国家建筑风格较少提及;[Music and related activities],[Entertainment,sports and games], [The media: TV, radio and cinema], [Telecommunications]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促进学生的文化体验;[Living creatures: animals, birds] 动物的呈现帮助学生感受多元的文化, 了解不同国家动物的习性和种类;[Psychological actions, states, and processes] 次位语义域感官的呈现主要作用于文化产品。

3.2.4 文化人物

文化人物指某一文化群体的人物,知名人物或其他人物(张虹, 李晓楠,2022),英语教材中主要包含了两类人物:知名人物和国内外小人物,特别是国内外的小人物较多,且多出现在听力文本中。但通过索引行发现Yu Gong,Li Wen,Zhu Hui 这类中国人物排名比较靠前,说明初中英语教材注重中华文化的融入。通过对国内外人物的优秀文化品质的学习,帮助学生意识到个体对于传承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意义。

3.2.5 文化社群

文化社群指根据不同的民族、语言、性别、种族、宗教、社会经济阶层等不同的群体划分的文化,是国家/民族等层面的文化(张虹, 李晓楠,2022),其语义域占比4.2%,涉及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主题如[kin]、[Personal relationship: general]这是国家文化家国情怀的体现;[No power]这一群体主要指的是初中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符合学生学情的需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文化类型上,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输入性文本的文化形象呈现主要分布在文化观念和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呈现能够充分发挥英语教材育人的作用,而文化产品是各类文化形象中最易感知的部分,便于学生理解。其次是文化实践、文化社群和文化人物。文化实践的呈现既关注到了传统节日,也涉及到了现代文化;文化社群中仅涵盖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家庭关系,但在性别、种族等方面关注不足;文化人物多以听力文本为主,且国内文化人物涉及较少。在21 个语义域中,初中英语教材并没有涉及到G[Government andPubic]这一文化范畴,这可能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关。

总之,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深入挖掘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尤其是在解读阅读语篇中善于挖掘五种文化形象之间的隐性关系;创新教学设计,如借助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化补充;注重文化内容的多元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者家庭作业进行文化内容的巩固。最后,希望教材编辑者能够平衡输入性文本的各种文化形象,增加文化社群和文化人物的融入。

4. 结语

本文通过语料库方法运用张虹、李晓楠(2022)的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形象进行研究,发现教材中文化观念、实践、产品和人物对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重视本国国家文化形象,也关注到其他国家文化形象的呈现,体现了多元文化特点,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的主题语义域也为上述结论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教材中的文化形象主要集中在文化观念和文化产品,对文化实践和文化人物的呈现较为浅显,并没有深挖背后的内涵。因此,只通过教材呈现的文化形象是不够的,教师要在课堂中通过多样的活动、有趣的互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不同国家文化形象深层内涵,并且能够客观的进行评价从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有效地促进各国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由于本文只收集了英语教材中的输入性文本进行了文化形象呈现分析,无法将教材中文化形象均统计进去,未来可以从多角度对外语教材进行研究以弥补不足之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