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雨
作者: 储翊如果问雨有什么禅意,那我会酸溜溜说出一句:“闲坐楼台听雨声,淅淅沥沥总关晴。”
雨是绿色的,是清冷而有生机的。
这种清冷,是烟雨江南的油纸伞,淅淅沥沥、淅淅沥沥的撩拨;是清透紧闭的玻璃,叮叮咚咚、叮叮咚咚的陪伴;是夜里被试图撕裂的路灯,哗哗啦啦、哗哗啦啦的沉默。无论是轰轰烈烈的倾盆大雨、抑或青丝绣针的袅袅细雨,都是如此。
这种生机,是雨后的春笋,咿呀呀、咿呀呀的 冒头;是雨后的彩虹,啦啦、唰啦啦的臭美;是 雨后的歪脖子树,滴答答、滴答答的憨笑;是雨后 的鱼苗,吸溜溜、吸溜溜的机灵;是雨后的空气, 空荡荡、空荡荡的自由。是某种被抚平的情绪、某 种被滋养的根基,用一句话形容一“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
“我爱你,与你无关”,这句诗大概跟雨是同频的吧。雨的爱,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冷,是春雨绵綿,不养无根之木。你甚至无从定义它的价值一对于生命来说,它意义非凡,但是生命本身又无从更改它的行程。它就这样不争不抢来到人间,甚至不争辩自己是否对众生有利,只是成为自己该成为的样子。只有雨夜掌心向上的那一抹冰凉,总是让人安生得紧。
这种清冷,是大自然的休止符。从第一滴雨水来到人间,到第一抹彩虹出现在天边,湿漉漉的一场雨水,总让人黏腻得不耐,却又实实在在地收获了一次休整。我们出行不便、我们行动受阻,随着这种禁锢的结束,却总有某处的粗糙被抚平,整个生命精致了很多。我们暂时失去了生命的主导权,却在这被动的修整里回归安谧。
这种生机,是雨水冲刷后的新生。只要雨后有兴致走一走,总能看到些许新鲜的细致:路过的蚯蚓、懒散的蜗牛、新出的芽头、狼狐的蜘蛛、偶遇的菌菇、勤劳的蚂蚁、颓靡的幼苗一大型的树木倒是精神焕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人们虽然都还是自己的模样,精神头却仿佛吸收了雨水的滋养一般,明媚了不少。
雨水让人们回归内心的平静。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的,我们锱铢必较地抱怨红绿灯、争分夺秒地抢夺优惠券,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那么着急地划水,就是为了到水面喘一口气。
而真正回归平静之后,我们不再被消费捆绑,不再被喧嚣屏蔽,不再被压力鞭笞。于是,我们听了一整场的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62.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