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孝
作者: 潘炫语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优良品德的体现。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孝顺”。在我还小的时候,外婆给我讲过一个关于“孝”的故事。
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十分孝顺。冬日严寒,小黄香担心父亲在睡觉时被冷到,就自己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床铺暖和了,这样,他的父亲就能睡得温暖舒适了。那是我听到的第一个关于“孝”的故事。
那时我还不到十岁,想不明白才九岁的小黄香为什么要这么做,睡炕上不就行了吗?
记忆中,妈妈时不时地会在家里加班,整理一些档案。柳州的冬日虽没有到严寒的地步,但天气也十分阴冷,风也非常大,窗外的大树常常被吹得前俯后仰。我想,明天是不是会落一地的树叶啊,那环卫工人可有得清扫了!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小黄香的故事。我像他那样,上床用体温把床暖和了,当妈妈工作完,睡进来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冷了。可是在我暖床的时候,冻得直哆嗦,我感觉家具好像都在嘲笑我:“就你这小身板儿,还妄想暖床?可笑!”我不理会它们,坚持帮妈妈暖床。那一刻,我好像理解小黄香的做法了。
就这样,我体会到了小黄香的感受:孝顺是多么不易,也许现在很少人能做到真正的“孝顺”了。事后,妈妈便经常叫我“小暖炉”。
我也见过妈妈孝敬外公外婆。每个周末,妈妈总会骑电动车带我回外婆家,陪陪外公外婆,尽她的“孝”。路上,我想的是又能去外婆家了,那里是多么温馨啊!
外婆生日的时候,妈妈总会带我去给她祝寿,外婆很开心。妈妈陪着外公外婆聊天儿,我也时不时插上两句话,一大家子聊得很投入。记忆中,我们每一次相聚,都很开心。
有时,妈妈和我也会陪外公打球。有一次,我和妈妈陪外公打篮球,我们三人频频进球,路过的都夸我们家厉害,夸我们家庭和睦。这就是能引人注目的,爱的力量、“孝”的力量。
我不知何为真正的“孝”,也不知更为高深的道理,我只知道“孝”不过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罢了。具体放在自己的家庭,是对长辈的关爱,对家长的报答。
这就是我对“孝”的理解。
点评:小作者通过外婆的讲述,知道了黄香关于“孝”的故事,及至自己的孝行,再到目睹母亲对外公外婆的孝心,一个孝道传承的大家庭在作者笔下生动地呈现出来。同时,文章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念和传统美德,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指导老师:黄富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10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