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照
作者: 彭武法无意中翻开一些尘封已久的资料,里面抖落出一叠表面模糊的旧照片,只能勉强看见照片中的人物轮廓,想要从中找到某些印记,只能寄予回忆,慢慢搜索·…·
这些是高密度纸质相片,记忆中是家里经过三迁居所之后保存下来的。也许,每次的迁居,家人对新旧物品的取舍整理,都有过保留与不保留的内心挣扎,要不就不可能仍然保存着这么多的老照片。看着这些因重叠、粘连而变得残旧的照片,不禁心生惋惜,除了晞噓岁月的无情,暗地里也猜测着,里面的那个他或她究竟会是谁。
回忆如起风的水面,霎时泛起了圈圈涟漪。那些与友情有关的片段,将回忆的浪涛也推向遥远。曾经熟悉的脸庞,亦如电影慢镜头般回放。一段段几乎被遗忘的过去,在强烈的还原欲望中逐渐清晰,有过触动的瞬间,也慢慢地掠过脑海。这些黑白照片,不仅定格了岁月的青涩和平凡的经历,也刻录下了某些美好的景物。以前,无论是近邻之间串门,还是到访亲戚好友的家里,总能看见挂在显眼处的木制玻璃相框,里头镶挂着大小不一的照片。这些装着黑白照片的相框,固定挂在房屋里面醒目的位置,借此安放心中那份永远的怀念之情。通常,这些镶在玻璃相框里面的照片,相框将是它永久的归宿,注定了将与相框“天长地久”。因为相片镶在框中的时间一长,想要完好地取出重新镶列,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没有经过防潮处理的简单装框工艺,受到湿气的影响,光滑的纸质相片表面,紧密地粘连着玻璃,如果想要移位照片,结果将会“物是人非”。所以装照片的相框,有可能一挂就是五年、十年,或者更久。久而久之,也就舍不得因为移动了照片,导致它产生某些残缺,那就太遗憾了,相当于抹掉了心中坚守着的那份美好。
我在叔叔家的相框里见过几张祖父年轻时的黑白照片,那是祖父漂泊远方时带回来的照片。因为有了那些黑白照片的存在,对于我这个出生不久祖父便去世的人来说,只能凭借祖父的照片认识模糊的他。后来,由于叔叔忽略了照片存在的纪念意义,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照片不可能长久完好地保存,所以也没有及时找画像师傅复以描摹。
就这样,直到很多年之前,当我再次想起这几张祖父的黑白照片,并想找出来扫描冲洗,把它当作长久的纪念时,叔叔却遗憾地告诉我说,由于他几次搬家的缘故,没能及时地把早已泛黄变质的相片和残旧腐蚀的相框从老瓦屋里收拾出来,随着老屋的坍塌,相框连同里面的相片都成了废墟里的物件,并在清除废墟桁桷和砖瓦时不知所终。
仅有的几张祖父年轻时远在他乡的留影,也是他好不容易留给后辈们怀念的真实肖像照,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不复存在了。心里面怅然若失的滋味至今依然。幸好,家里还保留了一张祖父老年时的黑白画像。在很多年以前,家里雇了那些专门下乡为老人画像的画者,依原有的画像描摹。再后来,便在相馆里,依原画像电脑扫描,制作成大相片,装上镜框,后辈们才有了实质的念想留存。
还别小看了一张黑白照片,它不仅是人物肖像,还是值得留恋的一处景物。从相机胶卷瞬间的定格,到冲洗以后成为黑白照片,就是一个已经被注入情感的过去,是某个阶段的综合影像。到了某个时间回头再看,照片里的容颜、曾经的阅历背景及花季的懵懂,生活从容的别样滋味一定会令您在感慨之余,还情不自禁地莞尔一笑,惊诧着自己人生路上留下虽然普通却珍贵的一幕。原来,过去的自己一直都在感动着一路前行的自己呢。
在生活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拥有一段看似平凡却又刻骨铭心的经历。这些经历,唯有用可以翻阅的方式保存。其中,文字记录只能是一种丰富的情愫描述,无论多么华丽的辞藻,也只是停留在一个模拟的场景之中。而照片,是真实的展示,是揭开记忆深处最直接的标本,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留住过去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在彩色照技术还未诞生之前,黑白照虽然缺乏本真的色调修饰,却依它原始的味道,将质朴的存在和社会背景捕捉定格得酣畅淋漓。
记忆是无形而静止的,只有被触及之后才会奔涌流淌。正如这一次眼晴对黑白照片的无意碰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6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