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的“星”际穿越:两千公里骑行拨云见日
作者: 芳草甘肃省兰州市的李庆胜是一个9岁自闭症男孩的父亲。这些年,他带着儿子走在漫漫无期的康复路上,其间经历过无数次迷茫和崩溃。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终于找到了救赎的方式——带着儿子超超去骑行!
在超超九岁生日那天,他们开始了新一轮青藏线的骑行。当朝阳从唐古拉山升起,他和儿子也成了照亮彼此的那道光……
崩溃:家有自闭症儿子
2021年,是李庆胜人生最灰暗的时刻。这一年,父母先后离世、和妻子离婚、辞职带着一个什么都不会的自闭症儿子,李庆胜突然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李庆胜是甘肃省兰州市人,曾是当地一家企业的高管,指挥着200多人的团队。儿子超超出生于2016年,原本天真可爱,不料2岁多时,突然患上急性紫癜,持续发烧,在兰州儿童医院住了一个月。
出院后,超超的各项身体机能出现全面退化,总是一言不发地呆坐着,甚至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李庆胜不放心,带着儿子去北京进行检查。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重度自闭症。医生说要尽快干预。
李庆胜不懂什么是自闭症,觉得所谓“干预”,就是送到合适的机构做康复训练。回到兰州后,他一口气给超超报了好几个干预机构。
直到2021年初,李庆胜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发现超超的自闭症越来越严重——吃喝拉撒都无法独立完成;对情感交流毫无反应,也不知道“爸爸”两个字的意义……
离婚后,李庆胜坚决拿到了超超的抚养权,带超超搬了家。刚搬进新家的时候,阳台没有防护栏,超超一下就爬到围墙边缘。李庆胜吓坏了,马不停蹄地找人来装了护栏。累了一天,准备下楼买点吃的,结果到街上,只是一会儿没抓住,超超就自己跑了……
李庆胜累得精疲力竭,加上因为疫情影响,去机构的时间变得断断续续,李庆胜越发焦躁。辞职后,他靠着之前的积蓄,又卖了车,在网上买课学习,想要自己对儿子做干预治疗。视频里,他看到很多自闭症孩子成年后依旧不能自理的例子,很受打击,感到前路迷茫。
有一段时间,超超走到哪里都会随地躺下。后来,李庆胜发现超超这样,是因为此前自己一回家就会习惯性地躺在沙发上,超超也学会了这样的习惯。一时间,他十分懊恼。
冷静下来后,他又有些庆幸,说明超超有不错的模仿能力。那一刻,李庆胜做了一个决定——带着儿子去模仿学习……
他不厌其烦地带着超超去尝试轮滑、画画、陶艺。他觉得,别的自闭症孩子能学会,超超肯定也能学会,可他却忘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一段时间下来,超超什么都没学会。
好在李庆胜有个习惯,焦躁的时候喜欢看书,从书中寻找答案。一开始,他只看关于治疗自闭症方面的书,到后来慢慢看各类有关孩子、身体、心理方面的书。看着看着,他意识到刻意让超超去模仿别人,是在给超超设限,他应该有自己的路可以走。就在这时,李庆胜看到了一本《运动改变大脑》的书。此前,因担心超超出状况,李庆胜一直让他待在家里,如今,他决定带儿子走出去……
这之后,李庆胜带着儿子自驾去了一趟青海湖,原本还担心儿子不适应长途颠簸,没想到,一路上超超竟然十分安静。当他站在高原的阳光下时,李庆胜能感受到那些刻在儿子基因里的躁动竟在天地间悄然化解。
回到兰州后,李庆胜开始带着超超进行大量户外运动。他还养了一条阿拉斯加犬,带着儿子一起去遛狗、爬山。儿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体质也越来越强。李庆胜欣慰不已。
因为李庆胜喜欢骑行,且超超有骑平衡车的经验,李庆胜思考再三,决定带着超超去学自行车。
