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童年直播问
作者: 本刊综合人类有童年,动物们也有自己的成长故事:有的会经历奇幻的“变形”,有的能完成不可思议的“性别转换”,有的会进行独特的“换装秀”;有的一出生就是勇敢独立的“小冒险家”,有的则是喜欢依偎在妈妈身边的“小黏人精”;…
小朋友,你想了解更多动物宝宝的成长故事吗?这个六一儿童节,奇妙动物世界特别邀请小新和幸运兔去参观,并以直播的方式带大家探秘动物宝宝们的趣味童年。快来围观吧!

看我“七十二变”
变形魔法
★变形艺术家:毛毛虫

在一片翠绿的树叶上,一条毛毛虫正在专注地啃食着叶片,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
“嘿!听说你要参加‘神奇变形大赛’?”幸运兔兴奋地凑过去问道。
毛毛虫慢悠悠地咽下嘴里的树叶,自信满满地说:“没错。别来打扰我,我现在要专心进食,这可是变形前的关键准备。
在昆虫的成长过程中,它们的身体构造和形态会发生惊人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变态发育”。以美丽的蝴蝶为例,它们要经历四个完全不同的生命阶段:卵一毛毛虫(幼虫)一蛹一成虫。为了完成这场华丽的蜕变,毛毛虫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吃,不过到了蜕皮期就会停下来休息几天。
为了在危机四伏的大自然中生存,毛毛虫还进化出各种神奇的生存本领:有的毛毛虫能根据周围环境改变体色,让自己隐藏在绿色的树叶或棕色的树皮中;有的毛毛虫背部有类似蛇眼的斑纹,能吓退天敌;有的毛毛虫能富集植物中的毒素,使捕食者中毒后形成避食记忆。
变性大戏

★性别转换大师:小丑鱼
一群橙白相间的小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为首的雌鱼正在召开“家庭会议”。
“大家听好了!”它甩了甩尾巴,“万一我不在了,爸爸会变成新妈妈来照顾你们。”
知道多一点
小丑鱼刚出生时并不具备性别特征,一段时间后会先发育成雄性。它们过着群居生活,每个群体中只有一对具备繁殖能力的性成熟个体,雌鱼的体型比雄鱼更大。当雌鱼死亡或离开时,原本的成熟雄鱼会变成“新妈妈”,未成熟鱼中最大的个体则会发育成“新爸爸”,从而保证群体中始终有一对能生育后代的雌鱼和雄鱼。
黄鳝则具有“先雌后雄”的性别转换特性。幼体最初发育为雌性,随着体长和年龄的增加,会经历一段雌雄同体的过渡阶段,最终转变为雄性。
换装达人
大多数动物宝宝都有独一无二的“童装”,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魔法“灰姑娘”:火烈鸟
夕阳下,一群优雅的火烈鸟在浅水中漫步。它们纤细的脖子、修长的双腿,配上粉红色的羽衣,看了真是让人心动。
“咦,怎么有个灰扑扑的小家伙混进去了?”幸运兔好奇地指着一处。
“请注意你的用词!”灰色的小家伙立刻站起来,展示自己修长的双腿,“我可是货真价实的火烈鸟宝宝!虽然我现在像个灰煤球,但只要坚持健康饮食,很快就能变得比它们都漂亮!”
知道多一点
火烈鸟的粉红色“礼服”并非天生,而是吃出来的。它们食用的藻类、浮游生物和小鱼虾中富含虾青素,这种天然色素在体内不断积累,最终让它们披上了梦幻般的粉红色外衣。

★丛林“伪装者”:野猪
“沙沙沙”灌木丛中传来细微的声响。
“谁在那里?”幸运兔警觉地竖起耳朵。
“嘘—”一只小野猪探出头来,“别说话,我在玩捉迷藏呢!”
小野猪身披淡棕色毛发,上面还有黑褐色的纵向条纹,这身天然的“迷彩服”能让它们完美融入林间的光影中,躲避捕食者的视线。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条纹会逐渐褪去,最终变成成年野猪的深褐色或黑色皮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fmcd20250602.pd原版全文
一般来说,动物的“童装”颜色都比较暗淡,而白头叶猴却是一个特例。小时候,白头叶猴有一身耀眼的金色毛发,这样有利于母猴发现并保护它们。等它们长大后,这身金毛就会变成有助于吸收阳光热量的黑色皮毛。

