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裹”触动中美货物贸易“大神经”
作者: 邱慧芳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取消了货值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关税豁免”(DEMINIMIS)政策。此后,经过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已上升至当前的245%,其间,“小包裹”也被层层加码。白宫先是于4月2日要求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通过国际邮政渠道进口的包裹由承运方在“货值30%”和“每件25美元”中“二选一”缴税,5月2日生效;8日又宣布5月31日前选项变更为“货值90%”和“每件75美元”,自6月1日开始计件税提高至“每件150美元”;9日又发布行政令将各项税收对应修改为“120%,100美元”和“200美元”。其他要求还包括承运方需提交包裹运输详情并预先缴纳保证金等。美国不断提高的关税严重冲击中美正常经贸关系,其中的“小包裹”更是触动了两国货物贸易的“大神经”。
“T86免税模式”与“小包裹新政”
美国“小额豁免包裹”政策始于1930年,当年国会出台这一规定是为减少美国游客从国外带纪念品回国时的缴税清关麻烦。2016年,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国会将小额免税的货值限额从200美元提高到了800美元。
跨境电商兴起后,“小包裹”发展迅速。由于可以通过“T86免税模式”(Type 86 Entry)快速清关,大量小包裹得以简便、高效地进入美国市场,亚马逊平台及其商户是这一行动中的最早赢家。之后,中国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平台,如希音(Shein)、特姆(Temu)、速卖通等,也借由这一政策便利向美国大量出口货值低于800美元的货品。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进入美国的申请最低限度关税豁免包裹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从2015财年的约1.39亿件猛增到2020年的超6亿件,2023财年超10亿件,2024财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6亿件,2015~2024年间累计增长了8.8倍。2024财年平均每天约400万件、每分钟约2778件货物以小额豁免方式进入美国。白宫官员称,这些小包裹绝大部分来自中国,从Shein、Temu发出,通过空运直邮发往美国,商品种类主要是服饰、小型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玩具文具等,涵盖面非常广泛。
近年来,美国国会议员开始密集关注通过小额豁免进入美国的中国产品。有议员宣称“小包裹漏洞”帮助中国制造商绕过美国关税体系,以较低成本向美国大量倾销商品,对美国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构成“不公平竞争”,“威胁到美国国内产业和就业”。也有人称小额豁免政策影响美国财政收入,《华尔街日报》就曾发文称该政策造成了高达670亿美元的税收损失。还有议员宣称,美国海关对低额豁免的包裹检查不严格,使得毒品、假货等非法商品借此渠道大量涌入美国。2024年4月5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将加强对小额豁免包裹的审查,以防有违反美国“强迫劳动”禁令的货物低价进入美国。
2024年4月15日,联邦众议员墨菲提出所谓“结束中国滥用小额豁免规则法案”,四天后即获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批准。这就是今年2月1日特朗普宣布取消小额豁免政策的直接背景。之后,因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尚未建立配套系统和流程,导致大量包裹积压在检查站,特朗普政府又不得不于2月7日宣布原小包裹免税政策“继续有效”。此后经过多次修改,“小包裹新政”终于尘埃落定,5月2日之后将以T01标准报关或T11简易报关方式清关。
“买家之困”与“卖家之难”
“小包裹新政”预计会延长7~10天通关时间,不仅影响买家购物体验,还会大幅增加交易双方成本。按当前美国人口约3.4亿计算,2024年平均每个美国人从海外购买小包裹四个,假定其中三个来自中国(含香港特区),按6月1日后每个包裹征税150美元计算,如果关税全由买家支付,则一个四口之家一年需额外支出1800美元。当然,部分小包裹的买家可能是美国中小企业,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增加直接税务成本,可能还需要聘请专业报关人员处理海关关务,从而进一步增加经营成本。
“小包裹新政”背后是美国削减对华贸易逆差和推动“制造业回流”的紧迫意识,压力一定会传导到卖家并触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大神经”。据统计,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占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之比高达40.35%。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表明,2021~2024年间美国已连续高居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对象国榜首,对美跨境电商出口占到中国跨境电商总出口额的1/3以上。在“小包裹新政”高压下,业内人士估计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销售小包裹的成本将增加10%~30%,加上清关手续费,综合成本可能增加近40%。
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应对“小包裹新政”挑战的能力较强。过去数年中,Temu和Shein都在逐渐降低对小额豁免优惠的依赖,同时不断提升供应链效率和运营熟练程度。目前Temu和Shein都已经在美国开设了配送中心和供应链中心,允许卖家将商品运送到美国,存放在当地仓库里,再从那里运寄给购物者。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24年5月中国跨境电商已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总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这种“跨境电商+海外仓”的方式可以助力跨境电商企业订单履约,大大提高货物送达时效,并提供售后、退货等增值服务。
然而,如果计入物流成本、仓储成本等,这种方式也会显著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大量中小型卖家仍然难以承担。即使考虑到“小包裹新政”尚未覆盖东南亚地区,跨境电商企业可以选择去东南亚建立海外仓,但也不能排除美国将来对有关地区采取限制措施以“堵住漏洞”的可能。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对中国澳门特区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将澳门纳入取消小额豁免的政策当中。
小包裹也触动着美国经济的“大神经”。小包裹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像毛细血管一样渗入美国社会的日常运行。业内数据显示,通过小额豁免方式进入美国的包裹平均货值为55美元,而Temu单品均价仅为10~20美元,购买者多为美国中低收入阶层,特朗普政府的封堵措施必会进一步提高他们业已沉重的生活成本,并严重限制他们对其他产品的消费能力,也会提高美国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加剧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美国经济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期系统构建,绝非“大幅加征关税、封堵中国产品”所能奏效,包括小包裹在内的中美经贸难题终归还是要找到平等互惠的解决办法。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