整整三个月,他把如何上下车、如何调整位置的高低,一点点拆解成单一的步骤,给超超灌输进脑海,加深他的记忆,然后跟在超超身后,在他愿意把脚放上踏板的时候,佝偻着身体扶着自行车……起初,李庆胜还有些犯难,比如像上坡时,要用肌肉发力这种发自本能的习惯,他根本就教不了。就在他不知道怎么办时,超超却完全不需要他教,就像是有种天生的本能,很快掌握了力度和平衡等各种小技巧。
李庆胜感到不可思议。当他悄悄松开自己的双手看到儿子勇往直前的那一刻,不禁湿了眼眶……
救赎:带着儿子去骑行
虽然超超学会了骑自行车,但真正上路却充满了危险。每次出门,李庆胜精神高度集中,不敢出一点差错。他一遍遍告诉超超,骑车时要靠右,要注意让车;遇到路口要等爸爸……
他用这种大量的语言输出,把这些信息扎进超超的脑海。慢慢地,超超竟然能听明白爸爸的话,也能分出前后左右等方向。
就这样,父子俩先是在封闭道路上骑行了4个月,每天最长可以骑行20公里。骑行的好处也渐渐展现出来。此前,入睡困难的超超常常要折腾到半夜两三点才睡,现在有了大量运动,睡眠好了很多。
眼见这些从前不可能被战胜的问题被成功打败后,李庆胜决定放开手,带超超骑上公路。起初,李庆胜十分害怕,因为稍出差池也许就是致命的。每次出门前,他都千叮咛万嘱咐。在路上,他也紧跟在超超侧后方,不敢松懈。
但危险还是如影随形。有一次,超超在骑车时,路遇一辆靠边停着的小汽车突然开门。李庆胜看到时,已经来不及提醒,眼睁睁看着超超撞了上去,连人带车翻倒在地。那一刻,愤怒、无助、害怕都充斥着李庆胜的心。他有些后悔了,觉得自己不该带儿子骑上公路。就在他犹豫是不是要放弃这个项目时,李庆胜发现,自从经历了那次意外之后,再遇到前方有车突然停下,超超就会主动刹车避让、双脚落地站稳。
这一切都让李庆胜无比感慨。事实上,改变的不仅仅是超超,还有李庆胜。自从带超超开始骑行,他也终于放下手机,全身心陪伴孩子。此前,他为孩子焦虑,吃不下睡不着,可现在他跟着超超一起早睡早起,他的身体变得健康强壮。李庆胜突然有了信心,也对未来有所期待。
每次骑行回来后,李庆胜就开始忙着给超超做饭、洗碗。他一改以往的严词说教,也不必刻意去教,只是在超超面前不停地做,不停地去完成。慢慢地,超超竟会主动跟爸爸一起端菜、洗碗……也许是李庆胜的心态改变了,家里的氛围也轻松了起来,超超也不再惧怕爸爸,反而很喜欢和爸爸待在一起。
虽然因为表达能力受限,他无法跟爸爸“示爱”,但晚上睡觉时,他会从高低床的上铺,将自己的枕头和被子丢到下铺。每当这时,李庆胜就知道,超超是想跟爸爸睡了,便让开身边的位置,等待超超钻进被窝。就这样,骑行成了父子俩的情感黏合剂。
2023年8月,李庆胜听闻内蒙古要举行一场“孤独症快乐骑行”的比赛活动,十分感兴趣,就带超超报名了。
之后,他和超超代表甘肃站参加骑行公益比赛。超超是参加这场活动年龄最小的选手,可超超的表现却出乎所有人意料。骑行时,会主动避让行人,会在红灯前稳稳刹住,会在补给站用眼神示意要喝水……当超超顺利骑完全程,李庆胜用颤抖的手拍下儿子挺直的背影,为儿子感到骄傲。
骄傲:长路漫漫与子同行
有一段时间,超超特别喜欢跟着爸爸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李庆胜发现,每当新闻里出现天安门的画面或者是奏国歌,超超就会十分兴奋。看到他这个样子,李庆胜突然生出带超超骑行去北京,在现场感受一次升国旗、奏国歌的念头。
2024年初,在李庆胜的精心筹备下,他带着超超从兰州出发了。
起初,父子俩走走停停,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渐渐地,父子俩开始感到疲惫。车子也频繁爆胎,李庆胜不得不停下来修车。超超好动,修车时待不住,总喜欢到处奔走。李庆胜担心他走丢,修车时还要不断盯着超超。
