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作者: 吕莹

翻开《曾国藩家书》,可以看到曾国藩不止一次提到“有恒”的重要性,其主旨是自律。胸有大志的人,往往都是自律的人。

人们常说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感觉说得也很有道理。但时间终究会证明一个事实,每一个不自律的行为背后都是更大的痛苦,人还是不要做欲望的奴仆,自律才能使我们活得更高级。

抄一段《曾国藩家书》,借他人的酒,装自己的杯,了却想表达的心愿。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廿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做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三十岁戒烟,说戒就戒,四十六岁之后大小事均有恒,所说无事不可变,靠的终究是自律。读来令人深受启发。

平凡之人,着实无力望曾国藩之项背,受其启发一二,已终身受用无穷。

关于自律,想来我对自己是非常失望的,三十岁之前,等于不懂何为自律,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我对自己从来没什么要求,都说女人如果连自己的体重都不能控制,那如何谈控制自己的人生。我自认为在三十岁之前就是那个连体重都没有控制好,更没有去控制人生的女人,对此我深感惭愧。在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减肥一度成为我人生的执念。

改变永远不会太晚,可以从此刻开始,当我下定决心,我也有了成功控制体重的自律性。我曾坐在一桌美食前,饿得难受,却能承受拒绝美食之痛。在减肥这件事情上,我首先看到了自律带给我的收获。不只是身体,一直延伸到精神,甚至灵魂的高度。

我是一个极度热爱自由的人,但我想,自由的本质不是放纵自己,不是无所不为,而是自律之后的舒畅,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看来,自律的人比不自律的人自由得更多。

说了这么多,无非想表达一个道理:自律真的很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自律呢?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越自律,越有话语权,身体和人生都是如此。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涉及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用自律的精神一一认真对待。工作上自律,必会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同时工作效率会大幅度提高,工作成果会让自己都刮目相看。家庭事无巨细,自律的精神参与其中,整个家庭才能有序运行,家庭成员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身体方面,各人可能会因为体质不同,身体素质有较大差异,但自律的人,身体总会在自身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优秀的样子,总会惊叹不已,却忽略了他们优秀的背后那股自虐般的自律。

一个自律到骨子里的人,别人与享乐为伍的时候,他窝在那里看书;别人与美食共度的时候,他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周末别人睡到中午,他依旧早起,跑步,努力…

如果你总是把及时行乐放在首要位置,随心所欲地去过活,别人在玩的时候,你在玩,别人努力的时候,你仍在玩。看似自由的你,会发现自己越活越没有自由,渐渐失去了选择的资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付出和收获成正比,量变才能引起质变。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看不出来,但时间一长,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终将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说要自律的人很多,能坚持的却少之又少。好的坚持,也是自律本身。

我最喜欢的作家一村上春树,从三十岁写作,作品经典又高产。他四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写作,雷打不动地每天坚持跑步。高度的自律让他有精力持续产出优秀的作品,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其力量无法丈量。一个人的自律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自律的程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和宽度。

曾国藩说:“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自律是一种美德,还是第一美德,这确实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自律的人生更加美好,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里,并且全力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48.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