☆极地“大萌主”:海豹
“哇!雪地上有一朵好大的棉花糖!”幸运兔蹲下身,伸出舌头正想舔一舔。
“不可以吃!”圆滚滚的“棉花糖”突然睁开黑溜溜的大眼睛,“我是海豹宝宝。南极这么冷,全靠这身厚厚的绒毛保暖呢。等我攒够了脂肪,就能换上帅气的‘泳装’下水游泳啦!”

知道多一点
在寒冷的极地,动物们进化出特殊的保暖方式。海豹的皮肤下面有一层厚厚的脂肪,能抵御寒冷。而它们的宝宝出生时并没有足够的脂肪,所以长着一层浓密蓬松的毛发。
生活在南极的企鹅宝宝也是如此,它们一出生就穿着“羽绒服”。特别是王企鹅宝宝,毛茸茸的样子像一个会走路的“猕猴桃”,和爸爸妈妈紧致的外表完全不同。
成长“第一课
★天生小健将:小鸡崽
“叽叽叽!”刚破壳没多久的 小鸡崽抖了抖半干的绒毛,摇摇摆 摆地站了起来。
“妈妈,等等我!”它着急地 追着鸡妈妈的背影,差点摔一跤。
幸运兔惊叹道:“哇!这个小不点就能走路啦!”


知道多一点
小鸡、小鸭都属于早成鸟。早成鸟出生时就可以睁开眼睛,它们的听觉系统已经发育完全,腿脚也有力,全身覆盖着稠密的绒毛。只要等体表干燥了,它们就可以跟着亲鸟出去觅食了。
与早成鸟相反,晚成鸟出生时非常脆弱。常见的麻雀、喜鹊、啄木鸟等都属于晚成鸟。晚成鸟刚出生时眼睛是闭着的,身上只有少许绒毛,完全依赖亲鸟喂食。例如,为了喂饱孩子,啄木鸟父母每小时外出觅食多达20次。

★独立小勇士:小海龟
沙滩上,一群小海龟正奋力向大海爬去,
“你们好呀,小海龟。”幸运兔开心地打招呼,“你们的妈妈呢?”
一只小海龟边爬边喘气:“别提了!妈妈生下我们就回大海了,连‘再见’都没说!”

海龟属于“独立成长型”动物。龟妈妈在沙滩上产卵后便返回大海,将孵化重任交给了温暖的沙滩。小海龟破壳后就得独自面对生存的挑战:它们要尽快爬向大海,否则可能成为海鸟、沙蟹的美餐;即使成功入海,也要躲避各种肉食鱼类的追捕。自然繁育下,小海龟的存活率仅为 0.1% 左右。
★勤奋小学徒:小老虎
森林里,一只小老虎正在练习扑咬动作。突然,一只小野猪从它面前跑过。
“你怎么还不去追啊?”幸运兔着急地问。
“我现在还不会捕猎呢。”小老虎懊恼地甩着尾巴,“妈妈说要先学好基本功才行。”

(图/新华社王建威)
知道多一点
一般来说,食肉动物的幼崽较为弱小。老虎幼崽刚出生时体重约1千克,和一只猫差不多。小老虎需要和妈妈生活两三年,学习了各种生存本领后才会独自外出闯荡。而食草动物的幼崽通常一出生就具备较强的行动能力。例如,小藏羚羊在出生后10分钟内就得学会站立,半个小时内学会奔跑,否则很难在危机四伏的大草原存活。
小朋友们,今天的动物童年直播活动就要和大家说再见啦!通过今天的探秘,我们发现动物们的成长方式真是千奇百怪。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每个小生命都在努力长大,最终都会成为最棒的自己!
(本文由本刊编委、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赵蕾审核把关) (栏目编辑:李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fmcd20250602.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