一心二用,难免焦虑。就在这时,超超似乎感受到爸爸的焦虑,竟安安静静坐在爸爸身边。那一刻,虽然超超什么都没说,但李庆胜却能感受到,超超是在心疼爸爸。一时间,李庆胜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途经陕西境内时,父子俩遭遇了特大暴雨。情急之下,李庆胜又走错了山路,前面一个巨大的长坡,车根本就骑不上去。李庆胜只能穿着雨衣下车推着走。超超力气小,上坡时推不动车,李庆胜不得不先将自己的车推上去,再回到坡下,接着推超超的车。
那段路程有些长,他一再叮嘱超超:“你就在这里等我,一定不能乱走乱跑。”超超十分配合,一直原地等着爸爸。超超能够如此懂事听话,是李庆胜此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次骑行的意义对他们来说,非同寻常。
就这样,父子俩风雨无阻地前行。一路上,李庆胜已经记不清超超摔了多少跤。每次跌倒,李庆胜都会心疼地将超超搂进怀里安慰。超超似乎能够感受到爸爸的爱,就用笑容回应爸爸,然后重新爬起来,继续前进。
在儿子不断跌倒,又不断站起来的身影中,李庆胜一次又一次泪目……终于,在历经42天,他们骑行了46个县市后,父子俩终于抵达北京。
稍做休整后,李庆胜就带着儿子来到天安门广场。那个傍晚,当广场上的灯依次点亮,如同暗夜里炸开的星辰,也点亮了李庆胜的世界。
北京骑行结束后,李庆胜又开始筹备拉萨骑行。这一次,他吸取了北京骑行的经验教训,做了更细致更精确的行程计划,也准备得更充足,并提前进行了大量的系统训练。其间,超超还尝试了从前不敢尝试的滑翔伞,这也让李庆胜觉得儿子越来越勇敢了。
2025年春天,在超超9岁生日那天,父子俩沿着青藏线出发了。起初,超超的状态非常好。李庆胜原计划在骑行89公里后,夜间抵达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休整一夜,结果中午2点就提前到达,这让李庆胜想要改变计划,继续前行。
然而,晚上八点,109国道夜骑的惊险彻底颠覆了日间的从容,父子俩在夜色中狼狈不堪。更让李庆胜郁闷的是,抵达后他联系此前做攻略时网友推荐的青旅,却发现大多都倒闭或者联系不上。
这让李庆胜变得焦虑,只好不停上网搜索附近的酒店。好在超超的情绪一直稳定,知道爸爸忙就静静等在一旁。最后,他们找到了一家客栈落脚。那天晚上,望着超超熟睡的脸庞,李庆胜却觉得挑战才刚刚开始。
不久,他们进入青海地界。再次来到青海,李庆胜感慨万千。几年前,他带着儿子初来青海时,人生充满了无助和迷茫。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带孩子故地重游。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自从他带儿子穿越青藏线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祝福。在抵达西宁市时,青海精神残疾人协会主席王玉虎也匆匆赶来,第一时间接待了父子俩。
在得知他们还未有落脚点,王主席第一时间帮李庆胜联系解决住宿问题,让李庆胜十分感动。跟王主席随行而来的还有孤独症“智慧星快乐骑行”创始人之一魏先生。
当天,魏先生给李庆胜提供了很多专业骑行意见和方案。与此同时,为了鼓励李庆胜父子俩,不少孤独症家长都自发为李庆胜摇旗呐喊,在他所到之地都拉起了“孤独症智慧骑行”的旗帜,等待和迎接他们。
李庆胜感动得热泪盈眶,突然有一种终于找到组织的感觉,而超超站在人群中,似乎也很高兴,不停向爸爸挥动着手,还主动和来自各地的朋友合影。他在风中驰骋的身影也让不少孤独症家长从心里生出了希望。不少家长还为超超送来了哈达,对他表示敬佩和喜爱。
这场原本只是父子俩的骑行,早已化作千万个特殊家庭共同奔赴的希望之旅。李庆胜在日志里写道:“之所以选择青藏线、穿越可可西里而非川藏线,不仅因青海是我们重生的原点,更想带他触摸黄河源头的脉搏,感受唐古拉山巅的呼吸。当穿越昆仑山口时,海拔每升高百米,社会偏见的坚冰就消融一寸,在稀薄空气中,我听见两个生命同频共振的轰鸣……”
编辑/包奥琴
2843239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