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夜的魔法
作者: 缪相宜当北风开始呼啸,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时,冬至悄然来到。
窗外,雪花开始飘落,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了一片静谧的白色之中。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昏黄的路灯在风中摇曳。到了下午四点钟,两边的街坊铺子仿佛商量好了似的,齐刷刷地打烊了。苏州人有“冬至大如年”的习俗,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冬至节。这不,奶奶早早地起床,备好包汤圆的食材。她总说:“吃自家做的汤圆才舒心。”
等我起床,厨房的桌上早已满满当当地摆放了糯米粉、红米粉、小碗猪油、菠菜、红糖、肉末粒、红枣、芝麻粉、红豆沙,还有干巴巴、丑丑的野荠菜等。灶台的一边,厨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大锅小锅、大碗小碗一应俱全!这些都是奶奶手下训练有素的“兵”,正严阵以待。奶奶略矮,不胖,白发居多,总是穿着一身黑色的棉祅,衣袖处、衣服边缘都有些发白了。她喜欢穿布鞋,说布鞋透气,穿着舒适,好干活儿。她干活儿不喜欢别人帮忙,总是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在厨房里忙活。
一切准备就绪后,奶奶便开始和面。她把少量猪油、水、糯米粉混在一起。只见她俯下身子,半弯着腰,背略微有些佝偻,双脚一前一后,摆出努力的架势。她伸直了那双粗糙的手,双肩耸起又落下,富有节奏且有力度地揉搓着面团,时不时还会轻哼一声。看着她费力的样子,我忍不住想凑上去帮忙,她却拦住我说:“囡囡啊,手不要碰,弄籧遏了,乖啊。”我只好乖乖地待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就这样,桌子上吱嘎吱嘎了好一会儿,奶奶终于把四个面团做好了,有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
接着,便是制作馅料和搓汤圆了。馅料主要有芝麻馅、荠菜猪肉馅、红枣豆沙馅。做这些馅料,奶奶可是轻车熟路了,不一会儿,一碗碗馅料便拌好了。随后,她拿起擀面杖,一压、一塞、一捏、一搓,一个胖墩墩的汤圆便制作好了。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熟练得令人惊奇!此时,我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一协助奶奶把汤圆搓圆,然后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竹匾里备用。
等到天黑了,爸妈也回到了家。厨房的灯亮了起来,灶台又升起了热气。随着水开,一个个汤圆在沸水中欢快地翻滚,仿佛在洗热水澡似的。闷烧一会儿,打开锅盖,水蒸气四散开来。霎时间,家里弥漫着浓郁的香味,让人垂涎。
一家人围着圆桌,一起吃汤圆。“囡囡啊,奶奶尝试做的‘雨花石’汤圆,你尝尝!”奶奶得意而慈祥地笑着,端着碗递了过来。
“奶奶,你有魔法吧!你什么时候变的呀?”我惊呼,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她。看着面团上那一丝一丝的条纹,还真有石头一般的质感。
等一家人吃完,我又看到奶奶在厨房里忙碌。偌大的厨房里,她的身影显得小小的、矮矮的。
冬至夜的汤圆对于奶奶来说,是她表达爱的方式。不是冬至这个日子特殊,而是一份来自奶奶对家人朴素而切实的爱,是爱的魔法!
点评:冬至夜奶奶包汤圆,食材的准备,和面、做面团、制作馅料、搓汤圆、烧煮,一一写来,具体实在。“压、塞、捏、搓”,动词贴切到位。“多次将众多的食材”“偌大的厨房”,与奶奶“小小的、矮矮的”身材放在一起写,表现出了人物内在的力量。(指导老师:韩树俊)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104.pd原版全文