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历:拟古、脱古

作者: 永辉

吴历:拟古、脱古0
标题

吴历在五十岁时决定皈依天主教,并赴澳门接受洗礼成为一名传教士,其后余生在苏沪一带传教三十年,最后葬于上海耶稣会墓地。这在中国传统书香世家出身的读书人中算是另类。吴历一生绘画的核心是学古,是在“出宋入元”的传统山水画路径中建立起自己的艺术风貌。吴历五十岁之前的山水画作清丽淡雅,用笔细秀疏拙,这是他自幼追师五代宋元诸贤笔意的必然,王时敏赞其“非但形模克肖,而简淡超逸处,深得古人用笔之意,信是当今独步”。加入天主教会后吴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鲜有书画作品问世,但在此之后其晚年的作品则呈现出苍浑沉郁、凝炼老辣、高旷幽远的风格,这是吴历自家笔墨和画风的展现。

吴历一生大量的作品以拟古为主,他的个性表达也来自于数十年临摹中对先贤成就的体悟,甚至在晚年还追拟古意。难得的是吴历“拟古”而不“泥古”。吴历在自己的画作上题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宋人和之者多,独韦应物,采菊露未晞,举头见秋山,真乃绝和。画之拟古,亦如和陶情景,宛然更出新意,乃是脱胎能手。”借唐宋人唱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传达出自己对“拟古”与“脱古”的感悟,这正是吴历晚年在融会诸家之长的基石上,创作出更具新意山水画作的来源。

吴历在澳门势必接触到西方绘画,对于一名教徒来说,很难不受其影响。虽然对吴历晚年的绘画是否受西方因素影响一直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吴历的山水画作从表现形式到精神内核自始至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即使我们看到他晚年绘画中的新意,也是中国传统绘画遇见西方绘画时的借鉴与吸纳。

吴历(1632—1718)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等,江苏常熟人。吴历以其山水画成就与“四王”、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家”。本期封面取自其作品《湖天春色图》局部。

上一篇: 老太太【马王堆考古手记】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